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82022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7: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包括防撞梁安装部和第二支架连接部,防撞梁安装部位于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上方,第二支架包括雷达安装部和第一支架连接部,第一支架连接部适于与第二支架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雷达安装部位于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下方,且雷达安装部的面积大于第一支架连接部的面积。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可以先在生产线上安装第一支架和防撞梁,在线下先安装防撞梁下方的车身部件后再安装第二支架,能给防撞梁下方提供更大的安装空间,便于车辆装配。

Body radar mounting bracket and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制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车辆的前方或后方设有车身雷达(例如毫米波雷达),车身雷达可以起到盲区识别预警功能,以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车身雷达通过雷达安装支架安装在车辆的防撞梁的下方,并从车辆的格栅的开口处伸出(如图1所示),以便于检测车外障碍物。由于雷达安装支架为一体件,在生产线上将防撞梁与雷达安装支架安装后,在车辆总装时雷达安装支架占用了防撞梁下方的较大空间,不易在防撞梁下方安装冷却管路等车身部件。此外,若是用两条生产线分别装配需要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和无需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则对生产线的改动成本大,花销高;若是用现有的同一条生产线分别装配需要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和无需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则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和无需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上均安装雷达安装支架,由于现有的雷达安装支架的体积较大,在无需安装车身雷达的车型将会耗费较多的材料制造无用的雷达安装支架,增加了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防撞梁安装部和第二支架连接部,所述防撞梁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上方;/n所述第二支架包括雷达安装部和第一支架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所述雷达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下方,且所述雷达安装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的面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包括防撞梁安装部和第二支架连接部,所述防撞梁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上方;
所述第二支架包括雷达安装部和第一支架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适于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可拆卸地固定,所述雷达安装部位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的下方,且所述雷达安装部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安装部具有车身焊接面,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具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具有适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弯折成“U”形且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之间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架主体形成所述第二支架连接部,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上端设有连接翻边,所述连接翻边形成所述防撞梁安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雷达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弯折成“U”形且包括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之间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均形成有所述第一支架连接部,且所述第三侧板适于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所述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