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614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屏幕,所述设备本体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所述设备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顶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杆的中部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设备本体上设置盖板,同时配合盖板底部的第一橡胶块,起到了保护设备本体上的镜头的效果,防止了镜头受到刮蹭或者脏物污染的问题,再配合设备本体两侧的夹块,和夹块上的转杆,使得盖板可以转动,避免了盖板挡住镜头视线的问题。

A lens protection mechanism for face recognition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
本技术涉及人脸识别设备
,具体为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主要用于身份识别,视频监控正在快速普及,众多的视频监控应用迫切需要一种远距离、用户非配合状态下的快速身份识别技术,以求远距离快速确认人员身份,实现智能预警,人脸识别技术无疑是最佳的选择,采用快速人脸检测技术可以从监控视频图象中实时查找人脸,并与人脸数据库进行实时比对,从而实现快速身份识别。现有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存在镜头容易受到损坏,比如刮蹭,也可能会被灰尘、水等弄脏,从而会影响镜头对人脸图像的摄入,导致人脸识别的准确率下降,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来对镜头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具备保护镜头不受污染或者损坏等优点,解决了现有人脸识别设备镜头容易污染或者损坏的问题。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屏幕,所述设备本体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所述设备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所述夹块的顶端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杆的中部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所述夹块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杆,通过螺纹孔和螺杆的配合,起到了对盖板的固定效果,避免了盖板在合上后随意移动的问题。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所述盖板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圆块,所述圆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块,所述第二橡胶块的底面活动连接有海绵,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圆块,同时配合圆块底部的海绵,可以转动圆块带动海绵转动,起到了对镜头擦拭的效果。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所述圆块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盖板的内壁开设有与凸块相适配的凹槽,所述圆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通过在圆块上设置凸块和把手,同时配合盖板上的凹槽,起到了方便转动圆块的效果。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所述圆块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穿过圆块后与第二橡胶块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在圆块和海绵之间用第二橡胶块和螺钉连接,从而方便对海绵进行拆卸和清洗,保证了海绵的清洁。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所述第一橡胶块分布在第二橡胶块的两侧,所述第一橡胶块的高度等于第二橡胶块和海绵的高度之和,通过限定第一橡胶块的高度,保证了第一橡胶块和海绵和镜头贴合,从而达到了对镜头更好的保护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技术通过在设备本体上设置盖板,同时配合盖板底部的第一橡胶块,起到了保护设备本体上的镜头的效果,防止了镜头受到刮蹭或者脏物污染的问题,再配合设备本体两侧的夹块,和夹块上的转杆,使得盖板可以转动,避免了盖板挡住镜头视线的问题。2、本技术通过在盖板上设置圆块,同时配合圆块底部的海绵,可以转动圆块带动海绵转动,起到了对镜头擦拭的效果,再配合圆块和海绵之间用第二橡胶块和螺钉连接,从而方便对海绵进行拆卸和清洗,保证了海绵的清洁。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剖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圆块正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设备本体;2、屏幕;3、镜头;4、夹块;5、圆槽;6、转杆;7、固定块;8、盖板;9、第一橡胶块;10、螺杆;11、螺纹孔;12、圆块;13、把手;14、螺钉;15、凸块;16、凹槽;17、第二橡胶块;18、海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设备本体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屏幕2,设备本体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3,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4,夹块4的顶端开设有圆槽5,圆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6,转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转杆6的中部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8,盖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9,通过在设备本体1上设置盖板8,同时配合盖板8底部的第一橡胶块9,起到了保护设备本体1上的镜头3的效果,防止了镜头3受到刮蹭或者脏物污染的问题,再配合设备本体1两侧的夹块4,和夹块4上的转杆6,使得盖板8可以转动,避免了盖板8挡住镜头3视线的问题。夹块4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11,螺纹孔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杆10,通过螺纹孔11和螺杆10的配合,起到了对盖板8的固定效果,避免了盖板8在合上后随意移动的问题。盖板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圆块12,圆块12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橡胶块17,第二橡胶块17的底面活动连接有海绵18,通过在盖板8上设置圆块12,同时配合圆块12底部的海绵18,可以转动圆块12带动海绵18转动,起到了对镜头3擦拭的效果。圆块1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凸块15,盖板8的内壁开设有与凸块15相适配的凹槽16,圆块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通过在圆块12上设置凸块15和把手13,同时配合盖板8上的凹槽16,起到了方便转动圆块12的效果。圆块12的正面活动连接有螺钉14,螺钉14的一端穿过圆块12后与第二橡胶块17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在圆块12和海绵18之间用第二橡胶块17和螺钉14连接,从而方便对海绵18进行拆卸和清洗,保证了海绵18的清洁。第一橡胶块9分布在第二橡胶块17的两侧,第一橡胶块9的高度等于第二橡胶块17和海绵18的高度之和,通过限定第一橡胶块9的高度,保证了第一橡胶块9和海绵18和镜头3贴合,从而达到了对镜头3更好的保护效果。在使用本技术时:由于盖板8上的转杆6与夹块4活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屏幕(2),所述设备本体(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3),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4),所述夹块(4)的顶端开设有圆槽(5),所述圆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转杆(6)的中部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包括设备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1)的正面下部固定连接有屏幕(2),所述设备本体(1)的正面上部固定连接有镜头(3),所述设备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夹块(4),所述夹块(4)的顶端开设有圆槽(5),所述圆槽(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转杆(6),所述转杆(6)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7),所述转杆(6)的中部表面活动连接有盖板(8),所述盖板(8)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橡胶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块(4)的右侧面开设有螺纹孔(11),所述螺纹孔(11)的内壁活动连接有螺杆(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脸识别设备用镜头保护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8)的中部活动连接有圆块(12),所述圆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昕
申请(专利权)人:竺凡轨道交通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