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尘的汽车中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9606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07 22:24
本技术涉及防尘的汽车中网,包括上框体和下框体,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留有空腔,上框体中心处设有上贯穿槽,上贯穿槽内镶嵌有格栅网,下框体中心处设有下贯穿槽,下贯穿槽内安装有集尘盒,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左右水平设有多个格栅板,各个格栅板均前后并列分布在空腔内,下框体左右两内侧壁设有调节机构,上框体和下框体四角连接处均设有缓冲机构连接上框体和下框体,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使得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得到调节,进而能够根据汽车的进风量进行调节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尽量的减少灰尘进入汽车内部,集尘盒通过连接板和第一螺栓可快速插接到第二贯穿槽内并进行连接,当集尘盒堆满后可进行快速拆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中网,具体涉及防尘的汽车中网


技术介绍

1、汽车中网是汽车上的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在于水箱、发动机、空调等的进气通风,在汽车工程中中网是用来覆盖在车身上以便让空气进入,另外,中网还可以防止行驶中外来物对车厢内部部件的破坏,比如树叶或大型的物体等,以保护散热器和发动机。

2、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的中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现有中网出风口位置间隙过大,间隙太大,行车过程中如果遇到泥泞路面或者风沙较大的天气,石子、灰尘容易飞溅穿过中网的间隙,进入到发动机中造成车辆损坏;因此,可作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中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现有中网出风口位置间隙过大,间隙太大,行车过程中如果遇到泥泞路面或者风沙较大的天气,石子、灰尘容易飞溅穿过中网的间隙,进入到发动机中造成车辆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尘的汽车中网,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使得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得到调节,进而能够根据汽车的进风量进行调节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尽量的减少灰尘进入汽车内部,集尘盒通过连接板和第一螺栓可快速插接到第二贯穿槽内并进行连接,当集尘盒堆满后可进行快速拆洗。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防尘的汽车中网,包括上框体和与上框体相对应的下框体,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留有空腔,所述上框体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和外界的上贯穿槽,所述上贯穿槽内镶嵌有格栅网,所述下框体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和外界的下贯穿槽,所述上贯穿槽和下贯穿槽相对应设置,所述下贯穿槽内安装有集尘盒,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之间左右水平设有多个格栅板,各个格栅板均前后并列分布在空腔内,所述下框体左右两内侧壁设有与格栅板相对应的调节机构,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四角连接处均设有缓冲机构连接上框体和下框体。

4、进一步的,所述集尘盒内部设有集尘腔,所述集尘腔与空腔连通,所述集尘盒外周侧壁上环绕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下框体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将连接板和下框体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下框体左右内侧壁上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空腔连通,所述容纳槽前后设置在下框体内侧壁上,所述下框体位于容纳槽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两个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向上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固定块的一侧设有齿轮,所述齿轮朝向空腔一侧放置,所述齿轮下方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两个齿轮连接由两个齿轮带动移动,所述容纳槽内设有前后放置的限位条,所述齿条套接在限位条内。

6、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齿条下方的移动板,所述齿条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轴,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多个第二转轴,每个格栅板侧壁上下两端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镶嵌在下框体顶端四角处的缓冲盒,所述缓冲盒内部设有缓冲腔,所述缓冲盒顶端设有连通外界和缓冲腔的开口,所述缓冲盒内部设有沿着开口向外伸出的压杆,所述压杆底部位于缓冲腔内部的一侧设有直径大于开口直径的限位板,所述缓冲盒内部设有受压于限位板和缓冲盒内部底端的弹簧。

8、进一步的,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设置在上框体四角处与缓冲盒相对应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上下贯穿上框体,所述第二螺栓底部与压杆顶端螺纹连接。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技术通过调节机构,使得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得到调节,进而能够根据汽车的进风量进行调节多个格栅板之间的间隙,能够尽量的减少灰尘进入汽车内部,随着齿轮的转动带动齿条在限位条上前后移动,齿条在移动的同时带动第一转动转动,使得格栅板从接近水平方位朝向竖直方位转动,当格栅板转动到竖直方位,进风量最大,当遇到尘土较严重的环境,可调节格栅板到接近水平,相邻格栅板收尾堆叠状态,减少外界的尘土进入到汽车内部,防尘效果更佳。

