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6214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借由集中或个别储冷的方式,将其内部的不冻液的冷能经由加冷站输送至保温蓄冷柜而将低温食品进行储冷,使该低温食品具有足够的冷藏度,采用一般货车或推车即可运送不同品温的低温食品至各商店。(*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传统的食物原料及食品等民生必需品,均得透过漫长且多层阶段的流通路径,方能自制作生产到消费者手中。我国在快速经济发展、国际化及自由化的冲击下,消费者意识抬头;特别重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现代(连锁)零售店,逐渐已形成一般通路对抗力量,产生了所谓“流通革命”。国人对产品品质及服务水准的严格要求,与掌握通路即掌握市场的前提下,各食品厂商无不研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且相互剧烈竞争者,而最符合现代消费者新鲜度、便利化、美食化要求的低温良品,也正也速成长,在不断取代传统食物食品之际,为国内市场提供开辟一空间;其快速发展趋势,透过冷冻链的流通通路,满足了消费者多样化的食欲需求。根据研究指出,未来食品消费需求变化的趋势有四,包括(1)品质和健康性需求;(2)安全性需求;(3)简便性需求;及(4)异质性需求。符合此食品需求特性的低温食品将满足现代消费者,其消费量也因之大幅提升。而确保低温食品正常低温的冷冻链体系显得非常重要,这包括低温食品的制造、贮存、运送、销售等过程皆须保持一适当的低温状态,特别在贮运(流通)的过程其恒温性最易被破坏,值得相关产业努力克服。此外,为解决低温食品的流通诸课题,且能有效率的运作,来降低成本,提升服务,确保食品品质,使得低温物流中心因应而生。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于图1中的已知物流配送方式是从物流中心将已检货分装完毕的某商店711或超级市场所需求的食品以食品箱100装妥后,经由运送人员200搬运至冷冻运输车10之内,依照一定路线将食品箱100依序送往各个商店711或超级市场交给商店人员300,因而完成所有食品箱100的运送工作。冷冻运输车10的冷藏设备主要包括有冷冻车厢11、压缩机12、引擎13、冷凝器14、蒸发器15,以及其他构件所共同组成。压缩机12由冷冻运输车10的引擎13来趋动,以做为冷冻运输车10的低温环境系统的主要动力来源。然而,当冷冻运输车10的引擎13在怠速运转状态时即容易产生冷冻能力不足的现象,因而造成食品无法固定保持于一定低温状态,影响食品的品质。这是由于台湾地区交通拥塞,引擎13怠速运转的情况经常发生,造成引擎13无法有效发挥运转效率而降低冷冻能力。并且,经台湾目前机械式引擎13带动冷冻运输车10而言,由于人口稠密及各商店之间的配送距离过短,在完成一商店711的部分食品箱100的运送后,于冷冻运输车10内部所增加的冷冻负载远来不及冷欲移去时,就已经抵达下一间商店711,而要再一次承受开门卸货时所造成的冷冻负载。因此,在完成一趟配送过程中的每一次卸货动作就会造成冷冻运输车10内的温度流失,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低温食品在-20℃~10℃的温度环境中大幅度的变动,不仅对于食品无法保持在所需温度之下保持理想品质,并也造成引擎13的负载变化大而降低引擎13的使用寿命及能源的浪费。再者,商店人员300在冷冻运输车10抵达卸货时,则必须要放下目前手边的工作立刻来进行食品箱100的搬运(否则低温食品会融化),影响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以目前冷冻运输车10的功能多半仅能配送相同品温的低温食品(例如只能选择运送冰淇淋或鲜乳,因其保持品温范围不同),因而必须对于不同品质的低温食品分别运送,造成车辆使用效率的降低,或是购买两部不同品温的冷冻运输车10来载运,但欲增加了投资与操作成本。本专利技术创作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多品温保温蓄冷柜运送食品,以解决冷冻车目前仅前运送单一品温食品的问题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不需利用冷冻运输车上的动力源来使保温蓄冷柜储冷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在于可以针对不同物流的配送距离来运送多品温的食品至各商店及超市,降低专用车辆于怠速时所产生的能源消耗与空气污染问题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在于降低车辆专用所造成的投资成本的浪费,并且减少人员的搬运及提高工作效率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达到上述目的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包括一冷能注入装置,用以提供冷能;及一蓄冷装置,用以容纳保持低温用物质,并借由该冷能注入装置所提供的该冷能来维持蓄冷装置中的该低温用物质足够的冷藏度。