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动减震车辆座椅和车辆座椅主动减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座椅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主动减震功能的车辆座椅。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对车辆座椅进行主动减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领域中,车辆座椅为司乘人员提供便于操作、舒适安全的驾驶、乘坐位置。它应具备以下条件:1.整个车厢内座椅的布置应合理,特别是驾驶员座椅必须处在最佳位置;2.座椅的外形设计必须符合人体生理功能,在保证舒适性的前提下力求美观;3.座椅必须安全可靠,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与耐久性,结构紧凑并尽可能地减少质量;4.为满足司乘人员舒适性所设的各种调节机构,要有可靠的锁止装置,以确保安全。如图1所示,现有座椅主要靠弹簧、座垫来吸收震动提高舒适性。弹簧和座垫能吸收一定震动但效果有限,它们本质上是阻尼装置,能够减弱振幅而且使震动稍滞后但不能消除震动。在现有技术中,磁悬浮装置结合永磁铁和电磁铁,利用一个微控制器和一个IR感应器,当内部装有磁铁的小物体放在电磁铁的下方,IR感应器就会感应到物体的存在,微控制器就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n座椅本体;/n座椅基座,所述座椅基座固定连接到车辆的车架上;/n前后调整导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固定到所述座椅基座;和/n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并安装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上方,/n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n多个磁悬浮装置,所述多个磁悬浮装置安装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和所述座椅基座之间;/n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到车辆,用于采集车身震动信号;/n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磁悬浮装置之上安装到所述座椅,用于采集座椅震动信号;/n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磁悬浮装置电连通;/n其中,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座椅,包括:
座椅本体;
座椅基座,所述座椅基座固定连接到车辆的车架上;
前后调整导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固定到所述座椅基座;和
高度调节器,所述高度调节器连接到所述座椅本体并安装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上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座椅还包括:
多个磁悬浮装置,所述多个磁悬浮装置安装在所述前后调整导轨和所述座椅基座之间;
第一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安装到车辆,用于采集车身震动信号;
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二传感器在所述磁悬浮装置之上安装到所述座椅,用于采集座椅震动信号;
电子控制器,所述电子控制器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磁悬浮装置电连通;
其中,所述电子控制器被构造成能够根据来自所述第一传感器的第一检测信号和来自第二传感器的第二检测信号提供控制信号来控制所述多个磁悬浮装置,以提供主动减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
电磁体,所述电磁体固定到所述前后调整导轨;
铷磁体,所述铷磁体固定到所述座椅基座;
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电磁体和所述铷磁体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一传感器检测到车身的震动波相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与所述第二传感器检测到车辆座椅的震动波相关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信号包括控制流过所述多个磁悬浮装置中的电磁体的电流的控制电流信号以及相位差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流信号包括基准电流信号和震动调节电流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准电流信号与车辆所行驶的道路状况相关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调节电流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调整成与车身的震动波成反比,使得所述磁悬浮装置产生反向震动,从而抵消所述车身的震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信号被设定成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之间的相位差相关联。
10.一种对车辆座椅进行主动减震的方法...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