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摇青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32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茶叶摇青机,包括支撑架,支撑架上端两侧通过偏心转轴可转动连接有偏心盘,偏心盘与偏心转轴的轴心偏心设置,偏心盘内侧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均匀的若干风翅,两侧的偏心盘内侧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筒,转筒上设有均匀的孔眼,内部沿着圆周设有均匀的若干摩擦条,转筒圆周上开有口,口上安装有转筒门;转筒右侧的偏心转轴通过带轮传动组连接于电机;转筒下方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铰接的挡板出料板,挡板下方设有滑动料盒。转筒设置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形式,左右偏心盘上设有风翅,转筒偏心设置及内部设有摩擦条,以上特征能够使得茶叶在滚筒内上下左右充分摩擦,提高摇青效率;滚筒上的孔眼还可以滤出杂质,减少对茶叶的污染。

A tea shak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叶摇青机
本技术涉及茶叶加工
,具体为一种茶叶摇青机。
技术介绍
因茶叶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甚至发展为茶道。经过现代科学的分离和鉴定,茶叶中含有机化学成分达四百五十多种,无机矿物元素达四十多种;茶叶中含有的儿茶素、胆甾烯酮、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等成分,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摇青是茶叶制作工序中的一道工序,即摇青工序。通过对摇青的机械运动力和机械摩擦力进行不同组合试验,以探明摇青不同机械力对青叶理化变化及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机械运动力能够增强叶梢组织的输导机能,协调茶汤呈味物质,具有内在效应;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具有外在效应;运动力与摩擦力二者应协调配合,才能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品质,在传统的制作工艺中,常常通过人力来完成摇青这一道工序,效果不甚理想不说,工作效率也极其低下。现有的茶叶摇青装置中能使茶叶在滚筒内进行连续来回往复翻滚,效率较低;刚采来的茶叶中带有泥土、灰尘等杂质,当茶叶在滚筒中翻滚时,杂质就会均匀的裹在茶叶上污染茶叶,因此在摇青工序中迫切需要同时除掉杂质,提高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叶摇青机。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茶叶摇青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端两侧通过偏心转轴可转动连接有偏心盘,所述偏心盘与偏心转轴的轴心偏心设置,所述两侧的偏心盘内侧通过中心轴固定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圆周上开有口,口上安装有转筒门;所述转筒右侧的偏心转轴通过带轮传动组连接于电机;所述转筒下方设有挡板,挡板上设有挡板出料板,所述挡板下方设有滑动料盒。优选的,所述转筒与中心轴、偏心盘同轴。优选的,所述转筒为两端外径大、从两头往中间逐渐减小的均匀厚度薄壁筒。优选的,所述转筒两侧及圆周上设有均匀的孔眼。优选的,所述转筒内部沿着圆周设有均匀的若干摩擦条。优选的,所述偏心盘内侧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均匀的若干风翅。优选的,所述挡板出料板与挡板通过扭簧连接。所述转筒门一端与转筒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转筒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叶摇青机,通过将转动轴与转筒偏心设置,能够增强茶叶在转筒内的滚动幅度,同时转筒内部设有摩擦条,加强茶叶的摩擦效果;转筒设置为两头大中间小的形式,茶叶在转筒内上下翻动的同时,同时会往两端运动,进一步加强了茶叶的运动范围,偏心盘上设有风翅,能够把集中在转筒两端的茶叶往中间吹,防止茶叶聚集在两端;转筒上设置有孔眼,能够把直径较小的泥土、茶梗等杂质甩出去,减少杂质对茶叶的污染,同时,转筒外设有挡板,把杂质挡住,减少清理的工作量;挡板上设有扭簧连接的挡板出料板,挡板下方为滑动料盒,通过按下挡板出料板,就可以方便的把杂质或把茶叶收集起来。