11、2.集尘盒通过连接板和第一螺栓可快速插接到第二贯穿槽内并进行连接,当集尘盒堆满后可进行快速拆洗。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体(1)和与上框体(1)相对应的下框体(2),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之间留有空腔(3),所述上框体(1)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3)和外界的上贯穿槽(4),所述上贯穿槽(4)内镶嵌有格栅网(5),所述下框体(2)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3)和外界的下贯穿槽(6),所述上贯穿槽(4)和下贯穿槽(6)相对应设置,所述下贯穿槽(6)内安装有集尘盒(7),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之间左右水平设有多个格栅板(8),各个格栅板(8)均前后并列分布在空腔(3)内,所述下框体(2)左右两内侧壁设有与格栅板(8)相对应的调节机构(9),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四角连接处均设有缓冲机构(10)连接上框体(1)和下框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7)内部设有集尘腔(11),所述集尘腔(11)与空腔(3)连通,所述集尘盒(7)外周侧壁上环绕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下框体(2)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13)将连接板(12)和下框体(2)连接。</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设置在下框体(2)左右内侧壁上的容纳槽(901),所述容纳槽(901)与空腔(3)连通,所述容纳槽(901)前后设置在下框体(2)内侧壁上,所述下框体(2)位于容纳槽(901)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两个固定块(902),所述固定块(902)向上设有固定板(903),所述固定板(903)远离固定块(902)的一侧设有齿轮(904),所述齿轮(904)朝向空腔(3)一侧放置,所述齿轮(904)下方设有齿条(905),所述齿条(905)与两个齿轮(904)连接由两个齿轮(904)带动移动,所述容纳槽(901)内设有前后放置的限位条(906),所述齿条(905)套接在限位条(906)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还包括设置在齿条(905)下方的移动板(907),所述齿条(905)上设有多个第一转轴(908),所述移动板(907)上设有多个第二转轴(909),每个格栅板(8)侧壁上下两端均与其相对应的第一转轴(908)和第二转轴(909)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包括镶嵌在下框体(2)顶端四角处的缓冲盒(1001),所述缓冲盒(1001)内部设有缓冲腔(1002),所述缓冲盒(1001)顶端设有连通外界和缓冲腔(1002)的开口(1003),所述缓冲盒(1001)内部设有沿着开口(1003)向外伸出的压杆(1004),所述压杆(1004)底部位于缓冲腔(1002)内部的一侧设有直径大于开口(1003)直径的限位板(1005),所述缓冲盒(1001)内部设有受压于限位板(1005)和缓冲盒(1001)内部底端的弹簧(1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10)还包括设置在上框体(1)四角处与缓冲盒(1001)相对应的第二螺栓(1007),所述第二螺栓(1007)上下贯穿上框体(1),所述第二螺栓(1007)底部与压杆(1004)顶端螺纹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框体(1)和与上框体(1)相对应的下框体(2),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之间留有空腔(3),所述上框体(1)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3)和外界的上贯穿槽(4),所述上贯穿槽(4)内镶嵌有格栅网(5),所述下框体(2)中心处设有至少一个连通空腔(3)和外界的下贯穿槽(6),所述上贯穿槽(4)和下贯穿槽(6)相对应设置,所述下贯穿槽(6)内安装有集尘盒(7),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之间左右水平设有多个格栅板(8),各个格栅板(8)均前后并列分布在空腔(3)内,所述下框体(2)左右两内侧壁设有与格栅板(8)相对应的调节机构(9),所述上框体(1)和下框体(2)四角连接处均设有缓冲机构(10)连接上框体(1)和下框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盒(7)内部设有集尘腔(11),所述集尘腔(11)与空腔(3)连通,所述集尘盒(7)外周侧壁上环绕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与下框体(2)底部连接,所述连接板(12)上设有多个第一螺栓(13)将连接板(12)和下框体(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尘的汽车中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9)包括设置在下框体(2)左右内侧壁上的容纳槽(901),所述容纳槽(901)与空腔(3)连通,所述容纳槽(901)前后设置在下框体(2)内侧壁上,所述下框体(2)位于容纳槽(901)的内侧壁上设有前后两个固定块(902),所述固定块(902)向上设有固定板(903),所述固定板(903)远离固定块(902)的一侧设有齿轮(9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铭辰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