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低温用物质更可为低温用食品。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冷能注入装置具有一不冻液槽,用以容纳不冻液;一冷冻主机,用以将该不冻液槽中的该不冻液进行储冷;一泵,连接于该不冻液槽及该冷冻主机,用以提供该不冻液的循环;至少一加冷站,以至少两管路连接于该不冻液槽及该冷冻主机,借由该加冷站提供该不冻液传输于该蓄冷装置。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蓄冷装置包括至少一保温蓄冷柜,该保温蓄冷柜具有一柜体,形成有一开口的容器,用以容纳该低温用食品;一柜门及一门闩组,该门闩组连接该柜体及该柜门,以提供该柜体的该开口的开启与闭合;一蓄冷板,具有一壳体、蓄冷冻结液及至少不冻液管,其中,该蓄冷冻结液条装填于该壳体的内部,该不冻液管路浸没于该蓄冷冻结液中,而该不冻液管的两端部突出设于该蓄冷板的该壳体上;一第一接头组,固定于该柜体的一侧,该第一接头组的第一面上形成有一凹槽,并在该第一接头组的内部形成至少两穿孔,该等穿孔连接该凹槽的凹面与该第一接头组的第二面,借由该等穿孔来容纳安装突出设于该蓄冷板的该不冻液管的该等端部;至少两止回接头,分别安装在突出设于该蓄冷板的该不冻液管的该等端部,该等止回接头可防止该不冻液的流出;及一滑移组件,是设置于该保温蓄冷柜的该柜体的底部,用以提供该保温蓄冷柜的移动。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冷能注入装置的该加冷站具有一站身;至少一定位脚,设置于该站身的前部,该定位用以支撑该站身;一第二接头组,设于该加冷站的该前部,该第二接头组具有一公本体,于该公本体的第一面上形成有一定位凸体。并在该第二接头组内形成有至少两穿孔,该等穿孔连通该定位凸体的凸面与该公本体的第二面,借由该等管路连接安装于该等穿孔中而进行该不冻液的传输;一控制器,设于该站身的一侧,该控制器上具有复数按钮;至少两电磁阀,分别安装于经过该第二接头组内的该等管路上,该等电磁阀并连接于该控制器,借由该控制器上的该等按钮来操控该等电磁阀,以控制该等管路内的该不冻液的传输;及至少两接头管路,该等接头管路的一端部分分别连接于该等电磁阀,而该等接头管路的另一端部则分别固定于该第二接头组的该等穿孔上以进行该不冻液的传输。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更可借由至少一补充液槽来补充该不冻液。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保温蓄冷柜的该柜门上可设置有一识别袋以放置订货单。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保温蓄冷柜的该滑移组件更可为滚轮组件。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于该保温蓄冷柜的该第一接头组的该等穿孔内的该等接头管路的该等端部更可设置止回接头。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保温蓄冷柜的该第一接头组是用以定位、配合及连接于该加冷站的该第二接头组,以进行该不冻液的传输。较佳的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低温物流设备,其中,该蓄冷板外部更可安装一感温装置来侦测控制该蓄冷板的温度,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品温无冷冻动力运载的物流设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一冷能注入装置,用以提供冷能;及一蓄冷装置,用以容纳保存低温用物质,并借由该冷能注入装置所提供的该冷能来维持该蓄冷装置中的该低温用物质足够的冷藏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儒家
申请(专利权)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