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架、2-转筒、21-转筒门、22-中心轴、23-摩擦条、3-偏心盘、31-风翅、4-偏心转轴、41-轴承、5-带轮传动组、6-挡板、61-挡板出料板、62-扭簧、7-电机、8-滑动料盒、81-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将结合附图1至附图5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茶叶摇青机,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1上端两侧通过偏心转轴4可转动连接有偏心盘3,所述偏心盘3与偏心转轴4的轴心偏心设置,所述两侧的偏心盘3内侧通过中心轴22固定连接有转筒2。所述转筒2与中心轴22、偏心盘3同轴。支撑架1两侧安装有轴承座,轴承座内设有轴承41,轴承41可转动支承偏心转轴4,转筒2绕偏心转轴4偏心转动,转动幅度大于同轴的转动幅度,增强茶叶在转筒2内的翻滚的幅度,提高摇青效率。所述转筒2为两端外径大、从两头往中间逐渐减小的均匀厚度薄壁筒。茶叶在转筒2上下翻滚的同时,由于中间高,两端低,茶叶会产生一个向两侧翻滚的趋势,进一步加强摇青的效果。转筒2内部沿着圆周设有均匀的若干摩擦条23。可以与转筒2内的茶叶充分摩擦,通过机械摩擦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所述偏心盘3内侧沿着圆周方向设有均匀的若干风翅31。若干风翅31在转动中产生向心的风,吹进转筒2内。由于所述转筒2两端大、中间小,茶叶会往两端堆积,风翅31产生的风力又能够把转筒2内的茶叶再往中间方向吹,如果产生往复的左右运动,增强摇青的效果。转筒2两侧及圆周上设有均匀的孔眼。孔眼大小能够保证茶叶不会漏出,且能够把尘土、茶叶梗等杂质滤出来,以免在茶叶摇青过程中,杂质进一步将茶叶污染,影响茶叶品质。所述转筒2圆周上开有口,口上安装有转筒门21。所述转筒门21一端与转筒2铰接,另一端通过卡扣与转筒2连接。方便操作人员装入或取出茶叶。所述转筒2右侧的偏心转轴4通过带轮传动组5连接于电机7。为转筒2的转动提供动力支持。所述转筒2下方设有挡板6,挡板6弧形的围绕转筒2,尽可能多的挡住甩出的杂质,防止杂质乱飞,最后受重力杂质会滑落到挡板的底部。挡板6上底部设有出料口,出料口上安装有挡板出料板61,所述挡板出料板61与挡板6通过扭簧62连接,在正常情况下挡板出料板61正好挡住出料口,通过向下按压挡板出料板61,克服扭簧62弹力,挡板出料板61就会和挡板6产生一个向下的倾角,将杂质或者茶叶倒出去,然后松开后,挡板出料板61回弹,又再次封住了挡板6。所述挡板6下方设有滑动料盒8,滑动料盒8正好在挡板出料板61的正下方,用于装杂质和完成摇青的茶叶。滑动料盒8下方有滑轨,抽拉更加的便捷。工作过程如下:操作人员打开转筒2上的转筒门21,把茶叶放进去,然后关上转筒门21;打开电机开关,电机带动转筒偏心转动设定的时间,然后关闭开关;按下挡板出料板61,把尘土、茶叶梗等杂质清理到下方的滑动料盒8内,然后再换上一个干净的装茶叶的滑动料盒8;把转筒2旋到开口向下,打开转筒门21,按下挡板出料板61,茶叶会落进滑动料盒8,完成了茶叶的收集,然后把滑动料盒8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竖直”、“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本技术中以主视图表示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技术而不是要求本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叶摇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端两侧通过偏心转轴(4)可转动连接有偏心盘(3),所述偏心盘(3)与偏心转轴(4)的轴心偏心设置,所述两侧的偏心盘(3)内侧通过中心轴(22)固定连接有转筒(2),所述转筒(2)圆周上开有口,口上安装有转筒门(21);所述转筒(2)右侧的偏心转轴(4)通过带轮传动组(5)连接于电机(7);所述转筒(2)下方设有挡板(6),挡板(6)上设有挡板出料板(61),所述挡板(6)下方设有滑动料盒(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叶摇青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上端两侧通过偏心转轴(4)可转动连接有偏心盘(3),所述偏心盘(3)与偏心转轴(4)的轴心偏心设置,所述两侧的偏心盘(3)内侧通过中心轴(22)固定连接有转筒(2),所述转筒(2)圆周上开有口,口上安装有转筒门(21);所述转筒(2)右侧的偏心转轴(4)通过带轮传动组(5)连接于电机(7);所述转筒(2)下方设有挡板(6),挡板(6)上设有挡板出料板(61),所述挡板(6)下方设有滑动料盒(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摇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与中心轴(22)、偏心盘(3)同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摇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2)为两端外径大、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翠霞高为战康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正山堂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