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9624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把两个连接架固定在机车上,当机车启动后,电动机和水泵也会被启动,电动机通过斜齿轮II与斜齿轮I啮合传动带动转动轴转动,最终带动多个扇叶进行转动,从而把机车内产生的热量排出,水泵会把位于储存箱内的冷却液抽到循环管内并循环,最后在流回储存箱内,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对机车进行散热,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的现象,这时的储存框会对四个弹簧挤压,避免储存框随着机车产生颠簸而导致连接件脱落,设置有弹簧后可以对储存框进行减压,起到减震的效果。

A damping and heat transfer device for automobile radi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现如今有专利号为CN201820460627.9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及强化传热装置,包括顶板和底板构成的框架,以及散热器本体,散热器本体和顶板之间以及散热器本体和底板之间均安装有减震器,散热器本体具有散热通道;安装在顶板和底板之间的支撑柱,适于支承并安装强化散热组件;安装在支撑柱上、位于散热通道前方的强化散热组件,以对散热通道处的热量进行强制散热。所述强化散热组件包括连接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柱上,用于支承转动杆的转动;转动杆转动连接在连接块上,转动杆上安装有齿轮和扇叶,并且齿轮和扇叶与转动杆同轴设置,与转动杆共同转动。该装置利用转动的风扇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本装置通过转动的风扇和冷却液的循环对散热器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更好。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散热扇、连接动力装置、循环管、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和减震连接固定架,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散热扇,散热减震支撑框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动力装置,连接动力装置与转动散热扇啮合传动,散热减震支撑框内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散热减震支撑框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循环管的两端均与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固定连接,散热减震支撑框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减震连接固定架。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包括储存框、前散热板、后散热板、固定块和滑块,储存框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散热板和前散热板,储存框内部的左、右和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储存框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转动散热扇包括转动轴、扇叶和锥齿轮I,转动轴转动连接在后散热板上,转动轴的前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转动轴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I。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连接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锥齿轮II,电动机固定连接在后散热板上,电动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II,锥齿轮II与锥齿轮I啮合传动。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循环管固定连接在三个固定块上。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冷却液储存箱构件包括储存箱、上盖板、水泵和加液阀,储存箱固定连接在后散热板上,储存箱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上盖板,上盖板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水泵上设置有出水管和抽水管,抽水管插到储存箱内,出水管与循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储存箱固定连接并连通,上盖板上设置有加液阀。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所述的减震连接固定架包括连接架、滑柱和弹簧,连接架上固定连接有滑柱,滑柱上套设有两个弹簧,两个滑柱分别与左右两端的两个滑块滑动连接,弹簧均位于连接架和滑块之间。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把两个连接架固定在机车上,当机车启动后,电动机和水泵也会被启动,电动机通过锥齿轮II与锥齿轮I啮合传动带动转动轴转动,转动的转动轴可以带动多个扇叶进行转动,从而把机车内产生的热量排出,水泵会把位于储存箱内的冷却液抽到循环管内并循环,最后在流回储存箱内,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对机车进行散热,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的现象,这时的储存框会对四个弹簧挤压,避免储存框随着机车产生颠簸而导致连接件脱落,设置有弹簧后可以对储存框进行减压,起到减震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散热减震支撑框结构示意图;图4为散热减震支撑框另一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散热减震支撑框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为转动散热扇结构示意图;图7为连接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图8为循环管结构示意图;图9为冷却液储存箱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减震连接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中:散热减震支撑框1;储存框1-1;前散热板1-2;后散热板1-3;固定块1-4;滑块1-5;转动散热扇2;转动轴2-1;扇叶2-2;锥齿轮I2-3;连接动力装置3;电动机3-1;锥齿轮II3-2;循环管4;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储存箱5-1;上盖板5-2;水泵5-3;加液阀5-4;减震连接固定架6;连接架6-1;滑柱6-2;弹簧6-3。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汽车零件
,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1、转动散热扇2、连接动力装置3、循环管4、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和减震连接固定架6,把两个连接架6-1固定在机车上,当机车启动后,电动机3-1和水泵5-3也会被启动,电动机3-1通过锥齿轮II3-2与锥齿轮I2-3啮合传动带动转动轴2-1转动,转动的转动轴2-1可以带动多个扇叶2-2进行转动,从而把机车内产生的热量排出,水泵5-3会把位于储存箱5-1内的冷却液抽到循环管4内并循环,最后在流回储存箱5-1内,在冷却液流动的过程中对机车进行散热,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发生颠簸的现象,这时的储存框1-1会对四个弹簧6-3挤压,避免储存框1-1随着机车产生颠簸而导致连接件脱落,设置有弹簧6-3后可以对储存框1-1进行减压,起到减震的效果;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散热扇2、连接动力装置3、循环管4、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和减震连接固定架6,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散热扇2,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动力装置3,连接动力装置3与转动散热扇2啮合传动,散热减震支撑框1内固定连接有循环管4,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循环管4的两端均与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固定连接,散热减震支撑框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减震连接固定架6。具体实施方式二:下面结合图1-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1包括储存框1-1、前散热板1-2、后散热板1-3、固定块1-4和滑块1-5,储存框1-1起到承载固定的作用,储存框1-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散热板1-3和前散热板1-2,后散热板1-3和前散热板1-2均可以让热量流动,储存框1-1内部的左、右和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固定块1-4可以给循环管4提供一个固定的空间,储存框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散热扇(2)、连接动力装置(3)、循环管(4)、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和减震连接固定架(6),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散热扇(2),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动力装置(3),连接动力装置(3)与转动散热扇(2)啮合传动,散热减震支撑框(1)内固定连接有循环管(4),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循环管(4)的两端均与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固定连接,散热减震支撑框(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减震连接固定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包括散热减震支撑框(1),其特征在于:该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还包括转动散热扇(2)、连接动力装置(3)、循环管(4)、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和减震连接固定架(6),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散热扇(2),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连接动力装置(3),连接动力装置(3)与转动散热扇(2)啮合传动,散热减震支撑框(1)内固定连接有循环管(4),散热减震支撑框(1)上固定连接有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循环管(4)的两端均与冷却液储存箱构件(5)固定连接,散热减震支撑框(1)的两端均滑动连接有减震连接固定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减震支撑框(1)包括储存框(1-1)、前散热板(1-2)、后散热板(1-3)、固定块(1-4)和滑块(1-5),储存框(1-1)的前后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后散热板(1-3)和前散热板(1-2),储存框(1-1)内部的左、右和上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4),储存框(1-1)的四个角上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散热器减振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散热扇(2)包括转动轴(2-1)、扇叶(2-2)和锥齿轮I(2-3),转动轴(2-1)转动连接在后散热板(1-3)上,转动轴(2-1)的前端均匀固定连接有多个扇叶(2-2),转动轴(2-1)的后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I(2-3)。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强欧阳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实验技工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