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970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30 2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减振器和螺旋弹簧,减振器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和下支座铰接,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上,螺旋弹簧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螺旋弹簧包括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和变丝径副段,等丝径主段处于变丝径副段的上侧,变丝径副段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的丝径。其具有结构紧凑、载荷大、行程大、免维护、可靠性高的优点,可满足超重型车辆悬架对大载荷、大行程和小布置空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振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螺旋弹簧作为车辆悬架系统的弹性元件,起着缓冲减振的作用。螺旋弹簧具有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免维护、可靠性高的优点,主要应用在乘用车上,但很少应用在商用车上,尤其是超重型车辆。超重型车辆通常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系统,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系统具有载荷大、行程大的优点,但其可靠性相对较低,且维护较为麻烦。若超重型车辆采用螺旋弹簧式悬架系统,要保证螺旋弹簧的承载能力,就需要把弹簧丝直径(丝径)做得足够大,弹簧丝直径的增大,不但需要更大的垂向长度来保证压缩伸张行程,还需要更大的径向空间来满足安装需求,这些都与有限的布置空间存在矛盾。如,单个车桥载荷为13t的超重型车辆,螺旋弹簧承受的载荷应不小于10t,若车轮跳动量为-150~150mm,螺旋弹簧的压缩伸张行程应不小于-85~85mm;而根据超重型车辆可提供的垂向和横向布置空间,螺旋弹簧的垂向长度应不大于700mm,螺旋弹簧的外径应不大于210mm,在这些条件的约束下,现有的螺旋弹簧无法同时满足承载能力、压缩伸张行程和布置空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具有结构紧凑、载荷大、行程大、免维护、可靠性高的优点,可满足超重型车辆悬架对大载荷、大行程和小布置空间的要求。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包括上支座、下支座、减振器和螺旋弹簧,所述减振器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和下支座铰接,所述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上,螺旋弹簧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螺旋弹簧包括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和变丝径副段,等丝径主段处于变丝径副段的上侧,变丝径副段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的丝径。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下支座的下侧面设有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支耳,支耳上设有关节轴承,支耳上还设有用于对关节轴承润滑的油杯。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上支座的下侧面设有两个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上耳板,所述下支座的上侧面设有两个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下耳板,所述减振器的上下端对应设有上吊耳和下吊耳,上吊耳通过销轴与两个上耳板铰接,下吊耳通过销轴与两个下耳板铰接。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等丝径主段各圈的节距相等,螺旋弹簧变丝径副段的节距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的节距。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变丝径副段和等丝径主段的内径相等。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变丝径副段在车辆空载时承受的压力大于其被压并时所需的力。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顶部的圈为上端支撑圈,螺旋弹簧底部的圈为下端支撑圈,上端支撑圈和下端支撑圈分别磨平并与对应的相邻圈并紧。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上端支撑圈和下端支撑圈均为3/4完整圈。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螺旋弹簧的等丝径主段长度大于变丝径副段长度。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中,所述上支座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下支座通过支耳和关节轴承与悬架下横臂铰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上支座、下支座、减振器和螺旋弹簧,使减振器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和下支座铰接,将螺旋弹簧套设在减振器上,并使螺旋弹簧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和下支座上,让螺旋弹簧采用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和变丝径副段,使等丝径主段处于变丝径副段的上侧,并使变丝径副段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的丝径。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紧凑、载荷大、行程大、免维护、可靠性高的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让上支座与车架固定连接,让下支座与悬架下横臂铰接,在车轮跳过程中,通过螺旋弹簧和减振器即可起到有效的缓冲减振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减振器布置在螺旋弹簧内部,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和集成度,减小了占用空间。通过让螺旋弹簧设置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和变丝径副段,并使变丝径副段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的丝径,在变丝径副段未被压并前,等丝径主段和变丝径副段同时起缓冲减振作用,此时,螺旋弹簧的整体刚度等于变丝径副段的刚度和等丝径主段的刚度的串联,其值小于等丝径主段的刚度;在变丝径副段被完全压并后,变丝径副段仅起到支撑圈作用,只有等丝径主段起缓冲减振作用,此时,螺旋弹簧的整体刚度等于等丝径主段的刚度。这一结构设计实现了螺旋弹簧的变刚度目的,在保证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增大了压缩伸张行程,可满足超重型车辆悬架对大载荷、大行程和小布置空间的要求。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中螺旋弹簧的压缩量和弹力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减振器3和螺旋弹簧4。使减振器3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1和下支座2铰接,将螺旋弹簧4套设在减振器3上,并使螺旋弹簧4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上。让螺旋弹簧4采用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41和变丝径副段42,使等丝径主段41处于变丝径副段42的上侧,并使变丝径副段42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41的丝径。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紧凑、载荷大、行程大、免维护、可靠性高的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在实际应用中,让上支座1与车架固定连接,让下支座2与悬架下横臂铰接,在车轮跳过程中,通过螺旋弹簧4和减振器3即可起到有效的缓冲减振作用。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减振器3布置在螺旋弹簧4内部,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和集成度,减小了占用空间。通过让螺旋弹簧4设置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41和变丝径副段42,并使变丝径副段42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41的丝径,在变丝径副段42未被压并前,等丝径主段41和变丝径副段42同时起缓冲减振作用,此时,螺旋弹簧4的整体刚度等于变丝径副段41的刚度和等丝径主段42的刚度的串联,其值小于等丝径主段41的刚度;在变丝径副段42被完全压并后,变丝径副段42仅起到支撑圈作用,只有等丝径主段41起缓冲减振作用,此时,螺旋弹簧4的整体刚度等于等丝径主段41的刚度。这一结构设计实现了螺旋弹簧的变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减振器(3)和螺旋弹簧(4),所述减振器(3)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1)和下支座(2)铰接,所述螺旋弹簧(4)套设在减振器(3)上,螺旋弹簧(4)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上,螺旋弹簧(4)包括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41)和变丝径副段(42),等丝径主段(41)处于变丝径副段(42)的上侧,变丝径副段(42)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41)的丝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支座(1)、下支座(2)、减振器(3)和螺旋弹簧(4),所述减振器(3)的上下端对应与上支座(1)和下支座(2)铰接,所述螺旋弹簧(4)套设在减振器(3)上,螺旋弹簧(4)的上下端对应顶压在上支座(1)和下支座(2)上,螺旋弹簧(4)包括一体制作的等丝径主段(41)和变丝径副段(42),等丝径主段(41)处于变丝径副段(42)的上侧,变丝径副段(42)的丝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至等于等丝径主段(41)的丝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2)的下侧面设有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支耳(21),支耳(21)上设有关节轴承(22),支耳(21)上还设有用于对关节轴承(22)润滑的油杯(2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支座(1)的下侧面设有两个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上耳板(11),所述下支座(2)的上侧面设有两个与其垂直固定连接的下耳板(24),所述减振器(3)的上下端对应设有上吊耳(31)和下吊耳(32),上吊耳(31)通过销轴与两个上耳板(11)铰接,下吊耳(32)通过销轴与两个下耳板(24)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超重型车辆悬架的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弹簧(4)等丝径主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军伟吴学雷李洪彪杨波万芳左霞罗小江佟家慧乔杰李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航天发射技术研究所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