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6422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包括液压控制单元,液压控制单元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活塞杆A和活塞杆B,活塞杆A上设置有活塞缸A,活塞缸A内置活塞A,活塞杆A与活塞A固连,活塞杆B上设置有活塞缸B,活塞缸B内置活塞B,活塞杆B与活塞B固连,活塞缸A远离液压控制单元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A连接,活塞缸B远离液压控制单元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B连接,液压控制单元与活塞缸A和活塞缸B之间均设置结构相同的有推进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机器人推力小、夹紧力小容易打滑且结构不稳定,不能满足有大推力需求的场合的问题。

A driving system of pipeline robot based on external power sour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
本技术属于管道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
技术介绍
各种各样的管道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流体性质的物料如水、气、油、粉料以及其他化工原料都是通过经过管道进行输送的。为了检测、维护或在管道中作业,必不可少的要使用管道机器人。管道机器人按照动力源的不同可分为电机驱动机器人、液压驱动机器人、机械驱动机器人。按照移动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轮式机器人、卡臂蠕动式机器人、履带式机器人等等。其中蠕动式液压机器人被广泛地运用到各种管道作业当中。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液压泵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工作液,通过连续管路输送到管道机器人中,工作液作为机器人的驱动力推动机器人前进,机器人携带作业设备完成各种工作。其特点是动力来源于工作液,将动力源放在管道之外,简化了机器人结构,提高了机器人工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液压驱动的设计可以满足机器人大推力的要求。但是由于驱动装置结构的限制,机器人主要应用于检测作业。主要原因是推力小,夹紧力小容易打滑,结构不稳定,不能满足有大推力需求的场合。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单元(8),液压控制单元(8)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活塞杆A(2)和活塞杆B(9),活塞杆A(2)上设置有活塞缸A(7),活塞缸A(7)内置活塞A(5),活塞杆A(2)与活塞A(5)固连,活塞杆B(9)上设置有活塞缸B(10),活塞缸B(10)内置活塞B(12),活塞杆B(9)与活塞B(12)固连,活塞缸A(7)远离液压控制单元(8)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A(3)连接,活塞缸B(10)远离液压控制单元(8)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B(14)连接,液压控制单元(8)与活塞缸A(7)和活塞缸B(10)之间均设置结构相同的有推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外部动力源的管道机器人驱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压控制单元(8),液压控制单元(8)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活塞杆A(2)和活塞杆B(9),活塞杆A(2)上设置有活塞缸A(7),活塞缸A(7)内置活塞A(5),活塞杆A(2)与活塞A(5)固连,活塞杆B(9)上设置有活塞缸B(10),活塞缸B(10)内置活塞B(12),活塞杆B(9)与活塞B(12)固连,活塞缸A(7)远离液压控制单元(8)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A(3)连接,活塞缸B(10)远离液压控制单元(8)的一侧与夹紧装置的夹紧臂B(14)连接,液压控制单元(8)与活塞缸A(7)和活塞缸B(10)之间均设置结构相同的有推进装置;
所述夹紧装置以液压控制单元(8)为中心对称结构,夹紧装置位于液压控制单元(8)两侧的结构相同,即夹紧装置位于活塞缸B(10)所在侧的结构与夹紧装置位于活塞缸A(7)所在侧结构相同,夹紧装置位于活塞缸A(7)所在侧具体结构为:包括活塞杆A(2),活塞杆A(2)由活塞杆C(41)与活塞杆D(49)焊接而成,活塞杆C(41)一端焊接活塞杆D(49),另一端螺纹连接密封套筒(17)内,活塞杆C(41)外壁滑动连接夹紧臂活动连接座(19),夹紧臂活动连接座(19)沿周向均匀开有3个矩形槽(21),夹紧臂活动连接座(19)上垂直于每个矩形槽(21)对应开有通孔,每个通孔内安装有夹紧臂连接轴(33),3个夹紧臂连接轴(33)互成120度分布与圆周上,每个夹紧臂连接轴(33)的两端由堵头(34)轴向固定,每个夹紧臂连接轴(33)铰接一个夹紧臂A(3)的一端,夹紧臂A(3)上中间连接有辊轮轴(35),辊轮轴(35)上安装有一对辊轮(22),夹紧臂A(3)的另一端铰接固定于夹紧臂固定连接座(25)上,夹紧臂固定连接座(25)固定于推杆(24)上,推杆(24)固连棘轮(23),棘轮(23)可沿活塞杆C(41)轴向滑动,运动过程中棘轮的外轮廓始终与辊轮(22)相互接触,推杆(24)上套有弹簧(27),弹簧(27)一端顶靠于夹紧臂固定连接座(25),弹簧(27)另一端顶靠推杆(24)端部突起的法兰,夹紧臂固定连接座(25)通过外螺纹连接有套筒A(26)的一端,套筒A(26)另一端通过内部螺纹与活塞缸A(7)连接,活塞杆A(2)、密封套筒(17)、活塞杆C(41)、活塞缸A(7)共同构成封闭工作腔;
所述活塞杆C(41)与密封套筒(17)之间通过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詹保平李艳王慧武吴庆冯燕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