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687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主体、设于所述机械主体上的摄像系统、用于显示所述摄像系统采集的图像的显示装置;所述摄像系统包括3D成像系统,所述的3D成像系统包括3D术野摄像设备、3D主机;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具备3D图像显示模式的3D显示器;所述3D术野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经所述3D主机处理后输送至所述3D显示器显示。该机器人外视镜其能够在手术过程中便捷地获取术野、病灶、细胞三维影像,给医生提供手术诊断时的立体感受,帮助医生清晰地观察到术处的病变情况、准确地判断病灶的性质进而帮助医生在现场实时做出精确的治疗手术方案。

A robot exterior mirror with 3D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
本技术医疗器械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
技术介绍
目前在各类临床开放性手术中,通常需要凭借医生经验或利用各种侵入式的医疗诊断方式来对患者病症进行诊断,一方面,侵入式的诊断方法其诊断过程中常常对患者带来痛苦与不适;另一方面,目前常用的诊断方法还存在检测精度较低、诊断效率不高等缺点。再者,目前用于诊断设备大多采用的是二维成像,其相较于三维成像而言,由于视觉较为单一,被观察组织缺乏立体感,使得不能立体地反映出整个手术区域的立体全貌,进而导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生对病灶的性质判断以及后续手术治疗的开展。而且,目前的诊断设备大多只能用于术前/术后的检查与诊断,但对于手术过程中,却没有配套的诊断设备。使得手术视野不够精准直观,既不便于手术操作,也使得当手术过程出现的病变情况或怀疑病,常需要暂停手术过程重新等待分析结果,而无法迅速准确地判断病灶性质。既增加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手术风险。因此,为了提高诊断效率和诊断精度,减少患者痛苦,有必要让医生能轻易获得术野或病灶处组织的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主体、设于所述机械主体上的摄像系统、用于显示所述摄像系统采集的图像的显示装置;/n所述摄像系统包括3D成像系统,所述的3D成像系统包括3D术野摄像设备、3D主机;/n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具备3D图像显示模式的3D显示器;所述3D术野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经所述3D主机处理后输送至所述3D显示器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械主体、设于所述机械主体上的摄像系统、用于显示所述摄像系统采集的图像的显示装置;
所述摄像系统包括3D成像系统,所述的3D成像系统包括3D术野摄像设备、3D主机;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具备3D图像显示模式的3D显示器;所述3D术野摄像设备采集的图像经所述3D主机处理后输送至所述3D显示器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3D术野摄像设备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高清光学镜头,两个所述高清光学镜头能够分别对应模拟人左右眼的CCD成像系统,同时采集同一术野的两套图像;两个所述高清光学镜头获取的两套图像经过所述3D主机进行三维图像合成处理后,输出至所述3D显示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高清光学镜头分别设置于两台相互独立的摄像设备上,或集成设置于同一摄像设备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清光学镜头的分辨率至少为1280×720,像素为至少200万,且满足至少10倍的光学变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3D主机通过数据线连接与所述3D术野摄像设备连接,所述3D主机的输出模式包括3D眼镜模式和裸眼3D模式;其中,
3D眼镜模式:观察者需配备3D眼镜才能观察到3D显示器上的三维图像;
裸眼3D模式:观察者无需佩戴3D眼镜即可观察到3D显示器上的三维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3D功能的机器人外视镜,其特征在于:所述3D眼镜包括主动式眼镜或偏振镜,所述3D眼镜模式分为主动3D眼镜模式和被动3D眼镜模式。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铁雷凌云高瑞乔景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乔铁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