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4704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用于烘干机上的一种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是将原托圈与托轮的无束滚动配合改为互嵌式滚动配合,并将托轮中的轴承改选用调心轴承,且将芯套与芯轴改为动配合,上述改进用以补偿托圈制造和安装中必然产生的误差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托轮和托圈减小,结构紧凑,能减小工作面的磨损,减少动力损耗,提高托轮寿命。(*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材化工设备,是安装于烘干机上的一种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在现有烘干机上的托轮装置,其托轮内心装的是一对圆锥滚子轴承,轴承与芯轴为静配合,其托轮与托圈为无束滚动配合。烘干机筒体在其自重和荷载的作用下,必然会产生挠变形,托圈将偏离与轴线垂直的位置,出现角位移。另一方面,烘干机在制造安装中必然出现筒体轴线不直,两托圈安装不同心等问题,也会造成托圈偏移与轴线垂直的位置,上述问题将使得托轮装在芯轴上和轴承内外圈轴线在工作中不可能保持重合,会产生一定的偏斜,轴承的轴线偏斜将引起轴承内部接触应力的不均匀分布,造成轴承的早期失效;托轮与托圈在每一瞬间都是点接触,传动过程是一条曲线而不是两个面工作,接触应力离,易磨损,动力损耗大,另外,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托轮与托圈间除了滚动摩擦外还有相对轴向的滑动摩擦,加剧了托轮付的磨损,因此,现有的托轮、托圈制造得粗笨结实。本技术的目的是要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本技术的具体方案是将托圈与托轮改为互嵌式滚动配合,以约束两者的轴向相对运动,消除两者的滑动摩擦;将装在托轮内孔中的轴承改选用调心轴承;且将轴承内孔装配的芯套与芯轴之配合改为动配合。上述改进使本技术的托轮托圈减小,易于制造,结构紧凑,能减小工作而的磨损,减少动力损耗,提高耗轮托圈的寿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实施例参见附图,本技术由托轮座6,装在托轮座6上的芯轴1,依次装于芯轴上的芯套2,承轴3,承轴盖7,托轮4和与托轮滚动配合的托圈5组成。本技术中的托轮4其外圈面加工成凹槽面,使托圈5装于凹槽中滚动(也可以设计为托轮嵌于托圈中滚动),轴向消除两者的相对滑动;同时将芯套2与芯轴1的配合改为动配合,以补偿托轮4必要的轴向位移;本技术的动承轴选用调心轴承;以适应运动中托圈5与托轮4轴线不平行时的状态。权利要求1.用于烘干机上的一种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具有装在烘筒上的托圈,支撑托圈的托轮,装在托轮内孔中的轴承、芯套、芯轴,以及安装芯轴的托轮座,其特征是托圈与托轮为互嵌式滚动配合,装在托轮中的轴承选用调心轴承,且将芯套与芯轴改为动配合。专利摘要本技术是用于烘干机上的一种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是将原托圈与托轮的无束滚动配合改为互嵌式滚动配合,并将托轮中的轴承改选用调心轴承,且将芯套与芯轴改为动配合,上述改进用以补偿托圈制造和安装中必然产生的误差使本技术的托轮和托圈减小,结构紧凑,能减小工作面的磨损,减少动力损耗,提高托轮寿命。文档编号F26B3/00GK2352908SQ9823591公开日1999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11日专利技术者熊承庆, 胡升苹, 程松, 万劲松, 王士洪 申请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烘干机上的一种随动式调心托轮装置,具有装在烘筒上的托圈,支撑托圈的托轮,装在托轮内孔中的轴承、芯套、芯轴,以及安装芯轴的托轮座,其特征是:托圈与托轮为互嵌式滚动配合,装在托轮中的轴承选用调心轴承,且将芯套与芯轴改为动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承庆胡升苹程松万劲松王士洪
申请(专利权)人:黄石市建材节能设备总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