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包括输送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的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传动设置于输送组件的料盘,输送组件包括两组的输送支架,两组所述输送支架均安装有输送带,输送支架设置有与输送带驱动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两组输送支架之间,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升降模组,与升降模组驱动相连的夹持模组,夹持模组安装有定位夹板,安装于输送支架的检测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运输机构对料盘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了升降夹持结合侧向进行定位,从而大大保证的对料盘的定位效果,在上料摆料过程中位置更加精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An automatic transportation and positioning structure of material tr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
技术介绍
自动化技术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科学研究、交通运输、商业、医疗、服务和家庭等方面。采用自动化技术不仅可以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部分脑力劳动以及恶劣、危险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而且能扩展人的器官功能,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大型成套设备,又称自动化装置。是指机器或装置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按规定的程序或指令自动进行操作或控制的过程。近年来,随着电子元件的高度集成及不断的升级细化,使得电子产品朝着小型化、低能耗、高精度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作为电子产品组成基础的各类电子元器件,在工厂生产加工后,需对其电性能参数进行测试,以保证电子元器件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进而保证电子产品的质量。现有技术中,针对电子元件摆料的料盘要求精度很高,尤其在摆料过程中,料盘稍微错位则容易导致整体摆料不准的问题存在,因此针对料盘定位精度是改进的一方面。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解决了现有运输机构对料盘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了升降夹持结合侧向进行定位,从而大大保证的对料盘的定位效果,在上料摆料过程中位置更加精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的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包括输送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的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传动设置于输送组件的料盘,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组的输送支架,两组所述输送支架均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支架设置有与输送带驱动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两组输送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升降模组,与升降模组驱动相连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安装有定位夹板,安装于输送支架的检测传感器。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输送支架位于输送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输送带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导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设置,其设置有安装支架安装于输送支架。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与输送带传动相连。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升降模组为升降气缸设置,所述夹持模组为双头驱动气缸设置,所述定位夹板安装有定位板。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定位组件包括安装于输送支架的侧向定位模组,所述侧向定位模组驱动连接有侧向定位轮,所述侧向定位轮为轴承设置。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定位组件设置有两组,所述料盘对应侧向定位轮开设有定位凹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输送组件用于料盘的输送使用,在输送过程中设置了第一定位组件和第二定位组件对料盘进行双重定位,从而在料盘上需要放置产品时进行定位,保证产品能够更加精准的放置到料盘上,同时采用双重定位能够进一步保证对料盘的定位效果,定位精度高,上料精度高、效率高;输送组件包括有两组的输送支架,采用两组对称的输送支架上安装输送带,还安装驱动组件驱动输送带实现传动,从而能够保证在传动过程中通过输送带来带动料盘传动,传动效果好,自动化程度高;第一定位组件设置在两组输送支架的中间,能够将输送过程中的料盘进行定位,具体是第一定位组件包括有升降模组、夹持模组和定位夹板,通过升降模组驱动夹持模组升降,在输送支架上安装了检测传感器,当检测到料盘到位后升降模组将驱动夹持模组上升,通过夹持模组驱动定位夹板将料盘夹持定位,定位后再进行产品的放料,整体结构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另外,第二定位组件包括有侧向定位模组和侧向定位轮,在升降夹持定位过程中通过侧向定位模组对料盘的侧面进行定位,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对料盘的定位效果,定位效果好,保证了上料摆料精度。本技术中,解决了现有运输机构对料盘定位精度不够的问题,采用了升降夹持结合侧向进行定位,从而大大保证的对料盘的定位效果,在上料摆料过程中位置更加精确,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运输定位结构10、输送组件100、输送支架110、挡板111、导轮112、输送带120、驱动组件130、安装支架131、联动杆132、第一定位组件200、升降模组210、夹持模组220、定位夹板230、定位板231、检测传感器240、第二定位组件300、侧向定位模组310、侧向定位轮320、料盘400、定位凹槽4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10,包括输送组件100,设置于输送组件100的第一定位组件200,设置于输送组件100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300,传动设置于输送组件100的料盘400,所述输送组件100包括两组的输送支架110,两组所述输送支架110均安装有输送带120,所述输送支架110设置有与输送带120驱动相连的驱动组件130,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0安装于两组输送支架110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组件200包括升降模组210,与升降模组210驱动相连的夹持模组220,所述夹持模组220安装有定位夹板230,安装于输送支架110的检测传感器240。输送支架110位于输送带120一侧设置有挡板111,所述挡板111靠近输送带120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导轮112,设置挡板111用于保证对料盘400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设置导轮112能够进一步保证料盘400的输送精度,防止在输送过程中料盘400晃动,保证产品能够在料盘400上稳定摆放。驱动组件130为电机设置,其设置有安装支架131安装于输送支架110,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驱动组件130驱动连接有联动杆132,所述联动杆132与输送带120传动相连,通过安装支架131用于电机的连接安装使用,连接联动杆132保证两组输送带120能够同步传动,从而保证料盘400能够稳定的跟随输送带120传动,传动精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升降模组210为升降气缸设置,所述夹持模组220为双头驱动气缸设置,所述定位夹板230安装有定位板231,整体结构是采用气缸驱动设置,保证整体驱动更稳定,结构更可靠,同时夹持模组220采用双头同步驱动气缸,能够配合定位夹板230对输送过程中的料盘400前后两段进行夹持定位,通过定位板231能够保证夹持定位的稳定性,保证上料摆料精度。第二定位组件300包括安装于输送支架110的侧向定位模组310,所述侧向定位模组310驱动连接有侧向定位轮320,所述侧向定位轮320为轴承设置,进一步的改进为,所述第二定位组件300设置有两组,所述料盘400对应侧向定位轮320开设有定位凹槽410,具体是通过侧向定位轮320与定位凹槽410的配合实现侧向定位,从而保证了对料盘400的双重定位,进一步提高对料盘400的定位效果,从而加强产品上料摆料效果。设置输送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的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传动设置于输送组件的料盘,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组的输送支架,两组所述输送支架均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支架设置有与输送带驱动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两组输送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升降模组,与升降模组驱动相连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安装有定位夹板,安装于输送支架的检测传感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的第一定位组件,设置于输送组件一侧的第二定位组件,传动设置于输送组件的料盘,所述输送组件包括两组的输送支架,两组所述输送支架均安装有输送带,所述输送支架设置有与输送带驱动相连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安装于两组输送支架之间,所述第一定位组件包括升降模组,与升降模组驱动相连的夹持模组,所述夹持模组安装有定位夹板,安装于输送支架的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支架位于输送带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靠近输送带一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导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料盘自动运输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电机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启天自动化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