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7369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4 16: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包括回转体壳体(1),在所述回转体壳体(1)中心设置有容纳风扇的空腔(2),所述回转体壳体(1)由至少两条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渐开线(3)围成,所述渐开线(3)纵向延伸形成曲面(4),该曲面(4)与离心风扇外沿形成气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对冷却空气进行分流引导,对发动机的不同位置进行散热,提高了发动机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发动机的热负荷,保证了用户体验和发动机寿命。

A kind of wind guide cover for air cooled eng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风冷式发动机,特别是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
技术介绍
现有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结构通常使用的是单一渐开通道的结构,其主要的工作原理是:在发动机运转时曲轴带动与曲轴接合的离心式风扇在单一渐开通道的导风罩内形成冷却气流,并在汽缸处设置冷却气流出口以降低发动机汽缸的温度,但此种结构存在冷却气流分配不合理、导向性差、机体某些需求散热部位,如机体的机油容纳处的冷却风量少、散热差等问题,从而影响用户体验与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在CN103511055B中公开了名称为“强制风冷式发动机的冷却结构”的技术专利,它通过护罩覆盖冷却风扇、缸体及缸盖,将冷却风引导到缸体及缸盖一侧,冷却风通过冷却风扇的旋转而产生,冷却风扇设在曲轴的轴线上的一个端部。并且,缸盖上形成有配置在燃烧室外方的气套,使气套在曲轴的轴线上的一端侧向外部开放。护罩上形成有:涡旋壁,其从侧方与冷却风扇相对,并且其与冷却风扇之间的间隔在该冷却风扇的旋转方向上朝向前方逐渐变大;引导壁,其从接近该涡旋壁的旋转方法上的后方侧的端部的位置,朝向气套一侧直线状地延伸。从该专利可以看出,其单一渐开通道主要针对汽缸位置进行冷却,而容纳机油的机体位置未能得能到较好的散热,由此将引起发动机的机油温度高、热负荷大,导致热机时功率衰减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在PCT/CN2007/002426中公开了名称为“离心式风机及具有该风机的新风装置”的技术专利。它包括风轮、位于风轮外部的风道、以及驱动风轮转动的电机。风道是由两块风道板和前后侧板与风轮外表面之间所形成的空腔,风道的两端各设有一个气流出口,形成具有双出口的双风道,风轮转动时将吸入的空气经两个风道及两个气流口同时向两个风向吹出。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机壳、由两个离心式风机组合而成的离心式风机组、空气过滤单元、以及控制和显示用的前面板。从该专利可以看出,虽然该风机具有向两个方向吹风的功能,但是,对于发动机而言,仍然无法对热机某些部位进行针对性的散热,由此将引起发动机的机油温度高、热负荷大,导致热机时功率衰减和用户体验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有助于发动机机体各散热需求,改善冷却气流分配的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包括回转体壳体,在所述回转体壳体中心设置有容纳离心风扇的空腔,所述回转体壳体由至少两条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渐开线围成,所述渐开线纵向延伸形成曲面,该曲面与离心风扇外沿形成气流通道。为了最大化气流通道长度,所述相邻渐开线首尾相连,且渐开线的尾端伸出相邻渐开线的首端。为了对气流进行引导,到达所需部位,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外端端头设置有沿气流方向向前延伸的延伸线段,该延伸线段纵向和横向延伸形成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气流引导口。进一步描述,所述每条渐开线的起点位于相邻的延伸线段的起点。其中,所述渐开线为两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和渐开线B,所述渐开线A和渐开线B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且所述渐开线A的长度占渐开线A和渐开线B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在本技术中,所述渐开线为三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渐开线B和渐开线C;所述渐开线A、渐开线B和渐开线C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且所述渐开线A的长度占渐开线A、渐开线B和渐开线C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或者,所述渐开线为四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渐开线B、渐开线C和渐开线D;所述渐开线A、渐开线B、渐开线C和渐开线D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且所述渐开线A的长度占渐开线A、渐开线B、渐开线C和渐开线D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巧妙、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对冷却空气进行分流引导,对发动机的不同位置进行散热,提高了发动机的散热效果,降低了发动机的热负荷,保证了用户体验和发动机寿命。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的回转体壳体型线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的回转体壳体型线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的回转体壳体型线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包括回转体壳体1,在所述回转体壳体1中心设置有容纳离心风扇的空腔2,所述回转体壳体1由至少两条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渐开线3围成,所述渐开线3纵向延伸形成曲面4,该曲面4与离心风扇外沿形成气流通道。为了最大化气流通道长度,达到最佳的冷却风量利用率,所述相邻渐开线3首尾相连,且渐开线3的尾端11伸出相邻渐开线3的首端12。为了引导冷却气流对相应部位进行散热,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外端端头13设置有沿气流方向向前延伸的延伸线段5,该延伸线段5纵向和横向延伸形成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气流引导口6。进一步描述,所述每条渐开线3的起点14位于相邻的延伸线段5的起点。其中,所示渐开线为两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7和渐开线B8,所述渐开线A7和渐开线B8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1,且所述渐开线A7的长度占渐开线A7和渐开线B8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四。在本技术中,空腔2内的风扇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进行转动,使得外部空气进入到空腔2内,同时,空气在风扇的带动下在空腔2内进行旋转形成气流,旋转的气流通过由渐开线3与离心风扇外沿构成的气流通道向外排出;由于气流通道的出口对应发动机的不同部位,这样就能够对发动机相对应的部位进行散热处理。实施例2:如图3、4所示,所述渐开线为三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7、渐开线B8和渐开线C9;所述渐开线A7、渐开线B8和渐开线C9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1,且所述渐开线A7的长度占渐开线A7、渐开线B8和渐开线C9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在本实施例中,渐开线为三条,相应的由渐开线构成的气流通道为三个,该三个气流通道的出口分别对应发动机的缸头、缸体和缸体下部容纳机油的位置等发动机主要热源处,对主要热源处位置进行散热。实施例3:如图5、6所示,所述渐开线为四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7、渐开线B8、渐开线C9和渐开线D10;所述渐开线A7、渐开线B8、渐开线C9和渐开线D10分别纵向延伸所形成曲面围成回转体壳体1,且所述渐开线A7的长度占渐开线A7、渐开线B8、渐开线C9和渐开线D10的总长度的五分之一至五分之三。在本实施例中,渐开线为四个,相应的由渐开线与离心风扇外沿构成的气流通道为四个,该四个气流通道的出口分别对应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包括回转体壳体(1),在所述回转体壳体(1)中心设置有容纳离心风扇的空腔(2),其特征是:所述回转体壳体(1)由至少两条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渐开线(3)围成,所述渐开线(3)纵向延伸形成曲面(4),该曲面(4)与离心风扇外沿形成气流通道。/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包括回转体壳体(1),在所述回转体壳体(1)中心设置有容纳离心风扇的空腔(2),其特征是:所述回转体壳体(1)由至少两条沿同一方向设置的渐开线(3)围成,所述渐开线(3)纵向延伸形成曲面(4),该曲面(4)与离心风扇外沿形成气流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其特征是:所述相邻渐开线(3)首尾相连,且渐开线(3)的尾端(11)伸出相邻渐开线(3)的首端(1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其特征是:在所述气流通道的外端端头(13)设置有沿气流方向向前延伸的延伸线段(5),该延伸线段(5)纵向和横向延伸形成与气流通道连通的气流引导口(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其特征是:所述每条渐开线(3)的起点(14)位于相邻的延伸线段(5)的起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式发动机导风罩,其特征是:所示渐开线为两条,且分别为渐开线A(7)和渐开线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超李华荣倪龙涛王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