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程延龄专利>正文

砖瓦焙烧节能轮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8193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砖瓦焙烧节能轮窑。本轮窑与以往德式轮窑相比,其特点是:增设了烟热二次利用系统和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构成了三环一道型的结构,实现了五带工艺过程。见图2。本型轮窑在满足一般工艺要求条件下,万块砖可节省300~350kg标煤,当入窑坯含水率在10~15%仍可焙烧成正品,而只要入窑半成品合格均能焙烧成正品,该结构由于热利用率充分,周期长,火情速度快,因此一般日产量在10万块标砖左右。(*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窑炉。目前,我国现有烧制砖瓦的轮窑,大都是沿用德式轮窑,其结构是“一环一道”即一环窑室,一条主烟道,支烟道都在地下穿过,因此施工困难,容易积水,阻碍通风,影响燃烧。这种窑,烟热只能在烟道运行,致使排出的烟气不但温度过高(高达100~200℃),热损失大,相当每万块砖损煤400公斤左右,而且带走许多未燃烧的碳粒子,同时这种窑对砖坯水份含量要求严格,只适于含水量很少的砖坯(水份含量要少于6%)否则废品率很高,甚至难以烧成正品。使用这种轮窑,窑道中的空气阻力大,传热效率低,热耗大,一般烧成万块标砖需耗煤1.5吨,且产品合格率低,这对条件差的企业在砖坯水份含量难控制的情况下,更为严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热效率高,工艺性能好,适应性强取材施工容易,操作简单的砖瓦焙烧轮窑。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根据燃烧原理,热功传递原理和干燥原理满足砖瓦焙烧的工艺要求。设计了一种在结构上具有三环(窑室环、烟热道环、余热道环)一道(一个主烟道)的轮窑,从而构成了烟热二次利用系统和回收系统。这种结构的轮窑可实现五带(干燥带、预热带,焙烧带、保温带、冷却带)的工艺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轮窑不同高度平面剖视图。其中E-E ±0.000F-F +1.000G-G +2.500H-H +4.000图2为轮窑正面剖视图。图3为轮窑横断面图。图4为轮窑的热工原理图。图5为轮窑烟热横断面流向图。图6为轮窑余热横断面流向图。图7为轮窑余热纵断面流向图。图8为轮窑烟热纵断面流向图。砖(瓦)焙烧节能轮窑主要结构及各部之间的关系一、结构窑室环(1)、主烟风口(6)主烟竖井(7),主烟闸(8)主烟道(9),烟囱或风机(10),投煤孔(11),窑门(15)和烟热二次利用系统烟热风口(2),烟热竖井(3),烟热闸(4),烟热道环(5)以及余热回收系统余热支道(12),余热闸(13),余热道环(14)。二、各部之间的关系窑室环(1)为一拱道,每隔一定距离设一窑门(15)。窑室环(1)的每个窑门(15)之间,外侧设有两个烟热风口(2),通烟热竖井(3),由烟热闸(4)控制与烟热道环(5)相通。窑室环(1)每个窑门之间的内侧相应地设置了一个主烟风口(6)通主烟竖井(7),由主烟闸(8)控制与主烟道(9)相通。主烟道(9)的中部设有烟囱或风机风口(10)通大气空间。另外在窑室外(1)的拱顶每隔一米左右设有四个投煤孔(11),用作投放外燃料和看火,每个投煤孔(11)与余热支道(12)相通。由余热闸(13)控制与余热道环(14)相通。本专利技术轮窑除基础外所有结构均在地面以上。应用上述结构的轮窑,就可根据焙烧工艺的要求将整个烧制过程分为五带,即干燥带(Ⅰ)、预热带(Ⅱ)、焙烧带(Ⅲ)、保温带(Ⅳ)、冷却带(Ⅴ)。整个烧制过程均在窑室(1)内按以上五带循环地进行,连续出装连续生产。本专利技术轮窑的一切动力均由烟囱或风机付予,利用正付压原理完成各个过程。1、烟热流程与功能空气自打开的窑门(15)和出装段的空窑室(1)进入冷却带(Ⅴ)。一部分空气经保温带(Ⅳ)加温,继续向前到焙烧带(Ⅲ)参予燃烧,生成的高温烟气在窑室(1)内继续向前运动进入预热带(Ⅱ),对坯垛进行预温加热,然后有分配地进入烟热风口(2)经烟热竖井(3)由烟热闸(4)控制进入烟热道环(5),再在烟热道环(5)内向前运动到未被烧穿纸挡(a)的部位一干燥带(Ⅰ)由相应的烟热闸(4)控制经烟热竖井(3)烟热风口(2)分别进入窑室(1)横掠坯垛,经过二次传热后由主风口(6)经主烟竖井(7)在主烟闸(8)的控制下进入主烟道(9)。