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一体成型有防护罩,所述框体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防护罩的背面,所述防护罩内腔的左侧嵌设有液体传感器,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嵌设有电加热圈,所述防护罩的背面从左至右分别栓接有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所述液体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体传感器、电加热圈、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的配合,可对防护罩内部聚集的水汽进行加热烘干,避免水汽浸入雾灯内,同时也防止水雾对雾灯的照明造成影响,提高驾驶员雾天行驶的安全性。
A kind of fog light frame with waterproof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
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
技术介绍
雾灯一般是指汽车雾灯,汽车雾灯安装于汽车的前部和后部,用于在雨雾天气行车时照明道路与安全警示,提高了驾驶员与周围交通参与者的能见度。随着现在汽车配置的提高,很多车型都会配置雾灯,然而使用者对雾灯进行安装时需要安装在雾灯架上,然而现有的雾灯架不具备防水功能,在雨季或雾天,水汽易聚集在雾灯架内部,易造成雾灯罩表面形成水雾,降低雾灯的照明亮度和范围,从而提高了雾天行驶的危险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雾灯架不具备防水功能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右侧一体成型有防护罩,所述框体的右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防护罩的背面,所述防护罩内腔的左侧嵌设有液体传感器,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嵌设有电加热圈,所述防护罩的背面从左至右分别栓接有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优选的,所述液体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电加热圈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液体传感器、电加热圈、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均与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腔喷涂有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膜材料。优选的,所述防护罩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微孔,所述散热微孔设置为圆周状结构分布,所述散热微孔沿通孔呈中心对称,所述散热微孔的孔径范围介于5μm-10μm。优选的,所述框体正面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强力密封胶粘接有镀铬条,所述框体和防护罩相向的右侧一体成型有加强条。优选的,所述框体背面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加强筋架,所述框体背面的右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加强筋架,所述第一加强筋架和第二加强筋架均位于通孔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框体的四周均开设有锲形槽,且锲形槽的内腔通过强力防水胶粘接有密封胶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液体传感器、电加热圈、微处理器和控制模块的配合,可对防护罩内部聚集的水汽进行加热烘干,避免水汽浸入雾灯内,同时也防止水雾对雾灯的照明造成影响,提高驾驶员雾天行驶的安全性。2、本技术通过防水涂料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膜材料,可对防护罩的内壁进行防水处理,避免水珠附着在防护罩内壁表面,通过散热微孔设置为圆周状结构分布且沿通孔呈中心对称,可对防护罩内的热量进行散出,避免热量形成水汽附着在防护罩内壁。3、本技术通过镀铬条,提高框体的整体美观性,通过加强条,增强框体和防护罩之间的稳固性,通过第一加强筋架和第二加强筋架,增强框体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增强框体的防撞效果,通过密封胶条,增强框体的整体密封防水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系统原理图。图中:1框体、2防护罩、3通孔、4液体传感器、5电加热圈、6微处理器、7控制模块、8防水涂料、9散热微孔、10镀铬条、11加强条、12第一加强筋架、13第二加强筋架、14密封胶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包括框体1,框体1的右侧一体成型有防护罩2,框体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3,通孔3位于防护罩2的背面,防护罩2内腔的左侧嵌设有液体传感器4,防护罩2的内腔嵌设有电加热圈5,防护罩2的背面从左至右分别栓接有微处理器6和控制模块7。进一步地,液体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6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与电加热圈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液体传感器4、电加热圈5、微处理器6和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均与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可对防护罩2内部聚集的水汽进行加热烘干,避免水汽浸入雾灯内,同时也防止水雾对雾灯的照明造成影响。进一步地,防护罩2的内腔喷涂有防水涂料8,防水涂料8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膜材料,可对防护罩2的内壁进行防水处理,避免水珠附着在防护罩2内壁表面。进一步地,防护罩2内腔的四周均开设有散热微孔9,散热微孔9设置为圆周状结构分布,散热微孔9沿通孔3呈中心对称,散热微孔9的孔径范围介于5μm-10μm,可对防护罩2内的热量进行散出,避免热量形成水汽附着在防护罩2内壁。进一步地,框体1正面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通过强力密封胶粘接有镀铬条10,提高框体1的整体美观性,框体1和防护罩2相向的右侧一体成型有加强条11,增强框体1和防护罩2之间的稳固性。进一步地,框体1背面的左侧一体成型有第一加强筋架12,框体1背面的右侧一体成型有第二加强筋架13,第一加强筋架12和第二加强筋架13均位于通孔3的外侧,增强框体1的整体强度,同时也增强框体1的防撞效果。进一步地,框体1的四周均开设有锲形槽,且锲形槽的内腔通过强力防水胶粘接有密封胶条14,增强框体1的整体密封防水效果。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框体1表面需要通电部件的供电来源均为车载蓄电池。本实施例中,液体传感器4感应防护罩2内壁水汽超出预设范围值时,则液体传感器4向微处理器6发送指令,则微处理器6通过控制模块7开启电加热圈5,则电加热圈5产生热量对水汽进行烘干蒸发,同时雾灯本身和电加热圈5产生的热量由散热微孔9散出,通过防水涂料8的配合,同时也避免水汽在防护罩2内壁发生聚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右侧一体成型有防护罩(2),所述框体(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位于防护罩(2)的背面,所述防护罩(2)内腔的左侧嵌设有液体传感器(4),所述防护罩(2)的内腔嵌设有电加热圈(5),所述防护罩(2)的背面从左至右分别栓接有微处理器(6)和控制模块(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右侧一体成型有防护罩(2),所述框体(1)的右侧开设有通孔(3),所述通孔(3)位于防护罩(2)的背面,所述防护罩(2)内腔的左侧嵌设有液体传感器(4),所述防护罩(2)的内腔嵌设有电加热圈(5),所述防护罩(2)的背面从左至右分别栓接有微处理器(6)和控制模块(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传感器(4)的输出端与微处理器(6)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微处理器(6)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控制模块(7)的输出端与电加热圈(5)的输入端单向电连接,所述液体传感器(4)、电加热圈(5)、微处理器(6)和控制模块(7)的输入端均与车载蓄电池的输出端单向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水功能的雾灯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2)的内腔喷涂有防水涂料(8),所述防水涂料(8)的材质为醋酸纤维素膜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辰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