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化工领域。
技术介绍
传统化工和制药行业存在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等缺陷,对资源和环境带来严重挑战。生物催化具有节能、降耗、低污染、低排放等环境友好特点,可替代传统化工、制药工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绿色发展。生物催化中,与酶催化相比细胞催化具有无需进行细胞破碎、酶的分离纯化、酶在细胞内具有更加稳定、回收方便、成本低、工艺简单等诸多优势。细胞催化是将催化酶基因(或多酶基因)在细胞重组细胞内表达,利用重组细胞进行生物催化合成高附加值产品的技术。对于细胞催化,重组细胞性能对催化结果有重要影响。首先,重组细胞内构建的人工合成途径与细胞天然途径之间存在相互干扰;其次,对于涉及多个酶的人工合成途径,重组酶分子在细胞内随机分布,则各种代谢中间物需要在不同酶分子之间不断互相扩散才能完成整个催化过程,不仅导致代谢物的串扰还导致时间延迟和酶分子周围底物浓度降低和酶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由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与可选择施加的适配体序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是以单链RNA为元件,并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构成回文序列在细胞内形成三角形支架单元,该三角形支架单元中的每条SEQ ID No.1、SEQ ID No.2和SEQ ID No.3所示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又分别与相邻的三角形支架单元中与之完全相同的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根据碱基配对形成RNA双链,并以此方式不断配对形成R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由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与可选择施加的适配体序列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是以单链RNA为元件,并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SEQIDNo.1、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构成回文序列在细胞内形成三角形支架单元,该三角形支架单元中的每条SEQIDNo.1、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又分别与相邻的三角形支架单元中与之完全相同的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根据碱基配对形成RNA双链,并以此方式不断配对形成RNA双链,在细胞内构成了空间上呈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所述可选择施加的适配体序列是指能特异性识别病毒外壳蛋白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适配体序列选择SEQIDNo.4所示的PP7的适配体序列,SEQIDNo.5所示的BIV-TAT的适配体序列,SEQIDNo.6所示的RevN7D的适配体序列,或SEQIDNo.7所示的RevR11的适配体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是由以3',5'-磷酸二酯键连接SEQIDNo.1、SEQIDNo.2和SEQIDNo.3所示单链RNA的核苷酸序列构成的回文序列为基础构成的二维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与SEQIDNo.4所示的PP7的适配体序列和SEQIDNo.5所示的BIV-TAT的适配体序列组成,该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的总核苷酸序列如SEQIDNo.8所示。
4.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细胞内重组蛋白固定的三角形网状RNA支架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合成一段如SEQIDNo.8所示的DNA序列,利用引物1和2将质粒pET22b线性化,根据同源重组构建重组质粒pET22b-scaffold;将同源重组液转化到DH5α感受态细胞中,通过菌落PCR验证获得阳性转化子,再提取重组质粒pET22b-scaffold,通过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实现支架的构建;其中,所述引物1和2如下:
引物1:5’>CCCTATAGTGAGTCGTATTAACCTAATGCAGGTCCCGGAAGA<3’,下划线序列为与pET22b质粒重叠序列;
引物2:5’>CCAATGGCGCGCCGAGCTTGGCGTAATgctcgccacttcgggctcatgagcg<3’,下划线序列为与pET22b质粒重叠序列。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建强,柴玉颖,任一林,孙煦茵,温鑫,林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大学,青岛龙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