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彭达专利>正文

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204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包含有一冷热气产生装置、一储存装置及一导气装置,该冷热气产生装置是借由一冷媒压缩机与一冷凝器、一冷排、一小热排及一大热排相配合,而在一机壳内分隔出一低冷室、一小热室及一大热室,且该储存装置具有至少一供五谷物料置入储存的储存桶及一带动五谷物料循环运转的输送机构,而该导气装置连接该冷热气产生装置与该储存装置,以抽吸导引该冷热气产生装置的低冷室、小热室与大热室内的空气至该储存装置的储存桶内,以对五谷物料进行干燥冷藏作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干燥成本低、可维持谷物的绝佳口感,且在干燥后能就地储存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谷类干燥储存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干燥成本低且效果佳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
技术介绍
一般五谷杂粮采收后需经干燥处理,方可长久储存,而以往的谷物干燥方法大多采用天然风干法或加热烘干法,天然风干法即是利用日光直接曝晒干燥而成,加热烘干法则是利用燃烧机(一般以柴油喷火加热至60~70℃)进行高温干燥,且两者的储存方式皆是待谷物干燥完成后再转运至大型仓储中冷藏。虽然,上述天然风干法或加热烘干法皆可达到谷物干燥的目的,惟,天然风干法需视天候状况配合,且曝晒时间长,所以相当麻烦不便且浪费时间,不符经济效益,而加热烘干法以燃烧加热达到高温的方式来进行干燥,不但成本过高(假设以柴油进行燃烧,其每公升约人民币3元多,产生热能约10330kcal),且持续高温烘干后的谷物,其口感变差,远不如因白天热、晚上冷而产生冷热交替循环干燥的天然风干法后的谷物来得可口,此外,不论是天然风干法或加热烘干法,其将谷物干燥后需额外再将谷物运送至另外的仓储中储存,也相当麻烦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燥成本低、可维持谷物的绝佳口感,且在干燥后能就地储存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包含有一冷热气产生装置、一储存装置及一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冷媒压缩机、一第一控制阀、一第二控制阀、一第三控制阀、一冷凝器、一冷排、一小热排及一大热排,该第一、二、三控制阀并联接设于该冷媒压缩机的高压侧,且该第一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冷凝器,该第二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大热排,该第三控制阀后则连通接设该小热排,又该大、小热排后分别接设一逆止阀再汇入该冷凝器,且该冷凝器后接设一过滤器、一降压器及该冷排,再连通衔接至该冷媒压缩机的低压侧,另该冷排、小热排、大热排是依序间隔装设于该机壳内,且该冷排位于该机壳后侧而与机壳外空间相通,又该冷排与小热排间形成一低冷室,该小热排与大热排间形成一小热室,该大热排与机壳前侧间则形成一大热室;该储存装置具有至少一供五谷物料置入储存的储存桶及一带动五谷物料循环运转的输送机构;及该导气装置连接该冷热气产生装置与该储存装置,以抽吸导引该冷热气产生装置的低冷室、小热室与大热室内的空气至该储存装置的储存桶内。所述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更具有一外气风门,该外气风门对应该小热室而装设在该机壳上,使机壳外的空气在该冷排的冷房能力不足时能适时补充并迅速流通过该大热排至该大热室内,以降低该冷排负荷。所述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更具有一滤网组,该滤网组装设在该机壳后侧端,以过滤流入机壳内的空气。所述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更具有一第四控制阀,该第四控制阀也接设在该冷媒压缩机的高压侧,且该第四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冷排。所述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更具有一接设在该降压器后的第五控制阀,且该第五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冷媒压缩机的低压侧。所述的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的储存桶具有一桶身、一位于该桶身顶端的入料口、一位于该桶身底段的出料口、一设置于该桶身中段处的分隔板、一与该分隔板上方桶身内部空间相连通的上进气口、一与该分隔板下方桶身内部空间相连通的下进气口及一位于该桶身顶段处的排气口。所述的活动式亮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的输送机构为一斗升机,以将该储存桶出料口泄出的五谷物料由下往上运至该储存桶入料口处倾倒入。