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转窑强化型立筒予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85507 阅读:210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立筒预热器热效率低。煤磨废气污染环境的两个问题在原有的回转窑立筒预热器上,增加一套煤磨废气利用系统,将煤磨废气引入立筒,使其所携带之煤粉在立筒内燃烧,以强化预热;此外,并在此系统中加入适量煤粉,更进一步强化预热和使生料中CaCO-[3]部分分解。煤磨废气利用系统由煤磨废气输送管道、喷煤口、风机和另加的煤粉仓,煤粉回转下料器和二级旋风预热器组成。(*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水泥回转窑上装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水泥回转窑上安装立筒予热器,用于旧式回转窑的改造,在国内已普遍采用,这种窑带有一级旋风予热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切线型气体运动形式的立筒和带有两级旋风予热器立筒,也在1985年研制成功。立筒予热器单纯利用回转窑尾废气予热水泥生料还嫌不足,本技术专利技术人曾试验在立筒底部喷煤粉,取得生料中CaCO3分解率提高28%的效果,但因出立筒的废气温度过高,无法进行下去。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针对立筒予热器热效率低,煤磨废气污染环境两个问题,拟将煤磨废气引入立筒,使其携带之煤粉在立筒内燃烧,以强化予热,此外,并在此系统中加入适量煤粉,更进一步强化予热和使生料中CaCO3部分分解,并可取得消除环境污染的双重目的。予计可提高予热效果20%左右,提高产量15~20%,可用节省下收尘所需投资建设本申请的送气管道及风机。本技术强化型立筒予热器,是在现有技术的立筒予热器上增设一套煤磨废气利用系统,此系统由煤磨废气输送管道(11),喷煤口(5),风机(4)组成,废气携带煤粉由风机加压经输送管道送到立筒底部的喷煤口,喷到立筒内,此煤磨废气在立筒内遇高温气体便燃烧,生成热量供予热生料用,燃烧后煤粉与生料混合一起入窑,烟气则与立筒内气体一起排出,经电收尘净化。为了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还可根据需要,利用此系统加些煤粉,这就要在此系统中加一个煤粉仓(3),仓底部设一煤粉回转下料器(2),根据予热分解生料的需要,补充加入煤粉,由废气带入立筒内一同燃烧;为了充分利用从立筒内排出来的废气,在立筒上部增设二级旋风予热器,提高废热利用,增加热效率。实施本技术,煤磨废气与补充煤粉以切线方式进入立筒,进口处有喷煤嘴或燃烧器,所用立筒必需是切线型的,要求立筒内气体运动必需是螺旋型的,气体截带物料沿筒壁旋转,煤灰虽然可能出现熔融,但有物料沿筒壁流动,可防止煤灰在立筒内壁上的结皮。增加补充煤粉的回转下料器,要另加计量、控制设备。喷煤嘴有单风道、双风道两种,双风道是为煤磨废气不足以供煤粉燃烧所需氧气时而准备的。回转窑尾进入立筒的烟气,可供予热生料用的只有1250仟焦/kg熟料(300仟卡),而生料要予热到700℃需1200仟焦(290仟卡),几乎全利用上了,本技术在立筒底部增加煤磨废气和补充煤粉,可将生料由700℃提高到800℃,使生料CaCO3分解20%,这样产量可提高15~20%,按每小时至少增加一吨产量计算,全年7600吨,合水泥近一万吨,增加产值为150万元。增加利润30万元,每年有10个这样厂建成时,可增加300万元利润。 附图说明1--煤磨风机2--煤粉回转下料器3--煤粉仓4--风机5--喷煤口11--煤磨废气输送管道6--二级旋风预热器7--回转窑8--立筒切线管道9--立筒10--一级旋风收尘器(预热器)权利要求1.一种由立筒(9),立筒切线管道(8),一级旋风收尘器(予热器)(10),煤磨风机(1)组成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本技术的特征是增加煤磨废气输送管道(11),喷煤口(5),风机(4),形成一套煤磨废气利用系统,废气携带煤粉由风机加压经输送管道送到立筒底部的喷煤口,由喷煤口喷入立筒内燃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其特征是在此废风输送系统中装一煤粉仓(3)和煤粉回转下料器(2),根据予热分解生料的需要,补充加入煤粉由废气带入立筒内一同燃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其特征是在立筒上部增加一个二级旋风予热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其特征是所说的喷煤口有单风道、双风道两种。专利摘要本技术针对立筒预热器热效率低。煤磨废气污染环境的两个问题在原有的回转窑立筒预热器上,增加一套煤磨废气利用系统,将煤磨废气引入立筒,使其所携带之煤粉在立筒内燃烧,以强化预热;此外,并在此系统中加入适量煤粉,更进一步强化预热和使生料中CaCO文档编号C04B7/43GK2031793SQ8820638公开日1989年2月1日 申请日期1988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88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赵正一, 朱大龙, 李风林, 王德厚, 刘旦 申请人:中国建筑材科学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立筒(9),立筒切线管道(8),一级旋风收尘器(予热器)(10),煤磨风机(1)组成的强化型立筒予热器,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增加煤磨废气输送管道(11),喷煤口(5),风机(4),形成一套煤磨废气利用系统,废气携带煤粉由风机加压经输送管道送到立筒底部的喷煤口,由喷煤口喷入立筒内燃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正一朱大龙李风林王德厚刘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材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5年04月07日 17:00
    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在斯金纳的体系中,他使用强化而不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的主观解释,而强化则是一个中性术语,简单的定义为能够增强反应频率的效果。根据不同标准,强化分为不同类别。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