【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有色金属的火法粗炼熔炼炉。
技术介绍
在火法冶炼粗锡的过程中,目前使用的熔炼炉有两类一类是将锡精矿(Sn40~70%)还原熔炼,产出粗锡金属(Sn>90%)和含锡炉渣(Sn10%±)的熔炼炉,通称还原熔炼炉,普遍应用的有反射炉和澳斯麦特炉等;另一类是处理低品位锡炉渣(Sn10%±),产出含锡烟尘(Sn55~65%)和弃渣(Sn<0.2%)的熔炼炉,普遍应用的是烟化炉。反射炉由炉壳、炉底土垫层、耐火砖反拱层及镁、铁烧结层和火仓等构成,炉床面积从几平方米到上百平方米。熔炼时将物料静止置于炉床内,火焰从炉料表面上方通过,通过辐射传热方式达到熔化物料的目的。目前反射炉已成为炼锡的主要设备,其产锡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70%。锡精矿反射炉还原熔炼的主要优点一是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即对精矿的粒度和水分无特殊要求;二是对燃料无特殊要求;三是投资少,操作简单;四是熔炼过程中物料处于静止状态,故反射炉的烟尘率仅为12-14%。但是,作为还原熔炼设备,反射炉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因为辐射传热方式,故其热效率仅为20-30%,因而燃料消耗高;二是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侧吹沉没熔池熔炼炉,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料口(1),液渣进料口(2),喷枪(3),放金属口(4),溜槽(5),活动前床(6),放渣口(7),渣溜槽(8),炉体水套(9),上升烟道(10),炉底耐火砖(11),炉底水套(12),千斤顶支承(13),炉壳全部由水套组装而成,进料口位于炉端水套上,喷枪安装在沿炉子长方向的最下层水套上,两面对称安装,喷枪口向炉底倾斜,放金属口与炉底相平,放渣口位于放金属口的对面,上升烟道设置在熔池纵向中心线靠放渣口一边,放金属口、溜槽、活动前床以及放渣口、渣溜槽与熔池同处于一横向中心线上,炉底水套水平放置在千斤顶支承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明求,缪兴国,缪尔康,
申请(专利权)人:彭明求,缪兴国,缪尔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