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靠背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679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包括主体梁,该主体梁弯折形成上横梁和两个边板,从而构成框架形的骨架本体,边板的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板安装部,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圈设有外强化边条,骨架本体的内圈设有内强化边条,连接板安装部包括设于边板上的至少两个抵靠凸台,抵靠凸台上贯穿有安装通孔,抵靠凸台之间连接有稳定凸条。采用本案的效果是,通过外强化边条和内强化边条的补强,上横梁和边板的宽度可以做到更窄,对连接板安装部进行点、线加强,避免大面积增加钣金件厚度,以减少材料用量,达到减重目的;同时减小了抵靠凸台与调角器上连接板的接触面积,避免镁合金大面积磨损。

Seat back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座椅靠背骨架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配件,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配件。
技术介绍
座椅骨架轻量化已成为大多数主机厂的设计要求,为了实现轻量化,材料替换和结构设计是常采用的两种方式。具体来说,选用强度更高的钢质钣金件可减少其用量从而降低重量,铝合金、镁合金也可以作为替代材料;而采用结构设计降低重量的普遍思路为:开减重孔,做空心结构,但在进行结构的轻量化设计时,还需要考虑到结构必须达到的机械强度,平衡好轻量化与强度之间的关系;现有的结构设计已很难再进一步降低重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座椅靠背骨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包括主体梁,该主体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框架形的骨架本体,该主体梁的中部形成上横梁,该主体梁两端的弯折部形成两个边板,两个所述边板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边板的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板安装部,其关键在于: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圈设有外强化边条,该外强化边条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外部延伸,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圈设有内强化边条,该内强化边条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内部延伸;所述连接板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抵靠凸台,所述抵靠凸台位于所述边板上,每个所述抵靠凸台上分别贯穿有安装通孔,所述抵靠凸台之间连接有稳定凸条。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显著效果是,通过外强化边条和内强化边条的补强,上横梁和边板的宽度可以做到更窄,以减少材料用量,从而降低重量;而对与调角器连接板的连接部位进行点加强和线加强,避免成块的大面积增加钣金件厚度,以减少材料用料,达到减重目的;同时,抵靠凸台与调角器上连接板抵靠能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避免镁合金大面积磨损。所述主体梁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翻边、板本体和内翻边,所述板本体的内外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内翻边的前侧边缘和外翻边的前侧边缘连接,所述外翻边、板本体和内翻边一体化成型围成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所述外强化边条设于所述外翻边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内强化边条设于所述内翻边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抵靠凸台设于所述外翻边的外壁。所述外翻边的后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强化边条,所述内翻边的后侧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强化边条。在所述板本体的背向侧面沿其走向设有强化肋板,该强化肋板位于所述外翻边和内翻边之间,在所述强化肋板上间隔分布有加强柱,该加强柱的前端固定在所述板本体的背向侧面,该加强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强化肋板的厚度,所述外翻边和强化肋板之间、以及所述强化肋板和内翻边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在所述外翻边的外壁从上至下依次分布有三个所述抵靠凸台,其中上部和下部的两个所述抵靠凸台分别靠近所述外翻边的前侧边缘,中部的所述抵靠凸台靠近所述外翻边的后侧边缘,上部和中部的两个所述抵靠凸台之间连接有所述稳定凸条,中部和下部的两个所述抵靠凸台之间连接有所述稳定凸条,所述稳定凸条固定于所述外翻边的外壁。以上设计中的三个抵靠凸台形成三角形结构,从而提高其与调节器上连接板的连接稳定性。上部和下部的两个所述抵靠凸台之间的所述外翻边上还设有外加强凸条,该外加强凸条的一端靠近所述外翻边的前侧边缘,该外加强凸条的另一端与中部的所述抵靠凸台连接,在所述外加强凸条上设有减重凹陷。在所述靠背边板的内侧面对应每个所述抵靠凸台分别设有平衡凸台,所述安装通孔贯穿所述平衡凸台,在所述靠背边板的内侧面对应所述外加强凸条设有内加强凸条。两个所述边板之间还连接有下横梁,所述下横梁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板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横梁包括从所述骨架本体外侧到内侧依次设置的下梁外翻边、下梁板和下梁内翻边,所述下梁板的内外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梁内翻边的前侧边缘和所述下梁外翻边的前侧边缘连接,所述下梁板与所述板本体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梁内翻边与所述内翻边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梁内翻边的后侧边缘向内翻折形成下梁强化条,该下梁强化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强化边条的下端连接。所述外翻边、抵靠凸台、平衡凸台、外加强凸条、内加强凸条一体成型;所述下梁外翻边、下梁板和下梁内翻边一体成型;所述下横梁与所述槽状主体梁一体成型。