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6601232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包括磁耦合器接收组件和磁耦合器发送组件;发送组件用于为接收组件提供充电磁场;磁耦合器发送组件包括阶梯式线圈和反串联线圈,阶梯式线圈位于反串联线圈内;磁耦合器接收组件包括若干接收线圈,接收线圈内设置有磁芯,接收线圈采用螺线管结构,缠绕在磁芯周围;接收线圈的数量为5个,其中,一个接收线圈设置在H形的中部,另外四个接收线圈固定在H形的端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周围区域的磁场强度,同时在航行器发生全向位置偏移时,保证发送线圈和接收线圈间的互感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气元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能力的高电磁安全性平面型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技术介绍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各国纷纷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水下航行器作为勘探水下资源的重要工具,能够用于侦察、遥控猎雷和作战等任务,获取水下信息,如海底地貌、海洋气象、地质、水文、磁场、声学特性,以及各方舰船的目标特性,水雷布设情况等信息,因此,水下航行器具有显著的经济和科学意义,已成为海洋工程领域的研究重点。

2、水下航行器的能源主要来自于所携带的蓄电池组,蓄电池组的容量决定了水下航行器的续航时间,因此,蓄电池组的容量制约了水下航行器的活动时间和范围,是水下航行器在海洋中持续工作的主要瓶颈。

3、目前,水下航行器的电能补充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机械设备将航行器打捞上来并更换蓄电池组,但这一方式存在人工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隐蔽性差等问题,并且大量的电能在往返过程中浪费,效率低;另一种是在水下供电平台上使用湿插拔接口对水下航行器进行充电,这种方式需要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系统包括磁耦合器接收组件、磁耦合器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用于为接收组件提供充电磁场,所述接收组件设置在水下航行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组件用于产生充电磁场,接收组件在充电磁场作用下产生电能,为水下航行器的蓄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阶梯式线圈由多个阶梯状发送线圈组成;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由多个相互套接的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输系统包括磁耦合器接收组件、磁耦合器发送组件;所述发送组件用于为接收组件提供充电磁场,所述接收组件设置在水下航行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组件用于产生充电磁场,接收组件在充电磁场作用下产生电能,为水下航行器的蓄电池组件充电;其中,所述阶梯式线圈由多个阶梯状发送线圈组成;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由多个相互套接的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由两个相互套接的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组成;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为矩形阶梯状结构,包括横向平台和竖向平台,矩形阶梯状线圈单元包括n段横向平台和m段竖向平台,其中,n=2m+1,m的取值均为大于0的正整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至少由四个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首位相接构成,使得阶梯状发送线圈形成闭环;四个阶梯状发送线圈的整体长度相同,构成矩形阶梯状发送线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全向抗偏移的水下航行器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组合式反串联线圈包括多个相互套接为多边形结构线圈,不同多边形结构线圈的边数与所述的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的数量相同;所述阶梯状发送线圈在组合式反串联线圈形成的闭环空间内;所述的组合式反串联线圈与阶梯状发送线圈中心对齐,且所述多边形结构线圈的一边与阶梯状发送线圈单元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海兵周晓龙安国斐王宇袁明喆成艺涵王鹏杨磊赵垚澎同向前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