缫丝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72327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缫丝干燥装置,它由卷绕装置、定位导丝钩构成,上下多槽滑轮分别与络交导丝钩、定位导丝钩连接,在上下多槽滑轮侧面设有PTC丝条干燥器,在PTC热敏半导体陶瓷槽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在PTC丝条干燥器两端设有接线夹,接线夹分别与镀银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干燥质量好、丝条含水量均一,丝质柔软坚韧、白净晶莹,热效率高达50~55%。(*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丝绸工业制丝
,更具体涉及一种缫丝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现今世界上虽有60多个国家有蚕丝生产,近年来年产蚕丝7-8万吨,但各国蚕茧缫丝加热工艺一直沿用烧煤锅炉产生蒸汽并靠管道输送,蒸汽管网加热空气,空气对流加热丝片的方法。迄今为止这种烧煤加热技术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改变能源种类和加热工艺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改良。即使是蚕丝第一大国中国、第二大国印度以及日本、巴西、乌兹别克、越南、泰国等主要蚕丝生产国都没有突破上述工艺框架,总是在“粉煤燃烧”、“通风助燃”、“煤烟除尘”、“大面散热”等方面下功夫,虽然在节约用煤、减少烟尘方面有所进步,但始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热效率很低、煤烟煤渣污染严重、丝片干燥质量差、干燥次数多的问题。煤加热丝片干燥工艺为敞开漫射式中间介质传热,空气对流加热为主形式,加热对象是丝片,其结果是不仅丝片干燥质量差,丝片含水量与工艺标准不符合,丝片与丝片之间,同一片的外、中、内层之间干燥程度差异大,而且大部分热量用于非加热对象如管网、车厢、车架和厂房,造成“热污染”,迫使工人高温作业。热效率5%以下。中国近年来年产桑蚕丝5万多吨。在上述蚕茧缫丝加热的能源和工艺条件下,每产1吨丝消耗原煤20吨,排放CO2及SO2共60-70吨,堆积煤渣1吨多。经查新,尚未发现国内外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相同的装置被公开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背景下,改蚕茧缫丝煤加热技术为电加热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缫丝干燥装置,能源由煤改用电,消除了燃煤污染,同时消除了热污染,提高了热效率和蚕丝干燥质量,降低了缫丝加热成本和费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PTC丝条干燥器以热敏半导体陶瓷作为发热体,它同时起电阻发热和高温自动断电作用;以远红外涂料喷熔涂在丝条加热槽的表面,起改善热辐射发射率的作用;以石棉隔热层包裹加热器,起减少热能向四周散失的作用;在丝条加热槽内数次加热,以1.1-1.3m/s线速运动的丝条,使其回潮率降至13-16%,当丝条出现故障停车时,丝条立即从此槽开口处退出加热器;以接线夹连接24-36V交流电源,它的功率为20-30W,槽内温度在250-300℃范围内通过电压调节加以控制;加热器端头镀银以减少接线夹连接电阻值。这种PTC丝条干燥器采取电磁波能量转换直接辐射加热为主的形式,加热对象是丝条,其结果是不仅丝条随缫随干、干燥质量好,丝条含水量均一、适度,丝质柔软坚韧、白净晶莹,而且没有热污染,热效率高达50-55%,热损失在正常范围内。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①丝条干燥器解决了传统工艺敞开干燥存在的丝条干燥严重不均匀,必须增加丝片反复吸湿、反复平衡水分等工序,能耗大、并且质量低。本专利技术丝条干燥均匀、质量高而稳定。②热源由煤炭改为电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缫丝厂烧煤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清洁生产,维护工人身体健康,减少烟尘污点对生丝质量的影响。③可以减少蚕丝大省江苏、浙江丝厂每年所需几十万吨“北煤南运”运输量,缓解交通紧张状况;与此同时增加对“西电东送”的需求量,中国西南部可多卖水电增加收益。④热源由煤炭改为电源,推广到全国同行业每年可以减少100万吨煤炭燃烧造成的300万吨CO2和3万吨SO2的大气污染量以及近10万吨煤渣堆积对1000亩土地的占用和破坏。⑤减少供热系统投资。