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9714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涉及气体整流技术,主要用于泾阳型和杭州型窑立筒预热器内气体的整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壳体、固定环和整流叶片构成,其中壳体的一端有向外倾斜的边缘,固定环有上下两个,整流叶片为若干个具有25°~45°的扭角的薄片,且分别与壳体和固定环相连,各整流叶片间有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时安装在泾阳型或杭州型立筒预热器的缩口处部位,从而改变立筒内的气体流通方式,使物料分散性好,提高气固两相热交换率,提高产量,降低热耗。(*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涉及气体整流技术,主要用于立窑立筒预热器内的气体的整流,也可用于其它装置内的气体整流。目前,我国水泥行业中的泾阳型和杭州型立筒预热器窑的立筒预热器内气流从下至上直流,物料的分散性差,传热效率低,通常产量均达不到设计指标,例如φ2.5×40M的立筒预热器窑设计产量为7.2T/H,而实际产量只有5~6T/H,这其中就是因为立筒内气体及物料的传热效率低的影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以提高产量。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半剖正视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附图3是原泾阳型和杭州型立筒预热器内结构示意图。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由壳体1,固定环2,整流叶片3构成。其中固定环2有上下2个,整流叶片3为若干个具有一定扭角的薄片,其扭角为25°~45°,每个叶片间有空隙,以通风整流,整流叶片3与壳体1和固定环2相连,壳体1的一端有向外倾斜的边缘,便于安装使用时固定。原泾阳型和杭州型立筒预热器内基本是一空心筒,其内物料分散差,气体与物料间热交换率低,如附图3所示,本技术使用时安装在泾阳型(或杭州型)立筒预热器的缩口处部位,热风从下向上经过本技术后,通过整流叶片3的作用,使热气呈螺旋状上升,改变原立筒内气流直通的流动方式,增加了气体在立筒预热器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从立筒预热器内物料的分散和增加气固两相热交时间,提高传热效率,经实施本技术可使φ2.5×40M的立筒预热器窑产量达到8.5T/H以上,降低了熟料热耗。本技术具有实施投资少,工厂改造停窑时间短,见效快,而且使立筒预热器工艺合理化等特点。权利要求1.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固定环2和整流叶片3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一端有向外倾斜的边缘,所述的固定环2有上下两个,所述的整流叶片3为若干个具有25°~45°扭角的薄片且分别与壳体1和固定环2相连,各整流叶片间有空隙。专利摘要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涉及气体整流技术,主要用于泾阳型和杭州型窑立筒预热器内气体的整流。本技术由壳体、固定环和整流叶片构成,其中壳体的一端有向外倾斜的边缘,固定环有上下两个,整流叶片为若干个具有25°~45°的扭角的薄片,且分别与壳体和固定环相连,各整流叶片间有空隙。本技术使用时安装在泾阳型或杭州型立筒预热器的缩口处部位,从而改变立筒内的气体流通方式,使物料分散性好,提高气固两相热交换率,提高产量,降低热耗。文档编号F27B1/00GK2140041SQ9222906公开日1993年8月11日 申请日期199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1992年8月1日专利技术者黄南樾, 王德厚, 谢朝晖, 王嵩秀, 孙勇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泥立筒预热器窑整流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由壳体1、固定环2和整流叶片3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南樾王德厚谢朝晖王嵩秀孙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