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98322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先加入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手性质子酸催化剂和溶剂搅拌,再加入1,1‑二氟‑3‑异环丁腈反应,反应液经纯化,得到Ivosidenib或其中间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合成方法反应避免了手性柱纯化,适合工业化规模生产,去除了安全性存疑的溶剂,制备的药品安全性高,在药品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化工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Ivosidenib是AgiosPharms公司开发的一种靶向突变的异枸橼酸脱氢酶-1(IDH1)抑制剂,化学名称:(2S)-N-[(1S)-1-(2-氯苯基)-2-[(3,3-二氟环丁基)氨基]-2-氧代乙基]-N-(5-氟吡啶-3-基)-1-(4-氰基吡啶-2-基)-5-氧代吡咯烷-2-甲酰胺。该药于2018年7月在美国批准上市,用于存在易感IDH1突变的复发性或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成人患者的治疗。Ivosidenib上市不久,其合成方法文献报道极少,关键步骤和化合物专利US2013190249A1报道完全一致(同时参见文献《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19,29(2),163和《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9,50(1),1-33),即L-焦谷氨酸、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和1,1-二氟-3-异环丁腈在三氟乙醇中发生4组分Ugi反应,得到混旋的Ivosidenib中间体A经Buchwald-Hartwig反应得到混旋的Ivosidenib产品,经手性柱拆分得到Ivosidenib,方程式如下:然而,上述工艺存在的缺点是:一、产品需经手性柱拆分,工艺无法大规模工业化;二、Ugi反应的溶剂为三氟乙醇,不仅仅是溶剂成本高,而且三氟乙醇毒性未明,应该归属为ICH溶剂分类中的4类溶剂,即无毒理学数据,应当审慎使用的溶剂,可能存在药品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合成Ivosidenib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合成方法,该合成方法为手性4组分Ugi合成方法,无需手性柱拆分,避免采用三氟乙醇溶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在手性质子酸催化剂催化下的手性4组分Ugi反应:先加入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手性磷酸催化剂和溶剂搅拌,再加入1,1-二氟-3-异环丁腈反应,反应液经标准方法纯化,得到Ivosidenib或其中间体,反应方程式如式I所示:本专利技术中,反应是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和1,1-二氟-3-异环丁腈的4组分Ugi反应。本专利技术中,L-焦谷氨酸衍生物为L-焦谷氨酸或N-(4-氰基吡啶-2-基)L-焦谷氨酸。本专利技术中,手性质子酸为具有结构式Ⅰ-Ⅲ的手性质子酸,优选Ⅲ型手性质子酸。本专利技术中,手性质子酸的R1取代基为氢、溴或氰基,R2取代基为氢、苯基或取代苯基,其中,苯基上的取代基为烷基,所述的烷基包括链烷基或者环烷基,进一步优选为C1~C6链烷基或者C1~C6环烷基;R3取代基为羟基或三氟磺酰胺基,优选R1取代基为氰基,R2取代基为2,4,6-三异丙基苯基或2,4,6-三环己基苯基,R3取代基为三氟磺酰胺基。进一步地,所述的手性质子酸为以下具体化合物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中,反应适用的温度范围为-80℃~80℃,优选-30℃~30℃。本专利技术中,反应的溶剂为烃类、醇类、醚类、酯类或腈类溶剂,优选烃类溶剂;烃类溶剂包括直链烃类、环烃类、芳烃类以及相关卤代烃溶剂。所述的烃类溶剂进一步优选二氯甲烷或二氯乙烷。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1)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手性质子酸作为催化剂进行反应,同时,反应一步进行,可以将消旋的Ugi反应和手性柱拆分二步缩短到手性Ugi反应一步,规避了手性柱拆分不易大规模工业化的限制。(2)Ugi反应去除了ICH4类溶剂三氟乙醇,提高了药品的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下列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方案。