烧煤供热系统工程包括煤炭堆放场地、锅炉房、锅炉、水池、供电、通风、管网、煤渣堆放场、环保设备设施,每千绪投资30-40万元;而电加热系统可以利用原供电系统如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电气控制柜等设施、设备,仅添置调压器和电加热元件等少量设备,其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价格廉,每千绪投资减少一半。⑥减少运行费用,烧煤加热工艺每吨桑蚕丝在开支燃料费4400元的同时开支电费2500元,合计开支干燥费6900元,而电加热工艺只消耗电力,开支电费4000多元,节省运行费1/3以上。附图说明图1 缫丝干燥装置结构示意2 PTC丝条干燥器结构3 PTC丝条干燥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根据图1、图2、图3所知,若干粒正绪茧1的绪丝头被接绪器2卷绕粘附成为绪丝群,绪丝群上升穿过接绪器,再穿过集绪器3而集中成为丝条,丝条套入上下鼓轮4、5之后相互捻绞而成丝鞘6,丝条继续上升经定位导丝钩7后被套入丝条干燥装置之上下多槽滑轮9、8,丝条在其间数次绕行运动时被丝条干燥器10加热,当回潮率降至13-16%时丝条上升穿越卷绕装置的络交导丝钩11,继续后段加工。又根据上述丝条的形成与干燥平衡过程可以了解,集绪器2分别与接绪器2、丝鞘6相连接,其作用是把蚕茧绪丝粘附集中成为丝条,防止大中类节通过和初步减少丝条水分;丝鞘6分别与集绪器3、上下鼓轮4、5和定位导丝钩7相连接,其作用是使丝条互相捻绞,丝条作螺旋上升旋转运动产生离心力甩出丝条大部分水分以及丝条相互摩擦、挤压增加丝胶对茧丝的粘连抱合并除去部分小类节;其特征是上下多槽滑轮9、8分别与络交导丝钩11、定位导丝钩7相连接,在上下多槽滑轮9、8侧面设有PTC丝条干燥器10,在丝条加热槽17槽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19,其作用是丝条在上下多槽滑轮之间数次绕行运动时被丝条干燥器10加热,当丝条回潮率降至13-16%时,丝条上升穿越络交导丝钩11进入卷绕装置12。PTC丝条干燥器10两端设有接线夹14、15,PTC丝条干燥器10由接线夹14、15引入24-36V交流电源,接线夹14、15分别与镀银端13、16连接,镀银端13、16设在丝条干燥体21的两端;通电后丝条干燥体21发热,丝条加热槽17对其间运动中的丝条加热,使之干燥。PTC热敏半导体陶瓷18在接通24-26V交流电后发热,其间设有丝条加热槽17,槽内表面喷熔涂有远红外涂料形成远红外涂料层19,远红外涂料有改善辐射发射率的作用,加热效果好;PTC热敏半导体18外表面包裹石棉隔热加热层20,石棉隔热层20具有保温作用,热量散失小。权利要求1.一种缫丝干燥装置,它由卷绕装置(12)、定位导丝钩(7)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多槽滑轮(9)、(8)分别与络交导丝钩(11)、定位导丝钩(7)连接,在上下多槽滑轮(9)、(8)侧面设有PTC丝条干燥器(10),在PTC热敏半导体陶瓷(18)槽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缫丝干燥器,其特征在于PTC丝条干燥器(10)两端设有接线夹(14)、(15),接线夹(14)、(15)分别与镀银端(13)、(16)连接,镀银端(13)、(16)设在丝条干燥体(21)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缫丝干燥器,其特征在于PTC热敏半导体陶瓷(18)表面包裹石棉隔热层(20)。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缫丝干燥装置,它由卷绕装置、定位导丝钩构成,上下多槽滑轮分别与络交导丝钩、定位导丝钩连接,在上下多槽滑轮侧面设有PTC丝条干燥器,在PTC热敏半导体陶瓷槽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在PTC丝条干燥器两端设有接线夹,接线夹分别与镀银端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价格低、干燥质量好、丝条含水量均一,丝质柔软坚韧、白净晶莹,热效率高达50~55%。文档编号F26B3/30GK1446949SQ0311885公开日2003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缫丝干燥装置,它由卷绕装置(12)、定位导丝钩(7)构成,其特征在于上下多槽滑轮(9)、(8)分别与络交导丝钩(11)、定位导丝钩(7)连接,在上下多槽滑轮(9)、(8)侧面设有PTC丝条干燥器(10),在PTC热敏半导体陶瓷(18)槽内涂有远红外涂料层(19)。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力宾谭之虎邹方清刘辉芬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