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及其生产使用的破碎设备
本专利技术属于调味料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及其生产使用的破碎设备。
技术介绍
鱼骨,指的是鱼类的骨头,其一般是被直接遗弃不吃的,但是鱼骨本身含有较多的钙质、微量元素以及骨胶原蛋白,因此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现有的鲜味调味料,其原料一般包括味精、鸡肉粉以及鱼肉粉等,因此存在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以达到鲜味效果较好,同时成本大幅降低的优点。专利公开号为CN109601957A,公开日为2019.04.12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鳕鱼骨粉调味料的制作方法,包括步骤:鳕鱼骨预处理、酶解、均质、添加葡萄糖和稳定剂、干燥、烘焙和包装。但是该专利技术专利中的制作方法存在制备难度大,同时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及其生产使用的破碎设备,其能通过将鱼肉粉、鱼骨粉、螺旋藻粉、紫菜粉、粘结剂以及成孔剂复合的方式,制备得到相对低成本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各组分:鱼肉粉5-15份、鱼骨粉25-28份、螺旋藻粉1-3份、紫菜粉2-6份、粘结剂5-6份以及成孔剂0.1-0.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计的以下各组分:鱼肉粉5-15份、鱼骨粉25-28份、螺旋藻粉1-3份、紫菜粉2-6份、粘结剂5-6份以及成孔剂0.1-0.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黄原胶、卡拉胶或瓜尔豆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混合物;所述成孔剂为碳酸氢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骨粉的制备工艺依次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鱼骨依次进行清洗、烘干和粗粉碎,得到初鱼骨粉;
S2、在所述初鱼骨粉中添加分解酶系,得到酶解液;
S3、在所述酶解液中添加改性剂,加热蒸发水份后得到中期鱼骨粉;
S4、对所述中期鱼骨粉进行加水加热熬煮操作,得到鱼骨粉胶质;
S5、对所述鱼骨粉胶质进行加热超粉碎得到最终的鱼骨粉原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初鱼骨粉的粒径为0.05-0.07mm;步骤S2中,所述分解酶系的组成包括去离子水、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以及胃蛋白酶,酶解温度为28-42℃,酶解时间为15-25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改性剂的组成包括5-9份丙二醇、1-3份柠檬酸亚锡二钠以及1-2份六偏磷酸钠,加热蒸发的温度为65-70℃;步骤S4中,加热熬煮操作的温度为95-110℃,得到的所述鱼骨粉胶质的含水率为13-16%;步骤S5中,加热超粉碎的温度为55-60℃,所述鱼骨粉原料的粒径为0.02-0.04mm。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鱼骨制备的鲜味调味料的生产使用的破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轴向横放的料桶(11),设置在所述料桶(11)侧边圆形开口上的环形板(12),设置在所述环形板(12)上且轴向横放并与所述料桶(11)连通的圆台型桶体(13),设置在所述料桶(11)圆形端面上的安装孔(1),设置在所述圆台型桶体(13)圆形端面上并与抽风机连通的初鱼骨粉出料口(2),插接设置在所述安装孔(1)上并在所述圆台型桶体(13)内进行粉碎操作的旋转柱单元(3),设置在所述料桶(11)内且位于所述旋转柱单元(3)环向外侧并在所述粉碎操作之前进行初粉碎筛选的压碎滤过单元(4),以及设置在所述料桶(11)环面上斜下方位置处并接收所述旋转柱单元(3)向上旋转拨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宗忠,陈晋,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创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