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200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包括手柄、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均连接在所述手柄同一端的两侧,所述手柄与第一检测片之间的夹角A的大小范围为120°≤A≤150°,所述手柄与第二检测片之间的夹角B的大小范围为120°≤B≤15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手柄与检测片成大于120°的角度,在检测试验时,手柄与轨道之间成一定角度,使手柄留有一定活动空间,防止因检修人员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

A test hammer for switch track adjustment of rail trans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检测设备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
技术介绍
在轨道交通中,道岔是列车从一股道转入另一股道的线路连接设备,是关乎列车行车安全的关键设备之一。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情况直接影响行车安全和客运效率,道岔尖轨与基本轨的密贴调整成为信号检修人员日常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而道岔尖轨密贴检测工具,则是检修作业不可或缺的工具。但是,现有的道岔尖轨密贴检测工具检测片与手柄之间是成直角的,在检测试验时,检测片垂直于基本轨与尖轨,手柄与基本轨与尖轨重合,没有留充分的活动空间,也没有充分考虑检修人员的安全问题,容易导致检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没有留充分的活动空间,也没有充分考虑检修人员的安全问题,容易导致检修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对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存在隐患的缺陷,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本技术手柄与检测片成大于120°的角度,在检测试验时,手柄与轨道之间成一定角度,使手柄留有一定活动空间,防止因检修人员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包括手柄、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均连接在所述手柄同一端的两侧,所述手柄与第一检测片之间的夹角A的大小范围为120°≤A≤150°,所述手柄与第二检测片之间的夹角B的大小范围为120°≤B≤150°。这样,手柄与检测片成大于120°、小于150°的角度,在检测试验时,检测片垂直于基本轨与尖轨插入缝隙,手柄与轨道之间成一定角度,使手柄留有一定活动空间,能够防止因检修人员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检测片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检测片的厚度为4mm。这样,检测片的厚度符合检测标准设计,将两个检测片设计在同一实验锤上,利用效率更高,有效提升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一检测片与所述第二检测片关于所述手柄对称设置,所述夹角A与夹角B的大小均为135°。这样,夹角A和夹角B的大小在135左右,检测时,检测片垂直于基本轨与尖轨,手柄自动与轨面成45°左右的角度,这个角度下,检修人员的操作角度和操作空间更舒服,有效提升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进一步,所述第一检测片与第二检测片均为矩形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片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检测片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或者重合。这样,第一检测片与第二检测片位于手柄两边,接近同一平面,操作时互不干扰。进一步,所述手柄包括柄头和握柄,所述握柄连接所述柄头,所述柄头为立方体结构,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均连接在所述柄头上,所述握柄呈柱状,所述握柄的周向外壁设有防滑螺纹。这样,因为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都是比较薄的金属,有刮伤作业人员的风险,在手柄的握柄部分设置防滑螺纹,防止操作过程中打滑,有效降低意外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进一步,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与所述手柄均为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当某一检测片厚度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已经不满足要求了,就可以直接更换检测片,而不需要将整个实验锤全部更换,节省了使用成本。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由合金钢材质制成。这样,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需要满足在铁轨挤压过程中不变形,一般使用强度高、韧性强的材料制成,合金钢具有高强度、高韧性、耐磨、耐腐蚀、耐低温、耐高温、无磁性等性能,能够很好第满足使用条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1.在检测试验时,手柄与轨道之间成一定角度,使手柄留有一定活动空间,防止因检修人员操作失误而夹伤手指等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隐患。2.在手柄的握柄部分设置防滑螺纹,防止操作过程中打滑,有效降低意外的发生,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本实施例公开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如图1和图2所示,为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包括手柄1、第一检测片2和第二检测片3,第一检测片2和第二检测片3均连接在手柄1的同一端,第一检测片2与第二检测片3关于手柄1对称设置,手柄1与第一检测片2之间的夹角A的大小为135°,手柄1与第二检测片3之间的夹角B的大小为135°第一检测片2的厚度为2mm,第二检测片3的厚度为4mm。第一检测片2与第二检测片3均为矩形结构,第一检测片2所在的平面与第二检测片3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或者重合。手柄1包括柄头4和握柄5,握柄5连接柄头4,柄头4为立方体结构,第一检测片2和第二检测片3均连接在柄头4上,握柄5呈柱状,握柄5的周向外壁设有防滑螺纹。第一检测片2和第二检测片3与手柄1均为可拆卸式连接。第一检测片2和第二检测片3由合金钢材质制成。检测作业时,将第一检测片2或第二检测片3置于基本轨与尖轨之间的缝隙,检测片垂直于基本轨与尖轨,手柄1自动与轨面成45°角度,再进行密贴调试,45°角度下,检修人员的操作角度和操作空间更舒服,手指不会落入缝隙中,防止被铁轨夹伤,且有效提升作业人员的工作效率。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包括手柄、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均连接在所述手柄同一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第一检测片之间的夹角A的大小范围为120°≤A≤150°,所述手柄与第二检测片之间的夹角B的大小范围为120°≤B≤1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包括手柄、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所述第一检测片和第二检测片均连接在所述手柄同一端的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与第一检测片之间的夹角A的大小范围为120°≤A≤150°,所述手柄与第二检测片之间的夹角B的大小范围为120°≤B≤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片的厚度为2mm,所述第二检测片的厚度为4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试实验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片与所述第二检测片关于所述手柄对称设置,所述夹角A与夹角B的大小均为1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交通道岔尖轨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燕英雷洁王志明温锦华刘思瑶张越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机械学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