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鲜茧一步缫丝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30980 阅读:10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桑蚕鲜茧一步缫丝的方法,首先将鲜茧装入筐内,冷藏;其次是冷冻保鲜;第三是茧质调查,工艺设计;第四是冷藏保鲜茧、混、剥、筛、选;第五是真空排水渗透,在一定温度条件,保持pH值,抽真空、吸水、排水;第六是缫丝,用自动缫丝机,在一定温度下索绪、理绪、缫丝,丝条加热;最后卷绕成形。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简便、价格低廉、丝条质量好,使生丝提高了一个等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蚕丝纺织工业制丝
,更具体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现今世界上虽有60多个国家有蚕丝生产,近年来年产蚕丝7~8万吨,但各国制丝工艺一直沿用烧煤加热鲜茧烘干贮存、干茧煮熟缫丝的传统工艺。干茧缫丝的加工过程包括前缫和后缫两大阶段前缫是根据对干茧抽样调查试样结果和工艺设计进行,涉及混茧、剥茧、选茧、渗透、煮茧、上车制成小丝片等步骤,后缫包括对小丝片干燥平衡、真空给湿透水、复摇烘干并返成大丝片,再经水分平衡、条份检验、编丝、称丝、绞丝、配色、包丝等工序后成品丝入库出厂。迄今为止制丝工艺的改革,基本上是不改变上述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各种局部改良。即使是蚕丝第一大国中国、第二大国印度以及日本、巴西、乌兹别克、越南、泰国等主要蚕丝生产国都没有突破上述工艺框架,例如近年来研发的“干茧触蒸”、“煮缫合一”、“煮缫干燥合一”、“筒装缫丝”等新工艺,虽然在改善干茧丝胶胶着难溶性状、节省能源、减少工序等方面有所进步,但仍旧以烧煤加热、干茧煮熟缫丝为基础,因而始终存在着烧煤锅炉蒸汽管网供热、空气对流传导干燥丝片方法致使热效率很低、煤烟煤渣污染严重,茧丝和丝片反复加热、多次吸水干燥方法致使丝胶变性,工艺流程长致使丝条原有糙疵形态扩大并产生新疵点降低生丝质量的问题。煤加热工艺为敞开漫射式丝片间接受热干燥形式,加热对象是丝片,其结果是丝片干燥质量差、丝片与丝片之间,同一丝片的外、中、内层之间干燥程度差异大;而大部分热量用于非加热对象如管网、车厢车架和厂房,造成“热污染”,迫使工人在高温条件下作业,而应加热干燥对象桑蚕丝每吨干燥只需热量11,340,000KJ,热效率仅3~5%,损失95%以上热源。中国近年来年产桑蚕丝5万多吨,在上述传统工艺条件下每产一吨丝消耗原煤20吨,排放CO2及SO2共36~45吨,堆积煤渣1吨多,耗用干茧3.2吨,折合鲜茧7.3吨,生丝品位3A+,工人劳动生产率人均年产生丝100公斤左右。经查新,尚未发现国内外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相同的技术方法被公开和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上述背景下,在鲜茧冷冻保质保鲜的基础上,改烧煤加热工艺为电加热工艺,取消煮茧工序,精简后缫流程,实现一步缫丝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便,价格低廉,生丝质量好,解决了缫丝厂烧煤污染环境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要用以下技术措施,其步骤是1、电加热。电加热工艺是通过丝条干燥器(专利申请号032-----,专利技术名称为缫丝加热装置),采用远红外干燥技术,在10千兆赫以上高频的电磁场作用下,丝条吸收电磁能量,在内部转化为热量以蒸发水分。水分质量本身和蒸发水分所需的能量(热量)都是从丝条内部向外部转移,其速度迅猛,可以在1秒内完成加热过程,热效率55%,热量损失在正常范围内,且不会造成对工作环境的热污染。2、真空热水渗透。新工艺基于鲜茧冷冻保质保鲜技术成果,茧丝之间以及胶着点的胶着力为8~10克,鲜茧层疏松透气通水,茧丝丝条未变性,勿需经过繁琐的高温煮茧工序,只需真空桶装茧后抽气真空度为0.08~0.1Mpa,注入58~62℃热水、茧层吸水渗透,茧腔含水量95~97%,放水渗透两次后茧丝之间以及胶着点的胶着力降至0.5~0.9克,因而可以顺畅有序离解进行缫丝。与干茧煮茧工艺比较,新办法保护丝质,勿需化学药品解舒剂,热能、水和工时消耗减少,操作简便,费用成本降低。3、一次卷绕成形。经接绪、集绪、丝鞘、电加热器之后的丝条,其回潮率降至13~16%,被传送辊输送以减少卷绕过程中的张力波动,又经张力器受力且随筒子卷丝直径增大而递减。再经导丝钩后在压辊施压条件下卷绕,此压力亦随筒子卷丝直径增大而递减。直接卷绕形成生丝成品卷装形式。