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滤器以及消音进气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974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20 19: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和空滤器,空滤器包括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通过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谐振腔位于出气口靠近出气腔的一侧。本方案的进气系统实现了在结构比较简单、紧凑和不会影响充气效率的情况下降低进气噪音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装于内燃机上的空气进气装置的空气滤清器,具体为一种空滤器。本技术还涉及装于内燃机上的空气进气装置,具体为一种消音进气系统。


技术介绍

1、空滤器是用于发动机的进气系统上对外界进来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装置。空滤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过滤腔,过滤腔内设置有过滤件,过滤件将过滤腔分隔为进气腔和出气腔,壳体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工作时,外界空气从进气口进入进气腔,然后穿过过滤件进入出气腔,并最终从出气口排出空滤器,空气在穿过过滤件时被过滤处理。通过在空滤器的出气口处连接上发动机进气管就可以构成进气系统的基本结构。进气系统在使用时会产生进气噪声,进气噪声是内燃机的主要空气动力噪声源之一。

2、中国专利文献cn218816703u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消音系统,包括空滤器、谐振消声器和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空滤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谐振消声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通气管具有弯折设置的突转部。虽然该方案可以降低发动机的进气噪音,但是突转部会影响充气效率,从而造成发动机的功率损失。

3、中国专利文献cn206111399u公开了一种汽车进气管结构,包括进气管本体、设置在进气管本体上的进气口与出气口,所述的进气管本体中部弯折将进气管本体分为前段部、弯折部与后段部,所述的进气口位于前段部的前端侧面与进气管本体连通,所述的出气口位于后段部的尾端,所述的前段部、弯折部、后段部上分别设置有与进气管本体连通的谐振腔,所述的后段部设置有多段波纹管结构段。上述方案虽具有较好的噪音抑制效果,但谐振腔的布置结构复杂,同时对布置的空间要求高,不便于应用在结构紧凑型终端产品上。

4、由以上现有技术的方案可以看出,现有技术中降低进气噪音的方式主要是在进气管上进行改进,这样的改进要么会影响充气效率,要么会造成结构复杂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进气噪音的空滤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空滤器,包括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通过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谐振腔位于出气口靠近出气腔的一侧。

3、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的设置,通过谐振腔对空滤器的出气口处的噪音进行削弱,从而有利于降低空滤器使用时产生的噪音;同时,整个空滤器的结构布置比较紧凑,避免了空滤器在布置谐振腔之前和之后其体积出现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从而有利于空滤器的安装设置。

4、优选地,所述谐振腔与出气腔并列设置。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使空滤器的结构更紧凑,从而方便安装设置。

5、优选地,所述进气口位于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的一侧,所述谐振腔位于进气口与出气腔之间。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延长空滤器的进气路径,从而进一步降低噪声;同时还可以使谐振腔、出气腔和进气口的布置更合理,使空间得以充分利用。

6、优选地,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管状进气孔。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抑制同频进气噪音的产生,从而进一步降低空滤器使用时的噪声。

7、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进气噪音的进气系统。

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提供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还包括上述任意一种空滤器,所述进气管与空滤器的出气口连接。

9、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在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的同时使其结构更为紧凑,从而方便安装设置。

10、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谐振消声器。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

11、优选地,所述谐振消声器连接于进气管的反节点位置处。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进气系统的噪声。

12、优选地,所述进气管为柔性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空滤器的一端连接有刚性法兰。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避免进气管与发动机连接时出现泄漏的情况,从而有利于降低进气系统的噪音。

13、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刚性法兰嵌接于进气管的内部。采用这样的设置,使进气管的端部对刚性法兰进行包裹,使刚性法兰对进气管进行支撑,同时进气管包裹在刚性法兰外侧的部分可以对刚性法兰连接时缝隙进行更好的密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进气系统的消音效果。

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空滤器在降低噪声的同时还可以保持结构紧凑,从而方便安装设置,尤其方便在结构紧凑的通用发动机上进行安装使用。进气系统通过空滤器上的谐振腔和进气管上的谐振消声器的使用,无需对进气管进行复杂的结构改进即可使进气系统产生的噪音显著降低,而且不会造成充气效率降低的现象,并且整个进气系统的结构也更为紧凑,方便了进气系统在发动机上的布置安装,尤其适合在结构紧凑的通用发动机上的安装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滤器,包括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通过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谐振腔位于出气口靠近出气腔的一侧;所述谐振腔与出气腔并列设置;所述进气口位于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的一侧,所述谐振腔位于进气口与出气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管状进气孔。

3.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任意一项所述的空滤器,所述进气管与空滤器的出气口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上设置有谐振消声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消声器连接于进气管的反节点位置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为柔性管,所述进气管远离空滤器的一端连接有刚性法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法兰嵌接于进气管的内部。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滤器,包括设置有进气腔和出气腔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进气腔连通的进气口和与出气腔连通的出气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谐振腔,所述谐振腔通过通孔与出气口连通,所述谐振腔位于出气口靠近出气腔的一侧;所述谐振腔与出气腔并列设置;所述进气口位于出气腔与出气口连通的一侧,所述谐振腔位于进气口与出气腔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包括多个长度不同的管状进气孔。

3.一种消音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伶俐赵艳峰朱波袁彬王义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