所述的活动式亮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导气装置为二鼓风机,该等鼓风机各具有一可抽吸空气的吸气管、二设置于该吸气管上的活动风门及一可排放空气的出风管,且其中一鼓风机的活动风门分别对应该大热室与该低冷室,出风管则与该储存桶的上进气口相连通,而另一鼓风机的活动风门分别对应该小热室与该低冷室,出风管则与该储存桶的下进气口相连通。所述的活动式亮片组,其特征在于该储存装置包括八个储存桶,且每两个储存桶一组,而该导气装置为三个鼓风机,其中一鼓风机的进气侧借二活动风门与该小热室及低冷室相通,而出气侧则与该储存桶各借一控制阀相连通,另二鼓风机的进气侧各借三个活动风门与该大、小热室及低冷室相通,且该二鼓风机其中之一的出气侧借四个控制阀与每一组储存桶其中之一相连通,而另一鼓风机的出气侧则借四个控制阀与每一组储存桶另一储存桶相连通。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中一冷热气产生装置的流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进行干燥作业时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进行冷藏作业时的流程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作业中进行除霜时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作业中一冷媒压缩机过热而进行冷却时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提出详细说明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是采用相同的编号来表示。如图1、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的一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有一冷热气产生装置10、一储存装置20及一导气装置30。该冷热气产生装置10主要具有一机壳11、一冷媒压缩机12、一第一控制阀131、一第二控制阀132、一第三控制阀133、一第四控制阀134、一第五控制阀135、一冷凝器14、一冷排15、一小热排16、一大热排17、一外气风门18及一滤网组19。该冷媒压缩机12设置在该机壳11内前段处,而该第一、二、三、四控制阀131、132、133、134并联接设于该冷媒压缩机12的高压侧,且该第一控制阀131后连通接设该冷凝器14,该第二控制阀132后连通接设该大热排17,该第三控制阀133后连通接设该小热排16,该第四控制阀134后连通接设该冷排15,又该大、小热排17、16后分别接设一逆止阀171(161)再汇入该冷凝器14,且该冷凝器14后接设一过滤器141、一降压器142及该冷排15,再连通衔接至该冷媒压缩机12的低压侧,而该第五控制阀135则接设在该降压器142后,再连通接设至该冷媒压缩机12的低压侧。该冷凝器14装设在该机壳11内前段处,且该冷排15、小热排16、大热排17是依序间隔装设于该机壳11内中、后段处,又该冷排15位于该机壳11近后端而与机壳11外空间相通,且该冷排15与小热排16间形成一呈低温状态的低冷室I,该小热排16与大热排17间形成一呈常温状态且恒温恒湿的小热室II,该大热排17与机壳11前段间则形成一呈高温低湿干燥状态的大热室III。该外气风门18对应该小热室II而装设在该机壳11顶端上,且该外气风门18于平常状态下为关闭状,而当该冷排15的冷房效能有不足之虞时则开启,使机壳11外的空气得以适时补充入,并迅速流通过该大热排17至该大热室III内,以降低该冷排15负荷。该滤网组19为二滤网191所构成,并装设在该机壳11后侧端,以过滤流入该机壳11内的空气。又该第一、二、三、四、五控制阀131、132、133、134、135均收纳在一控制箱13内,且该控制箱13位于该机壳11前段内的冷媒压缩机12旁以节省空间。该储存装置20具有一供五谷物料(图未示)置入储存的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谷物料干燥冷藏设备,包含有一冷热气产生装置、一储存装置及一导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冷热气产生装置包括一机壳、一冷媒压缩机、一第一控制阀、一第二控制阀、一第三控制阀、一冷凝器、一冷排、一小热排及一大热排,该第一、二、三控制阀并联接设于该冷媒压缩机的高压侧,且该第一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冷凝器,该第二控制阀后连通接设该大热排,该第三控制阀后则连通接设该小热排,又该大、小热排后分别接设一逆止阀再汇入该冷凝器,且该冷凝器后接设一过滤器、一降压器及该冷排,再连通衔接至该冷媒压缩机的低压侧,另该冷排、小热排、大热排是依序间隔装设于该机壳内,且该冷排位于该机壳后侧而与机壳外空间相通,又该冷排与小热排间形成一低冷室,该小热排与大热排间形成一小热室,该大热排与机壳前侧间则形成一大热室;该储存装置具有至少一供五谷物料置入储存的储存桶及一带动五谷物料循环运转的输送机构;及该导气装置连接该冷热气产生装置与该储存装置,以抽吸导引该冷热气产生装置的低冷室、小热室与大热室内的空气至该储存装置的储存桶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彭达
申请(专利权)人:杨彭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