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悬置、前端模块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48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偏心悬置、前端模块及汽车,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安装部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孔;固定部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固定部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固定部与安装部固定连接,固定部的中心轴与安装孔的中心线不重合,实现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改变安装孔的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偏心悬置,能够实现前端框架的通用性,实现不同车型零部件的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各车型零部件的种类,提高开发速度,削减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实现汽车工业平台化的战略思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

Eccentric mount, front end module and automob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偏心悬置、前端模块及汽车
本技术属于车辆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偏心悬置、具有该偏心悬置的前端模块及具有该前端模块的汽车。
技术介绍
发动机的散热器是保证汽车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散热器借助下悬置安装在前端框架上。目前,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的下悬置一般为圆形结构,在前端框架上配合设有圆形孔,下悬置安装在圆形孔内,散热模块安装在下悬置上。目前这种圆形悬置存在的缺点如下:受限于整车的布局,不同车型的散热器的安装位置会存在差异,导致散热器的下悬置的安装位置会存在位置的差异,但由于前端框架位置受机舱纵梁的限制,无法移动,因此一个前端框架只能在一种车型上使用,无法使用到其他的车型上;对于不同的车型,前端框架需要重新设计并制作。由于汽车前端框架不通用,造成零部件种类多、开发成本高、制作成本高及社会资源的浪费,不符合汽车模块化、平台化战略发展的要求,市场竞争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心悬置,旨在解决现有前端框架不能通用造成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偏心悬置,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安装部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孔;固定部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所述固定部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不重合,实现所述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改变所述安装孔的位置。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安装部的中心线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上,或贯穿所述固定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体和第二固定体,第一固定体与所述安装部相连;第二固定体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体远离所述安装部的一端,所述第二固定体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固定体的中心轴重合,所述第二固定体的外形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固定体的外形尺寸。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部的横向截面形状为椭圆形。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安装部之间设有过渡连接部。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所述过渡连接部的横断面的外轮廓自所述安装部向所述固定部方向逐渐增大。本技术提供的偏心悬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偏心悬置,包括安装部和固定部,由于固定部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且由于安装部的安装孔与固定部的中心轴不重合,当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即可改变安装孔的位置,进而能够改变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因此,当在不同车型的前端框架上安装散热器时,针对不同车型的散热器,只需将固定部调整到不同的角度进行安装,使安装孔的位置与散热器的相应的结构正对,即可将散热器安装到前端框架上,实现前端框架的通用性,实现不同车型零部件的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各车型零部件的种类,提高开发速度,削减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实现汽车工业平台化的战略思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端模块,包括前端框架、散热器和所述的偏心悬置,所述前端框架的下横梁上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偏心悬置的定位孔,所述散热器安装在所述偏心悬置上。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前端模块。本技术提供的前端模块及汽车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散热器的安装借助偏心悬置安装在前端框架上,前端框架对于不同的车型具有通用性,实现不同车型零部件的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各车型零部件的种类,提高开发速度,削减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实现汽车工业平台化的战略思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心悬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提供的偏心悬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B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和偏心悬置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和偏心悬置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偏心悬置旋转180°后安装在前端框架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和偏心悬置安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C-C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8中D-D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一;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二。图中:1、前端框架;2、偏心悬置;21、安装部;22、过渡连接部;23、固定部;231、第一固定体;232、第二固定体;24、安装孔;3、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偏心悬置2进行说明。所述偏心悬置2,包括安装部21和固定部23,安装部21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孔24;固定部23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前端框架1上,固定部23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固定部23与安装部21固定连接,固定部23的中心轴与安装孔24的中心线不重合,实现所述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改变所述安装孔的位置。本技术提供的偏心悬置2,与现有技术相比,包括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部21和用于固定在前端框架1的固定部23,由于固定部23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且由于安装部的安装孔与固定部的中心轴不重合,当固定部23以不同角度安装时,即可改变安装孔的位置,进而能够改变散热器的安装位置,因此,当在不同车型的前端框架1上安装散热器时(参见图5至图9),针对不同车型的散热器,只需将固定部调整到不同的角度进行安装,使安装孔的位置与散热器的相应的结构正对,即可将散热器安装到前端框架上,实现前端框架1的通用性,实现不同车型零部件的共享,降低开发成本,减少各车型零部件的种类,提高开发速度,削减设备投资,降低生产成本,减少重复劳动,实现汽车工业平台化的战略思想,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本实施例中,安装部21和固定部23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体设置,具体地,安装部21与固定部23可以插接或螺纹连接。作为本技术提供的偏心悬置2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固定部23的中心轴与安装孔24的中心线平行。固定部23的中心轴与安装孔24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为X向的位置差异,固定部23对折或旋转180°后图形重合,而且由于固定部23的中心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安装部,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孔;和/n固定部,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所述固定部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不重合,实现所述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改变所述安装孔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安装部,设有用于安装散热器的安装孔;和
固定部,用于固定在汽车的前端框架上,所述固定部关于自身的中心轴对称,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不重合,实现所述固定部以不同角度安装时改变所述安装孔的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心轴与所述安装孔的中心线平行。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的形状为圆柱体,所述安装孔设于所述圆柱体的中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沿所述安装部的中心线延伸至所述固定部上,或贯穿所述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偏心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
第一固定体,与所述安装部相连;和
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智广李伟伟王斌高鹏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