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1523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该方法利用在山稻中套种灵芝实现灵芝和山稻的共生栽培,得到品质优良的灵芝和山稻米,为灵芝的野外栽培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提高了山稻种植地的土地利用率。山稻植株一般在1米以上,杆直立且叶向上呈松散分布,配合合理的株行距能够让山稻植株下环境形成适宜灵芝生长的微气候,为灵芝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无需搭建拱棚或遮阳棚等,山稻种植地的土壤在山稻微气候的影响下也比较适宜灵芝的生长;在山稻中共栽培灵芝,山稻与灵芝具有协同生长作用,灵芝品质优良且形态较规整,90%以上菌盖呈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山稻产量每亩可增产15%以上。

Symbiotic cultivation method of Lingzhi mountain r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灵芝(GanodermaLucidumKarst),又称为瑞草、神芝、仙草、瑶草、还阳草、林中灵、菌灵芝、万年蕈、灵草、赤芝、丹芝、琼珍等,是一种多孔菌科真菌灵芝的子实体,其外形呈伞状,菌盖肾形、半圆形或近圆形,具有补气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用于眩晕不眠、心悸气短、神经衰弱、虚劳咳喘,是中国传统的食药两用名贵药材。灵芝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广东、江西、湖南、安徽、贵州、黑龙江、吉林等地。野生灵芝一般生长在湿度高且光线昏暗的山林中,主要生长在腐树或是其树木的根部。目前,灵芝的人工栽培多采用室内栽培、大棚栽培或者林下套种。室内栽培、大棚栽培可以人工干预灵芝的生长环境,较容易提供适宜灵芝生长的环境。林下套种多采用具有高郁闭度的林地,例如竹林等;如选择郁闭度低的林地,一般会在灵芝栽培区域搭建拱棚或遮阳棚等用以营造灵芝生长环境,费时费力,增加栽培成本。山稻(Oryzasativa),属于旱作生态型作物,一生无需水层,具有耐旱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n(1)灵芝袋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棉籽皮75%、麸皮5%、山稻杆粉10%和玉米粉10%;将灵芝袋料装袋、灭菌后接种灵芝栽培种,得到菌包,培养发菌,得到长好菌丝的菌包;/n(2)5月份,在山稻种植地播种山稻种,株行距30cm×50cm,行间挖宽25cm-30cm、深36cm-40cm用于灵芝栽培的栽培沟;/n(3)将长好菌丝的菌包脱袋得到菌棒,各菌棒间隔20cm-25cm保持直立埋入栽培沟中,菌棒顶端再覆土2cm-3cm,得到菌棒栽培带,水浇透,出芝生长;/n(4)10月份,山稻成熟后与灵芝同时采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灵芝山稻共生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灵芝袋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成:棉籽皮75%、麸皮5%、山稻杆粉10%和玉米粉10%;将灵芝袋料装袋、灭菌后接种灵芝栽培种,得到菌包,培养发菌,得到长好菌丝的菌包;
(2)5月份,在山稻种植地播种山稻种,株行距30cm×50cm,行间挖宽25cm-30cm、深36cm-40cm用于灵芝栽培的栽培沟;
(3)将长好菌丝的菌包脱袋得到菌棒,各菌棒间隔20cm-25cm保持直立埋入栽培沟中,菌棒顶端再覆土2cm-3cm,得到菌棒栽培带,水浇透,出芝生长;
(4)10月份,山稻成熟后与灵芝同时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灵芝山稻共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华刘本同秦玉川王丽玲王衍彬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