有益效果:采用本技术的座椅靠背骨架,通过外强化边条和内强化边条的补强,上横梁和边板的宽度可以做到更窄,以减少材料用量,从而降低重量;而对与调角器连接板的连接部位进行点加强和线加强,避免成块大面积增加钣金件厚度,以减少材料用料,达到减重目的;同时,抵靠凸台与调角器上连接板抵靠能减小二者的接触面积,避免镁合金大面积磨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i部放大图;图5为图2的A-A截面图;图6为图2的B-B截面图;图7为图2的C-C截面图;图8为图2的D-D截面图;图9为图2的E-E截面图;图10为图3的j部放大图;图11为图3的k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到11所示,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包括主体梁,该主体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框架形的骨架本体,该主体梁的中部形成上横梁8,该主体梁两端的弯折部形成两个边板1,两个所述边板1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边板1的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板安装部,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圈设有外强化边条101,该外强化边条101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外部延伸,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圈设有内强化边条102,该内强化边条102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内部延伸;具体的,所述主体梁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翻边71、板本体7和内翻边72,所述板本体7的内外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内翻边72的前侧边缘和外翻边71的前侧边缘连接,所述外翻边71、板本体7和内翻边72一体化成型围成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在所述板本体7的背向侧面沿其走向设有强化肋板73,该强化肋板73位于所述外翻边71和内翻边72之间,在所述强化肋板73上间隔分布有加强柱74,该加强柱74的前端固定在所述板本体7的背向侧面,该加强柱74的直径大于所述强化肋板73的厚度,所述外翻边71和强化肋板73之间、以及所述强化肋板73和内翻边72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外强化边条101焊接于所述外翻边71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内强化边条102焊接于所述内翻边72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抵靠凸台2设于所述外翻边71的外壁。作为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外翻边71的后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强化边条101,所述内翻边72的后侧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强化边条102。两个所述边板1之间还连接有下横梁9,所述下横梁9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边板1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横梁9包括从所述骨架本体外侧到内侧依次设置的下梁外翻边91、下梁板93和下梁内翻边92,所述下梁板93的内外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下梁内翻边92的前侧边缘和所述下梁外翻边91的前侧边缘连接,所述下梁板93与所述板本体7的下端连接,所述下梁内翻边92与所述内翻边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包括主体梁,该主体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框架形的骨架本体,该主体梁的中部形成上横梁(8),该主体梁两端的弯折部形成两个边板(1),两个所述边板(1)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边板(1)的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板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圈设有外强化边条(101),该外强化边条(101)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外部延伸,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圈设有内强化边条(102),该内强化边条(102)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内部延伸;/n所述连接板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抵靠凸台(2),所述抵靠凸台(2)位于所述边板(1)上,每个所述抵靠凸台(2)上分别贯穿有安装通孔(1a),所述抵靠凸台(2)之间连接有稳定凸条(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座椅靠背骨架,包括主体梁,该主体梁的两端分别向下弯折形成框架形的骨架本体,该主体梁的中部形成上横梁(8),该主体梁两端的弯折部形成两个边板(1),两个所述边板(1)正对设置,两个所述边板(1)的下部分别设有连接板安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本体的外圈设有外强化边条(101),该外强化边条(101)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外部延伸,所述骨架本体的内圈设有内强化边条(102),该内强化边条(102)向所述骨架本体的内部延伸;
所述连接板安装部包括至少两个抵靠凸台(2),所述抵靠凸台(2)位于所述边板(1)上,每个所述抵靠凸台(2)上分别贯穿有安装通孔(1a),所述抵靠凸台(2)之间连接有稳定凸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梁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外翻边(71)、板本体(7)和内翻边(72),所述板本体(7)的内外两侧边缘分别与所述内翻边(72)的前侧边缘和外翻边(71)的前侧边缘连接,所述外翻边(71)、板本体(7)和内翻边(72)一体化成型围成开口向后的槽状结构;
所述外强化边条(101)设于所述外翻边(71)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内强化边条(102)设于所述内翻边(72)上并沿其走向设置,所述抵靠凸台(2)设于所述外翻边(71)的外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翻边(71)的后侧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所述外强化边条(101),所述内翻边(72)的后侧边缘向内翻折形成所述内强化边条(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本体(7)的背向侧面沿其走向设有强化肋板(73),该强化肋板(73)位于所述外翻边(71)和内翻边(72)之间,在所述强化肋板(73)上间隔分布有加强柱(74),该加强柱(74)的前端固定在所述板本体(7)的背向侧面,该加强柱(74)的直径大于所述强化肋板(73)的厚度,所述外翻边(71)和强化肋板(73)之间、以及所述强化肋板(73)和内翻边(72)之间分别连接有加强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靠背骨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翻边(71)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建双任位杨雷李道鹏冯斯孟艳茹杨道焱谈小江唐典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博奥镁铝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