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和驱动轴承座,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焊接有驱动轴承座,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焊接有支撑轴承座,所述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的上方共同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筒体的左侧在位于轨道的左端焊接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右侧在位于轨道的右端焊接有出料口,所述轨道的横向环形外表面与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相贴,所述筒体的横向环形外表面在位于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可节省百分之三十的电能,更加环保高效,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扩大,更加实用,自动化程度高。
A kind of tea frying machine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
本技术属于炒茶加工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
技术介绍
炒茶是指在制作茶叶的过程中利用微火在锅中使茶叶痿凋的手法,通过人工的揉捻令茶叶水分快速蒸发,阻断了茶叶发酵的过程,并使茶汁的精华完全保留的工序。现有的炒茶叶机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炒茶叶机,炒出的茶叶不均匀,而且大多数采用的是炉火炒作,不好控制,容易炒焦,易导致炒出的茶叶出现参差不齐的品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炒茶叶机,炒出的茶叶不均匀,而且大多数采用的是炉火炒作,不好控制,容易炒焦,易导致炒出的茶叶出现参差不齐的品质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和驱动轴承座,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焊接有驱动轴承座,所述支撑框架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焊接有支撑轴承座,所述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的上方共同设置有筒体,所述筒体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轨道,所述筒体的左侧在位于轨道的左端焊接有进料口,所述筒体的右侧在位于轨道的右端焊接有出料口,所述轨道的横向环形外表面与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相贴,所述筒体的横向环形外表面在位于驱动轴承座和支撑轴承座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套接筒体,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设置有电磁发生机,所述电磁发生机通过线材与加热装置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架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侧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左侧通过定轴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驱动轴承座处的齿轮相竖向平行,所述驱动齿轮通过链条与驱动轴承座处的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套筒和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的底侧通过插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的顶端,所述电磁线圈的横向环形外表面缠绕有套筒,所述套筒通过线材与电磁发生机进行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承座共设置有两组,所述驱动轴承座在固定时焊接于支撑框架的顶端端面在靠近中部偏左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轴承座之间纵向平行。优选的,所述支撑轴承座共设置有两组,所述支撑轴承座在固定时焊接于支撑框架的顶端端面在靠近中部偏右的前后两侧,所述支撑轴承座之间纵向平行。优选的,所述驱动轴承座之间均通过链条与驱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驱动轴承座在力的作用下可驱动筒体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口径均一致,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内侧在位于筒体的左右两端处焊接轨道。优选的,所述筒体可相对于加热装置进行转动,所述加热装置为固定设置,所述加热装置不可进行转动。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内部焊接有搅拌叶片,所述筒体在转动时筒体内部的物料自进料口往出料口处进行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使用了套筒,套筒在设置的过程中通过插接螺栓于支撑框架的顶端来进行稳固的固定,其在使用时,可通过其横向环形外表面处的电磁线圈对处于其内侧的筒体进行加热,这样的设置,一方面可在筒体进行转动时,规律的切割磁感线来进行规律的加热,可使热量均匀的保持在筒体内,有利于进行相应的翻炒,另一方面,筒体在转动时,处于其内部的茶叶可在转动的过程中,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进行翻滚,从而使受热更加均匀,且相便于传统加热模式,可节省百分之三十的电能,更加环保高效,有利于企业利润的扩大,更加实用,自动化程度高。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中翻炒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中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中电磁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料口;2、轨道;3、驱动轴承座;4、加热装置;5、筒体;6、支撑轴承座;7、出料口;8、电磁发生机;9、电机;10、减速机;11、驱动齿轮;12、支撑框架;41、套筒;42、电磁线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12和驱动轴承座3,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焊接有驱动轴承座3,驱动轴承座3共设置有两组,驱动轴承座3在固定时焊接于支撑框架12的顶端端面在靠近中部偏左的前后两侧,驱动轴承座3之间纵向平行,这样的设置,可在使用时,提供与支撑轴承座6的一样的支撑作用,且在支撑时进行相应的驱动,可保持在运行时筒体5进行规律转动。