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701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4: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内中间位置同轴固定连接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同轴连接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环形座和第一输送通道之间为阶梯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密封堵头,第一密封堵头与环形挡圈内腔大小匹配,第一密封堵头可置于环形座内且与环形挡圈相抵。该供气控制装置通过法兰连接盘接入输送氮气的管道内,可通过油缸的伸缩来控制堵头与环形座、环形挡圈之间的开合,从而控制氮气输送的通断,该供气控制装置操作简单,且两端同时密封,密封效果好。

A gas supply control device of nitrogen tank of nitriding furnace for toughening ceramic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供气控制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是一种用于在增韧陶瓷生产中需要使用氮化炉对增韧陶瓷进行高温烧结时对氮化炉的供气管道进行控制,以保障氮化炉工作效果的装置,氮气在输送的过程中,管道的表面温度很低,通过人管开关管道阀门时,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第一输送通道内中间位置同轴固定连接环形座,所述环形座内同轴连接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环形座和第一输送通道之间为阶梯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座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密封堵头,第一密封堵头与环形挡圈内腔大小匹配,第一密封堵头可置于环形座内且与环形挡圈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堵头的另一侧同轴连接第二密封堵头,所述第二密封堵头的直径小于第一输送通道的内径,且第二密封堵头的直径小于环形座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座的内径,使得第二密封堵头与第一输送通道之间设有间隙;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堵头的另一侧边缘均对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所述第一输送通道的两端通过端盖板密封,所述导向杆均贯穿端盖板延伸至外侧,在导向杆的末端均连接驱动油缸;端盖板的中心处均同轴安装第二输送通道,第二输送通道与第一输送通道连通,每根第二输送通道上均套设有保温外壳,保温外壳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油缸固定座,所述油缸固定座与驱动油缸之间相互固定;所述保温外壳靠近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边,所述环形连接边与端盖板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二输送通道的两端安装用于和输气管道连接的法兰连接盘。优选的,所述第二密封堵头远离第一密封堵头的一侧固定连接U型安装架,所述导向杆分别贯穿在U型安装架的两端,所述U型安装架与导向杆之间通过螺母紧固。优选的,第一密封堵头和第二密封堵头上均设有密封橡胶。优选的,端盖板和第一输送通道端部之间通过螺栓紧固。优选的,所述保温外壳的外侧均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两块弧形盖板,两块弧形盖板组成筒状,在弧形盖板的两侧边上均设有连接边,当弧形盖板相互拼接时,连接边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所述弧形盖板远离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内侧连接第二半圆环形密封板,靠近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内侧连接第一半圆环形密封板,第一半圆环形密封板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孔,所述穿孔套设导向杆上;所述保温外壳远离第一输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第二半圆环形密封板对应的环形卡槽。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在使用时,该供气控制装置通过法兰连接盘接入输送氮气的管道内,可通过油缸的伸缩来控制堵头与环形座、环形挡圈之间的开合,从而控制氮气输送的通断,该供气控制装置操作简单,且两端同时密封,密封效果好。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的第一输送通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环形座1、环形挡圈2、U型安装架3、导向杆4、第一密封堵头5、第二密封堵头6、环形卡槽7、法兰连接盘8、油缸固定座9、驱动油缸10、第一输送通道11、环形连接边12、端盖板13、第一半圆环形密封板14、连接边15、第二半圆环形密封板16、弧形盖板17、穿孔18、保温外壳19、第二输送通道2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点。参见图1-2,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第一输送通道11内中间位置同轴固定连接环形座1,所述环形座1内同轴连接环形挡圈2,所述环形挡圈2、环形座1和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为阶梯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座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密封堵头5,第一密封堵头5与环形挡圈2内腔大小匹配,第一密封堵头5可置于环形座1内且与环形挡圈2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堵头5的另一侧同轴连接第二密封堵头6,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第一输送通道11的内径,且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环形座1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座1的内径,使得第二密封堵头6与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设有间隙;具体的,第一密封堵头5用于将环形挡圈2内部进行封堵,而第二密封堵头6可将环形座1的两端进行封堵;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另一侧边