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及光学遥感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5104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光学遥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包括:送风组件,用于在透镜外侧形成气流墙,以防止杂质对透镜造成影响;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动组件为所风组件提供动力,在透镜外侧产生环形高速气流墙来隔绝雨水、泼溅水、灰尘及其他污染性物质,保持镜头的洁净,以达到透镜可以正常使用的目的,并且整个装置的安装不会对透镜4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

A lens splash proof device and optical remote sens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及光学遥感设备
本技术涉及光学遥感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及光学遥感设备。
技术介绍
光学遥感技术是指在紫外至红外光学波段内,远距离获取目标和环境信息的技术。光学遥感系统通常由遥感器、遥感平台、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设备等组成。随着技术的发展,采用光学遥感手段对环境中各种污染气体进行监测的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部分光学遥测设备工作的外部环境都较为恶劣,长时间开放工作使得光学镜头易受雨水、灰尘的影响,导致透光率大幅下降,影响正常信息的采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及光学遥感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透镜易受雨水、灰尘的影响,导致透光率大幅下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包括:送风组件,用于在透镜外侧形成气流墙,以防止杂质对透镜造成影响;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扇叶和用于安装扇叶的转轴,所述转轴内部中空,用于供所述透镜穿过。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扇叶为径向式叶轮。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风扇罩,所述风扇罩镂空设置,且所述风扇罩上设有与中空的所述转轴对应的开孔。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壳上还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与转轴之间安装有轴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其中所述齿轮组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与外壳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传动组件处于该间隙内。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遥感设备,包括透镜,还包括所述的镜头防泼溅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传动组件为所风组件提供动力,在透镜外侧产生环形高速气流墙来隔绝雨水、泼溅水、灰尘及其他污染性物质,保持镜头的洁净,以达到透镜可以正常使用的目的,并且整个装置的安装不会对透镜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的俯视图。附图中:1-外壳、2-底板、3-轴承、4-透镜、5-转轴、6-高速电机、7-风扇罩、8-扇叶、9-螺钉、10-齿轮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的结构图,包括送风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送风组件用于在透镜4外侧形成气流墙,以防止杂质对透镜4造成影响;所述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由于透镜4在使用时,其表面会出现雨水、灰尘等,因此本技术实施例中,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在透镜4外侧产生环形高速气流墙来隔绝雨水、泼溅水、灰尘及其他污染性物质,以达到透镜4可以正常使用的目的。如图1~2所示,作为本技术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扇叶8和用于安装扇叶8的转轴5,所述转轴5内部中空,用于供所述透镜4穿过。所述扇叶8固定在转轴5上,当所述转轴5由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带动转动时,扇叶8转动形成风力,在透镜4外侧产生环形高速气流墙,而且,转轴5的内部中空,供所述透镜4穿过,或者说,用于安装透镜4,不会对透镜4的正常视野造成影响。作为优选的,所述扇叶8为径向式叶轮。一般来说,风扇叶片越长的,风力越大,风扇的形状可以分成后向式、前向式和径向式三种。其中后向式叶片的弯曲度较小,而且符合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空气与叶片之间的撞击很小,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较小,效率较高,但后向式叶片只能使空气以较低的流速从叶轮甩出,空气所获得的动压较低。而前向式叶片与后向式不同,它的形状与空气在离心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完全相反,空气与叶片之间撞击剧烈,因此能量损失和噪音都较大,故效率就低,但前向式叶片能使空气以较高的流速从叶轮中甩出,从而使空气在风机出口处获得较大的静压。径向式叶轮的特点介于后向式和前向式之间,本技术实施例中,扇叶8采用径向式叶轮,保证足够的风压及较低的故障率,在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通过增加风扇的叶片数、改善叶形、提升转速等方式增加风量,使之可满足各类气候条件下的防护需求。如图1~2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外壳1上的风扇罩7,所述风扇罩7镂空设置,且所述风扇罩7上设有与中空的所述转轴5对应的开孔。风扇罩7的主要目的在于对转动的扇叶8形成防护,但是当其罩设在扇叶8外部时,不能对透镜4的正常信息采集造成影响,因此,所述风扇罩7在与转轴5对应的位置处开孔。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外壳1上还通过螺钉9固定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与转轴5之间安装有轴承3,轴承3的设置目的在于不影响转轴5的独立转动,在实际应用时,转轴5与透镜4也应该是保持相互独立的,即转轴5的转动不会对透镜4造成影响。如图1所示,作为本技术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组10,其中所述齿轮组10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齿轮组10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5连接。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相互啮合的齿轮来作为传动组件,实现动力的传递,而实际应用时,也可以采用其他诸如皮带传动等方式实现,具体不做限定。对于驱动组件来说,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为高速电机6,并且该高速电机6还具有转速调节功能,以实现对风力大小的调节。此外,所述底板2与外壳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传动组件处于该间隙内,可以使得整体结构较为美观,也更加安全。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学遥感设备,包括透镜4,还包括所述的镜头防泼溅装置。此外,有必要提及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中提及的驱动组件或高速电机6等用电部件,其电源供给和控制,可以与透镜4相同,即借用光学遥感设备的内部电源和控制装置来实现控制,也可以设置单独的电源和控制器来对其进行控制,具体不做限定。而且,由于外界空气流动、突遇恶劣天气等多种不稳定因素存在,本装置的可靠性会出现差异,因此使用此装置的透镜也需定期维护。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并基于该镜头防泼溅装置提出了一种光学遥感设备,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在透镜4外侧产生环形高速气流墙来隔绝雨水、泼溅水、灰尘及其他污染性物质,保持镜头的洁净,以达到透镜4可以正常使用的目的,并且整个装置的安装不会对透镜4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送风组件,用于在透镜外侧形成气流墙,以防止杂质对透镜造成影响;/n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送风组件,用于在透镜外侧形成气流墙,以防止杂质对透镜造成影响;
驱动组件,通过传动组件与所述送风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送风组件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包括扇叶和用于安装扇叶的转轴,所述转轴内部中空,用于供所述透镜穿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为径向式叶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镜头防泼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组件还包括固定在外壳上的风扇罩,所述风扇罩镂空设置,且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传胜刘进崔凯马磊王志伟吴丽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