2、余热回收利用流程与功能进入冷却带(Ⅱ)内的另一部分被加热了的气体,以余热的形式经投煤孔(11)进入余热支道(12),由余热闸(13)控制进入余热道环(14)。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一小部分余热气流运动到焙烧带(Ⅲ)前端由余热闸(13)控制穿过余热支道(12)由投煤孔(11)自上而下进入窑室(1),作为二次供气,改善氧化反应;大部分余热气体运动到干燥带(Ⅰ)部位由若干个相应的余热闸(13)控制,经余热支道(12)由投煤孔(11)自上而下进入窑室(1),这时进入窑室(1)内的具有一定温度的干气体余热气流和横掠窑室内的烟气相撞混合,对坯垛换热后经主烟风口(6)主烟竖井(7)由主烟闸(8)控制进入主烟道(9),最后由烟囱或风机(10)排出。本专利技术轮窑与以往德式轮窑相比,具有一下明显优点和经济效益一、烟热二次利用的优点1、提高了热利用率该轮窑是将预热带(Ⅱ)的烟气分批又调入了干燥带(Ⅰ),分配在5~6个窑室内,对坯垛进行再次传热,因此,提高了热利用率。表1 节能轮窑与德式轮窑烟损对比 由上表可以看本窑焙烧万块标砖可减少排烟热损相当316.3kg标煤。2、减少了燃料的机械不完全燃烧的损失德式轮窑由于其结构所致,将没有燃烧的碳粒子(约占投入量的10%)和高温飞灰直接由烟囱或风机排出,造成了燃料的浪费。本窑因有烟热二次利用的功能,使这部分高温飞灰和游离炭粒子在干燥带(Ⅱ)过滤吸附在坯体表面,不致直接排出,既提高了传热效率又可在进入焙烧带(Ⅲ)时再次燃烧,节约了燃料又提高了热效率。一般每小时可节煤28kg左右标煤,相当每万块砖节标煤80kg以上。3、改善干燥性能、提高适应性、保证产品质量在砖(瓦)烧制过程中,对任何窑来说,排除坯体内的残余机械水的过程,一定要严格控制好适当的干燥介质的温度和湿度,掌握好干燥速度,否则,产品质量就会受到很大影响。入窑坯含水量偏大或干湿不一致,则更为严重。一般轮窑很难满足这种条件。本技术窑就有这种功能,因为,调到干燥带(Ⅰ)的烟气是由高温预热带(Ⅱ)调出的,它具有低湿高温性质,又经过几个窑室的分配利用,进入各室坯垛的气流温度和流量受到适当控制,就可实现由低温到高温,由低速到高速稳定地逐步地进行排潮加温。这就是提高适应性和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依据。二、余热回收利用的优点1、减少热损,降低能耗一般砖(瓦)窑,在产品烧成后保温冷却阶段贮存着大量的热,这部分热量一部分被进入窑室(1)的空气带入焙烧带,但尚有大量的贮存热不能带走,影响冷却降温,影响出窑工作正常进行,为此,其它窑大都采用人工排热降温的办法,致使大量余热排掉浪费很大,本专利技术轮窑通过余热回收系统,每小时可自冷却带(Ⅴ)强制回收平均温度150℃、流量8000m3/h的余热调至干燥带(Ⅰ)的窑室内,参予对坯垛的排潮加温,相当每小时回收26kg标煤,每万块砖可省标煤77kg。2、改善焙烧过程的氧化气分从冷却带调出的余热气体,还可根据火情把它调一部分充入焙烧带(Ⅲ)前端,作二次供气,改善燃烧条件,避免不完全燃烧的产生保证产品在充分氧化气分中进行反应,提高产品质量,防止压花和黑心砖出现。3、提高干燥性能由于余热是具有温度高的干燥气体,又是自投煤孔(11)自上而下进行窑室(1)内的,它与横掠坯垛的烟气相撞混合,便大大改善了对流传热性能,增大了传热面积,还相应的补充了烟气的温度,提高了干燥性能和传热效率。4、补充了干燥带(Ⅰ)和烟囱底部的温度这部分余热是自冷却带(Ⅴ)直接进入干燥带(Ⅰ),阻力、热损很少,既补充了介质的热能,改善了温度,同时相应的加快了坯体的干燥速度,为提高产值创造了条件,也相应提高了坯体的干燥速度保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砖瓦焙烧节能轮窑,主要由窑室环(1)主烟风口(2)、主烟井(7)、主烟闸(8)、主烟道(9)、烟囱或风机(6)、投煤孔(11)构成,其特征是在轮窑的结构上增设了烟热二次利用系统和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延龄
申请(专利权)人:程延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