这些实施例是用以阐明本专利技术,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催化剂的制备参考文献分别参考《JournaloftheAmericanChemicalSociety》2018,140,10374-10381、2019,141,8,3414-3418及其参考文献报道。原料N-(4-氰基吡啶-2-基)L-焦谷氨酸的合成参考化合物专利US2013190249A1中Buchwald-Hartwig反应步骤合成。产品de值的液相色谱检测条件:仪器:WatersE2695液相色谱仪色谱柱:CHIRALCELID4.6mm×250mm×5μm流动相:正己烷/异丙醇80/20检测波长:254nm柱温:35℃流速:1.0mL/min实施例1Ivosidenib中间体A的合成在干燥氮气保护的反应瓶中加入L-焦谷氨酸(0.1mol,12.91g)、邻氯苯甲醛(0.1mol,14.06g)、3-氨基-5-氟吡啶(0.1mol,11.21g)、手性质子酸催化剂(5mmol,1.57g)和乙腈(10mL),20℃左右搅拌30分钟,升温到内温80℃左右,缓慢滴加1,1-二氟-3-异环丁腈(0.1mol,11.71g),滴加完毕,反应过夜。旋干溶剂,加入二氯甲烷(20mL)溶解,用5%冰的碳酸钠溶液(30mL)洗涤有机相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经二氯甲烷/正己烷(1:3)重结晶纯化后得光学纯的Ivosidenib中间体A,收率为49%,液相检测de值为12%。实施例2Ivosidenib中间体A的合成在干燥氮气保护的反应瓶中加入L-焦谷氨酸(0.1mol,12.91g)、邻氯苯甲醛(0.1mol,14.06g)、3-氨基-5-氟吡啶(0.1mol,11.21g)、手性质子酸催化剂(5mmol,2.33g)和乙酸乙酯(10mL),20℃左右搅拌30分钟,降温到内温-80℃左右,缓慢滴加1,1-二氟-3-异环丁腈(0.1mol,11.71g),滴加完毕,反应过夜。反应液用5%冰的碳酸钠溶液(30mL)洗涤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经二氯甲烷/正己烷(1:3)重结晶纯化后得光学纯的Ivosidenib中间体A,收率为57%,液相检测de值为19%。实施例3Ivosidenib中间体A的合成在干燥氮气保护的反应瓶中加入L-焦谷氨酸(0.1mol,12.91g)、邻氯苯甲醛(0.1mol,14.06g)、3-氨基-5-氟吡啶(0.1mol,11.21g)、手性质子酸催化剂(3mmol,2.31g)和二氯甲烷(10mL),20℃左右搅拌30分钟,降温到内温-30℃左右,缓慢滴加1,1-二氟-3-异环丁腈(0.1mol,11.71g),滴加完毕,反应过夜。反应液用5%冰的碳酸钠溶液(30mL)洗涤2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经二氯甲烷/正己烷(1:3)重结晶纯化后得光学纯的Ivosidenib中间体A,收率为42%,液相检测de值为61%。实施例4Ivosidenib中间体A的合成在干燥氮气保护的反应瓶中加入L-焦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先加入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手性质子酸催化剂和溶剂搅拌,再加入1,1-二氟-3-异环丁腈反应,反应液经纯化,得到Ivosidenib或其中间体,反应方程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先加入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手性质子酸催化剂和溶剂搅拌,再加入1,1-二氟-3-异环丁腈反应,反应液经纯化,得到Ivosidenib或其中间体,反应方程式如式I所示:



R为H或4-氰基吡啶-2-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是L-焦谷氨酸衍生物、邻氯苯甲醛、3-氨基-5-氟吡啶和1,1-二氟-3-异环丁腈的4组分Ugi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质子酸催化剂为具有结构式Ⅰ-Ⅲ的手性质子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Ivosidenib及其中间体的手性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手性质子酸的R1取代基为氢、溴或氰基;R2取代基为氢、苯基或取代苯基,所述的苯基上的取代基为烷基;R3取代基为羟基或三氟磺酰胺基。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贤张晶宁王正悫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