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它由炉膛、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排放。石灰窑底部有炉膛,窑体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保温层中均匀分布有火道,火道与烟囱相互连通。每个火道出口都与烟囱相连通,每个火道入口在石灰窑底部与窑室相连通。在石灰窑组中,相互串接连通的烟囱中固定有控制阀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石灰窑,特别是关于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目前我国石灰工业的工艺设备比较陈旧,一般都是立窑式,烧石灰石时,石灰石和燃料混放在一起,产品纯度低质量差,操作技术难以掌握,燃料消耗大,污染环境,生产成本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它能节省能源,减少环境的污染,提高石灰的纯度质量,降低成本。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设计方法是石灰窑由炉堂、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燃烧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的排放。所述的石灰窑底部有炉膛,窑体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的保温层中有火道,火道与烟囱相互连通。所述的火道在窑体保温层中均匀分布。所述石灰窑可以是石灰窑组,由2-10个石灰窑用烟囱相互串通连接构成,窑和窑之间的窑壁可连为一体。所述的石灰窑组可以均匀环形分布,用烟囱相互串接连通形成闭环连接,使烟火余热可多次利用。所述的石灰窑最佳可选择4-6个石灰窑,闭环连接构成石灰窑组。所述的每个石灰窑保温层中可均匀分布有2-8个火道最佳分布有3-6个火道,每个火道出口都与烟囱相连通,每个火道入口在石灰窑底部,与窑室相连通。所述的石灰窑组,在相互串接连通的烟囱中固定有控制阀门,可随时导通关闭。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由于每个石灰窑由炉堂、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的排放。石灰窑底部有炉膛,窑体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的保温层中有火道,每个火道出口都与烟囱相连通,每个火道入口在石灰窑底部,与窑室相连通。火道在窑体保温层中均匀分布。窑体形状象蒙古包,石灰石与燃料不接触,燃料的烟火从炉膛口进入窑室中,这样烧出的石灰石纯度高质量好,炉膛里燃烧的燃料烟火在窑室中循回燃烧,窑室内层顶部密封,火焰从下而上,再沿火道逐步烧至窑室内层顶部,窑室内层顶部密封火焰受阻,火焰又从上而下,经保温层的火道最后从烟囱排出,火在窑内上下一个来回停留时间较长,使石灰石能充分吸收热能,所以热效率高。而且烟火多次燃烧后,窑体排放出的烟较少,环境污染少。石灰窑可以是石灰窑组,由2-10个石灰窑用烟囱相互串通连接构成。石灰窑组也可以均匀环形分布,用烟囱相互串接连通形成闭环连接,使烟火可来回热循环,充分利用热能,第一个窑的炉膛里的余热利用烟囱的抽力送到第二个窑里,第二个窑里的余热加上炉膛里的燃料热量再循回到第三个窑里,这样反复循回,热效率更高,而且依次烧窑出窑,既能充分利用热能,又能提高生产率,可节能降低成本。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实施例1A-A剖视图。附图3是实施例2石灰窑组串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窑室;2、炉膛;3、保温层;4、火道;5、烟囱;6、窑门;7、阀门;8、土。如图1和图2所示石灰窑室1底部有炉膛2,正面有窑门6,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的保温层3中有均匀分布的三个火道4,火道4与烟囱5相互连通,在保温层3中每个火道4之间填有土8,燃烧时煤放在炉膛2里燃烧,煤的烟火先经窑室1,在窑室1顶部受阻后在从窑室1底部火道4入口进入火道4充分燃烧后再从烟囱5排出。如图2所示有三个石灰窑用烟囱5相互串通连接构成石灰窑组,窑和窑之间的窑壁连为一体,每个石灰窑保温层3中均匀分布有三个火道4,第一个石灰窑保温层3中的三个火道4用烟囱5相互串通,再由烟囱5连通到第二个石灰窑火道4中,第二个石灰窑保温层3中的三个火道4也用烟囱5相互串通,并由烟囱5连通到第三个石灰窑火道4中,窑和窑之间相互串通的烟囱5上固定有两个阀门7开关,一个阀门7可控制此烟囱5中的废气排出,另一个阀门7控制相连两窑之间的烟火余热传递。当第一个石灰窑的烟火燃烧后利用烟囱5的抽力,再进入下一个窑体的火道4中,以此类推最后烟火多次燃烧后由烟囱5排出,这样使余热充分利用,既节省能源,又减少环境污染。也可以用六个石灰窑环形连接,第六个窑的火道4与第一个窑的火道4用烟囱5相互串通组成闭环,每个窑又与中心大烟囱5相互连通,窑和窑相互之间和每个窑与中心大烟囱5之间连接有控制阀门7,以便控制热的传递和烟的排放。一般单窑内直径5m,内层用异形砖砌筑30公分外层用石块砌筑厚50公分,窑墙厚2m,中间垫土8和沙做保温层3,单窑占地面积30平方米,整体窑加中心烟囱5约200平方米,窑高约5m,窑室1容积70立方米,除去炉堂2、火道4,可装石灰石60吨,生产周期,装窑4-6天,烧窑5-7天,闷窑,冷却4-5天,出灰3-4天。权利要求1.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设计方法是石灰窑由炉堂、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的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石灰窑底部有炉膛,窑体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的保温层中有火道,火道与烟囱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火道在窑体保温层中均匀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石灰窑可以是石灰窑组,由2-10个石灰窑用烟囱相互串通连接构成,窑和窑之间的窑壁连为一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石灰窑组可以均匀环形分布,用烟囱相互串接连通形成闭环连接,使烟火余热可多次利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石灰窑最佳可选择4-6个石灰窑,闭环连接构成石灰窑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每个石灰窑保温层中可均匀分布有2-8个火道;最佳分布有3-6个火道,每个火道出口都与烟囱相连通,每个火道入口在石灰窑底部,与窑室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石灰窑组,在相互串接连通的烟囱中固定有控制阀门,可随时导通关闭。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它由炉膛、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排放。石灰窑底部有炉膛,窑体内层顶部密封,在石灰窑保温层中均匀分布有火道,火道与烟囱相互连通。每个火道出口都与烟囱相连通,每个火道入口在石灰窑底部与窑室相连通。在石灰窑组中,相互串接连通的烟囱中固定有控制阀门。文档编号F27B1/04GK1299042SQ00113988公开日2001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欧川平 申请人:欧川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石灰窑的设计方法及装置,其设计方法是:石灰窑由炉堂、窑室、窑门、烟囱、保温层、火道连接组成,它采用燃料和石灰石分离的方式利用燃料的烟火在保温层中的火道循回利用,使石灰窑能充分吸收热能,降低烟尘的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川平,
申请(专利权)人:欧川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