4、后续工序。由于上述3项内容的结果,使后缫阶段中的小丝片干燥平衡,真空给湿吸水、复摇烘丝卷绕、大丝片平衡、编丝、绞丝、配色工序成为多余。后续工序仅为称丝、包丝、成品丝入库,因此新办法缩短工艺流程,降低加工成本又提高了生丝质量。因取消上述多余工序,同时也就避免了上述工序中新产生的疵点如宽丝、污染丝、直丝、双丝、毛丝、落环丝、硬角、分层丝、横丝、长结等,也避免了丝条原有糙疵形态的扩大。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和积极效果是①减少了传统工艺的烘茧、煮茧、大丝片平衡、小真空吸温,复摇等工序。从而大大降低建设投资、运行费用、工艺难度、原料消耗,提高产品质量。②热源由煤炭改为电源,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缫丝厂烧煤污染环境的问题,实现清洁生产,维护工人身体健康,减少烟尘污点对生丝质量的影响。③可以减少蚕丝大省江苏、浙江丝厂每年所需几十万吨“北煤南运”的运输量,缓解交通紧张状况;与此同时增加对“西电东送”的需求量,中国西南部可多卖水电增加收益。④热源由煤炭改为电源,推广到全国同行业每年可以减少100万吨煤炭燃烧造成的300万CO2和30万吨SO2的大气污染量以及10万吨煤渣堆积对1000亩土地的占用和破坏。⑤减少供热系统投资。烧煤供热系统工程包括煤炭堆放场地、锅炉房、锅炉、水池、供电、通风、管网、煤渣堆放场、环保设备设施,每千绪投资30~40万元;而电加热系统可以利用原供电系统如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电气控制柜等设施、设备,仅添置调压器和电加热元件,设备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价格廉,每千绪投资减少一半。⑥减少运行费用,烧煤加热工艺每吨桑蚕丝在开支燃料费4400元的同时开支电费2500元,合计开支干燥费6900元,而电加热工艺只消耗电力,开支电费4000多元,节省运行费1/3以上。⑦实现电加热后,丝条干燥的稳定性、均一性良好,丝条干燥质量高,即保全茧丝条的内在质量,又适合前缫一次直接卷烧成形的要求。⑧电加热器兼具除颣功能。⑨可以使每吨桑蚕丝工业加工成本费用节省1万元,同时生丝品位提高1个等级。附图说明图1为一步缫丝温度控制示意2为一步缫丝茧丝含水率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步缫丝工艺流程如下鲜茧收购—→冷冻保鲜保质—→茧质调查工艺设计—→保鲜茧混、剥、筛、选—→真空热水渗透—→缫丝—→卷烧成形—→称丝—→包丝—→成品丝入库。其具体步骤如下①鲜茧收购。按国家或地方标准质量收购的鲜茧不得发生蒸热现象,将鲜茧装入塑料筐内要疏松,装入分满为宜,茧筐堆成“品”字形,于收购当天运至冷库冷藏。②冷冻保鲜保质。冷冻鲜茧温度-6~-12℃,库内空气相对温度不得低于80%,冷处理贮藏时间可以长达9个月保持茧丝丝胶不变性。③茧质调查、工艺设计。抽样调查冷藏鲜茧,根据试缫结果进行工艺设计。④冷藏保鲜茧混、剥、筛、选。茧衣剥光率90%以上,误选率不超过试样的±2%。⑤真空热水渗透。真空度0.08~0.1Mpa,热水58~62℃,PH值7.2~7.7,进水高出蚕茧4~6cm,每次抽真空、吸水、排水4~8分钟,茧丝胶着力降至0.5~0.9克。⑥缫丝。采用自动缫丝机,索绪汤温80~86℃,索绪效率>80%;理绪汤温35~40℃,理绪效率>60%;缫丝汤温30~36℃,PH值6.8~7.7;丝鞘100~120捻,丝鞘张力10~15克;丝条干燥温度控制在250~300℃,加热时间1秒以内,丝条回潮率降至13~16%。⑦卷烧成形。经专用传送辊张力器和压辊组成的装置一次直接卷绕成形,形成生丝商品要求的卷装形式。⑧称丝、包丝、成品丝入库。权利要求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蚕鲜茧一步缫丝的方法,它包括下列步骤:A..将鲜茧装入筐内,茧筐堆成品字形,冷藏;B.冷冻保鲜,温度为-6~-12℃;C.茧质调查,工艺设计;D.冷藏保鲜茧混、剥、筛、选;E.真空热水渗透,真空度为0.08~0.1 Mpa,热水58~62℃,PH值7.2~7.7,进水高出蚕茧4~6cm,抽真空、吸水、排水4~8分钟;F.缫丝,用自动缫丝机,索绪汤温80~86℃,先索绪温35~40℃,缫丝汤温30~36℃,PH值6.8~7.7,丝鞘100~120捻, 丝条干燥,温度控制在250~300℃,加热时间1秒;J.卷绕成形,采用传送辊张力器和辊组成的装置一次直接卷绕成形,形成生丝商品要求的卷装形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燕川刘辉芬邹方清谭之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友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