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焊接有支撑轴承座6,支撑轴承座6共设置有两组,支撑轴承座6在固定时焊接于支撑框架12的顶端端面在靠近中部偏右的前后两侧,支撑轴承座6之间纵向平行,这样的设置,可在使用时提供良好的支撑,可便于筒体5在轨道2处于贴合的状态下进行转动,便于进行翻炒。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上方共同设置有筒体5,筒体5的内部焊接有搅拌叶片,筒体5在转动时筒体5内部的物料自进料口1往出料口7处进行移动,筒体5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轨道2,筒体5的左侧在位于轨道2的左端焊接有进料口1,筒体5的右侧在位于轨道2的右端焊接有出料口7,进料口1和出料口7的口径均一致,进料口1和出料口7内侧在位于筒体5的左右两端处焊接轨道2。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轨道2的横向环形外表面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相贴,筒体5的横向环形外表面在位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套接筒体5,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设置有电磁发生机8,电磁发生机8通过线材与加热装置4进行电性连接,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设置有电机9,电机9的左侧传动连接有减速机10,减速机10的左侧通过定轴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1,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驱动齿轮11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相竖向平行,驱动齿轮11通过链条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进行传动连接,驱动轴承座3之间均通过链条与驱动齿轮11进行传动连接,驱动轴承座3在力的作用下可驱动筒体5进行转动,这样的设置,可提供在使用时所需要的驱动力。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加热装置4包括套筒41和电磁线圈42,电磁线圈42的底侧通过插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12的顶端,电磁线圈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12)和驱动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焊接有驱动轴承座(3),所述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焊接有支撑轴承座(6),所述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上方共同设置有筒体(5),所述筒体(5)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轨道(2),所述筒体(5)的左侧在位于轨道(2)的左端焊接有进料口(1),所述筒体(5)的右侧在位于轨道(2)的右端焊接有出料口(7),所述轨道(2)的横向环形外表面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相贴,所述筒体(5)的横向环形外表面在位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套接筒体(5),所述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设置有电磁发生机(8),所述电磁发生机(8)通过线材与加热装置(4)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左侧传动连接有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的左侧通过定轴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1),所述驱动齿轮(11)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相竖向平行,所述驱动齿轮(11)通过链条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套筒(41)和电磁线圈(42),所述电磁线圈(42)的底侧通过插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12)的顶端,所述电磁线圈(42)的横向环形外表面缠绕有套筒(41),所述套筒(41)通过线材与电磁发生机(8)进行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加热式炒茶叶机,包括支撑框架(12)和驱动轴承座(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焊接有驱动轴承座(3),所述支撑框架(12)的顶端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焊接有支撑轴承座(6),所述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上方共同设置有筒体(5),所述筒体(5)的左右两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轨道(2),所述筒体(5)的左侧在位于轨道(2)的左端焊接有进料口(1),所述筒体(5)的右侧在位于轨道(2)的右端焊接有出料口(7),所述轨道(2)的横向环形外表面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相贴,所述筒体(5)的横向环形外表面在位于驱动轴承座(3)和支撑轴承座(6)的之间设置有加热装置(4),所述加热装置(4)套接筒体(5),所述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右位置处设置有电磁发生机(8),所述电磁发生机(8)通过线材与加热装置(4)进行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框架(12)的内部在位于中部偏左位置处设置有电机(9),所述电机(9)的左侧传动连接有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的左侧通过定轴传动连接有驱动齿轮(11),所述驱动齿轮(11)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相竖向平行,所述驱动齿轮(11)通过链条与驱动轴承座(3)处的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加热装置(4)包括套筒(41)和电磁线圈(42),所述电磁线圈(42)的底侧通过插接螺栓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12)的顶端,所述电磁线圈(42)的横向环形外表面缠绕有套筒(41),所述套筒(41)通过线材与电磁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福全,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全桥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