缘均对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4,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两端通过端盖板13密封,所述导向杆4均贯穿端盖板13延伸至外侧,在导向杆4的末端均连接驱动油缸10;端盖板13的中心处均同轴安装第二输送通道20,第二输送通道20与第一输送通道11连通,每根第二输送通道20上均套设有保温外壳19,保温外壳19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油缸固定座9,所述油缸固定座9与驱动油缸10之间相互固定;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导向杆4与端盖板13之间必须密封连接,防止氮气发生泄漏,当驱动油缸伸缩时,可带动第一密封堵头5、第二密封堵头6运动将环形座1、环形挡圈2进行封堵,当驱动油缸缩短时,氮气会从第二密封堵头6与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的间隙流动;所述保温外壳19靠近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边12,所述环形连接边12与端盖板1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0的两端安装用于和输气管道连接的法兰连接盘8。进一步的说,如图2所述,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远离第一密封堵头5的一侧固定连接U型安装架3,所述导向杆4分别贯穿在U型安装架3的两端,所述U型安装架3与导向杆4之间通过螺母紧固,方便将导向杆4与第二密封堵头6之间进行拆卸。进一步的说,第一密封堵头5和第二密封堵头6上均设有密封橡胶。进一步的说,端盖板13和第一输送通道11端部之间通过螺栓紧固。进一步的说,如图1所述,所述保温外壳19的外侧均设有外壳,所述外壳包括两块弧形盖板17,两块弧形盖板17组成筒状,在弧形盖板17的两侧边上均设有连接边15,当弧形盖板17相互拼接时,连接边15之间通过螺栓紧固,弧形盖板17将驱动油缸和保温外壳19均包过在内部;所述弧形盖板17远离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一端内侧连接第二半圆环形密封板16,靠近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一端内侧连接第一半圆环形密封板14,第一半圆环形密封板14的中心处开设有穿孔18,所述穿孔18套设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通道(11)内中间位置同轴固定连接环形座(1),所述环形座(1)内同轴连接环形挡圈(2),所述环形挡圈(2)、环形座(1)和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为阶梯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座(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密封堵头(5),第一密封堵头(5)与环形挡圈(2)内腔大小匹配,第一密封堵头(5)可置于环形座(1)内且与环形挡圈(2)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堵头(5)的另一侧同轴连接第二密封堵头(6),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第一输送通道(11)的内径,且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环形座(1)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座(1)的内径,使得第二密封堵头(6)与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设有间隙;/n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另一侧边缘均对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4),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两端通过端盖板(13)密封,所述导向杆(4)均贯穿端盖板(13)延伸至外侧,在导向杆(4)的末端均连接驱动油缸(10);/n端盖板(13)的中心处均同轴安装第二输送通道(20),第二输送通道(20)与第一输送通道(11)连通,每根第二输送通道(20)上均套设有保温外壳(19),保温外壳(19)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油缸固定座(9),所述油缸固定座(9)与驱动油缸(10)之间相互固定;/n所述保温外壳(19)靠近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边(12),所述环形连接边(12)与端盖板(1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n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0)的两端安装用于和输气管道连接的法兰连接盘(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韧陶瓷生产用氮化炉的氮气罐供气控制装置,包括第一输送通道(11),其特征在于,第一输送通道(11)内中间位置同轴固定连接环形座(1),所述环形座(1)内同轴连接环形挡圈(2),所述环形挡圈(2)、环形座(1)和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为阶梯状排列;在所述环形座(1)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密封堵头(5),第一密封堵头(5)与环形挡圈(2)内腔大小匹配,第一密封堵头(5)可置于环形座(1)内且与环形挡圈(2)相抵;所述第一密封堵头(5)的另一侧同轴连接第二密封堵头(6),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第一输送通道(11)的内径,且第二密封堵头(6)的直径小于环形座(1)的外径且大于;环形座(1)的内径,使得第二密封堵头(6)与第一输送通道(11)之间设有间隙;
每个所述第二密封堵头(6)的另一侧边缘均对称安装有两根导向杆(4),所述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两端通过端盖板(13)密封,所述导向杆(4)均贯穿端盖板(13)延伸至外侧,在导向杆(4)的末端均连接驱动油缸(10);
端盖板(13)的中心处均同轴安装第二输送通道(20),第二输送通道(20)与第一输送通道(11)连通,每根第二输送通道(20)上均套设有保温外壳(19),保温外壳(19)上均对称安装有两个油缸固定座(9),所述油缸固定座(9)与驱动油缸(10)之间相互固定;
所述保温外壳(19)靠近第一输送通道(11)的一端设有环形连接边(12),所述环形连接边(12)与端盖板(13)之间通过螺栓紧固;
所述第二输送通道(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启龙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晶华陶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