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71853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7-01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包括靠背上的容纳腔和设于容纳腔外侧的撑形骨架;撑形骨架包括有将容纳腔开口围绕的第一撑形部;第一撑形部的一侧垂直翻折并延伸至容纳腔底部,形成用于支撑容纳腔最薄侧壁的第二撑形部。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发泡填充物制成的靠背中设置刚性的撑形骨架,通过第一撑形部能够支撑容纳腔开口的轮廓,并利用第二撑形部支撑容纳腔最薄的侧壁。保证容纳腔的整体结构牢固,不易变形,能够稳定卡住扶手。在包覆上面料后,靠背的表面不会塌陷,外观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车辆内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及汽车。
技术介绍
汽车座椅包括有主体骨架、发泡填充物制成的靠背和由纺织物或者皮质材料制成的面料。在带有扶手的座椅中,靠背上会内凹形成用于收纳扶手的容纳腔。未使用扶手时,会将扶手会收纳容纳腔中。容纳腔与扶手采用过盈配合,将扶手卡住,实现对扶手的固定。由于整个容纳腔是由发泡填充物内凹形成,其材质较软,当靠背表面包覆上面料后,容纳腔变形,无法卡住扶手。并且靠背表面会出现塌陷现象,包覆在靠背上的面料容易产生褶皱,外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靠背材质较软,导致容纳腔容易变形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通过在容纳腔外侧设置刚性的撑形骨架,保证容纳腔不会变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包括靠背上的容纳腔,还包括设于容纳腔外侧的撑形骨架;撑形骨架包括有将容纳腔开口围绕的第一撑形部;第一撑形部的一侧垂直翻折并延伸至容纳腔底部,形成用于支撑容纳腔最薄侧壁的第二撑形部。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发泡填充物制成的靠背中设置刚性的撑形骨架,通过第一撑形部能够支撑容纳腔开口的轮廓,并利用第二撑形部支撑容纳腔最薄的侧壁。保证容纳腔的整体结构牢固,不易变形,能够稳定卡住扶手。在包覆上面料后,靠背的表面不会塌陷,外观性好。特别是在4/6拆分座椅上,容纳腔离4分座椅的距离较近,容纳腔靠近4分座椅的侧壁太薄,更加容易变形。采用本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的效果更佳。优选的,所述容纳腔底面与侧壁相交处开设有拉线槽;拉线槽内设有拉线杆,供面料上的拉线缠绕。通过在面料上设置拉线,当包覆座椅时,利用拉线绷紧面料,保证面料无褶皱。优选的,所述容纳腔为矩形,容纳腔底面与上方的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三个拉线槽,容纳腔底面与左右较厚的一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两个拉线槽。确保容纳腔结构强度的同时,保证包覆的面料平整。优选的,所述撑形骨架由钢丝弯折而成。选用钢丝作为撑形骨架,撑形骨架具有良好的塑性变形的能力,撑形效果好。优选的,所述撑形骨架由一根钢丝构成,钢丝的两头部位于容纳腔底部位置;两头部间留有间隙。由于撑形骨架由一根钢丝弯折而成,其制造方便。并且将钢丝的两头部置于容纳底部位置,不会影响容纳腔的轮廓;两头部留有的间隙吸收缓冲。优选的,所述撑形骨架与扶手腔的距离为80~120㎜;撑形骨架的第一撑形部与靠背表面的距离为8~12㎜。能够确保靠背将撑形骨架包覆的同时,保证靠背的舒适度。优选的,所述撑形骨架在靠背成型时嵌入靠背。将撑形骨架放置在靠背的模具中,在靠背成型过程中将撑形骨架包裹,使撑形骨架能够牢固嵌入靠背。优选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能够支撑起扶手腔的轮廓,增强扶手腔的结构强度;能够稳定卡住扶手;保证靠背表面无塌陷;包覆靠背的面料平整,外观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靠背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扶手腔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撑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靠背1、容纳腔2、撑形骨架3、第一撑形部31、第二撑形部32、拉线槽4、拉线杆5、间隙6。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及汽车,汽车的后排座椅为带扶手的车用座椅;带扶手的车用座椅包括靠背1上的容纳腔2和设于容纳腔2外侧的撑形骨架3;撑形骨架3包括有将容纳腔2开口围绕的第一撑形部31;第一撑形部31的一侧垂直翻折并延伸至容纳腔2底部,形成用于支撑容纳腔2最薄侧壁的第二撑形部32。为保证面料平整,在容纳腔2底面与侧壁相交处开设有拉线槽4;拉线槽4内设有拉线杆5,供面料上的拉线缠绕。容纳腔2为矩形,容纳腔2底面与上方的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三个拉线槽4,容纳腔2底面与左右较厚的一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两个拉线槽4。拉线槽4之间的距离在15㎜左右,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容纳腔2左右较厚的一侧壁为靠近6分座椅的一侧。为方便制造,上述撑形骨架3由一根钢丝弯折而成,钢丝的两头部位于容纳腔2底部位置;两头部间留有间隙6。将撑形骨架3放置在靠背1的模具中,在靠背1成型过程中将撑形骨架3包裹,使撑形骨架3能够牢固嵌入靠背1。撑形骨架3与扶手腔的距离为80~120㎜;撑形骨架3的第一撑形部31与靠背1表面的距离为8~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其它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包括靠背(1)上的容纳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容纳腔(2)外侧的撑形骨架(3);撑形骨架(3)包括有将容纳腔(2)开口围绕的第一撑形部(31);第一撑形部(31)的一侧垂直翻折并延伸至容纳腔(2)底部,形成用于支撑容纳腔(2)最薄侧壁的第二撑形部(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包括靠背(1)上的容纳腔(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容纳腔(2)外侧的撑形骨架(3);撑形骨架(3)包括有将容纳腔(2)开口围绕的第一撑形部(31);第一撑形部(31)的一侧垂直翻折并延伸至容纳腔(2)底部,形成用于支撑容纳腔(2)最薄侧壁的第二撑形部(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底面与侧壁相交处开设有拉线槽(4);拉线槽(4)内设有拉线杆(5),供面料上的拉线缠绕。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扶手的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2)为矩形,容纳腔(2)底面与上方的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三个拉线槽(4),容纳腔(2)底面与左右较厚的一侧壁交接处开设有两个拉线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巍
申请(专利权)人:华晨鑫源重庆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