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编织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81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编织治具,旨在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编织质量和效率的编织治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安装底板、操作台、压带模组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设置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压带模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和后压线板,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所述前压线板和所述后压线板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及所述后压线板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编织治具的技术领域。

A kind of knitt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编织治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治具,特别涉及一种编织治具。
技术介绍
治具是一个木工、铁工、钳工、机械、电控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的大类工具,主要是作为协助控制位置或动作(或两者)的一种工具。使用治具的好处是如果是相同的制品,就算工人没有非常纯熟的技术,也可以迅速地借由治具生产大量瑕疵少、变异性低的良品。目前表带编织生产属于手工模式,虽然有SOP制定人工操作流程,但人工不良率与品质不稳定还是很高,编织线的弹性、延展性、柔软性大,产品的定位难度很高而且前工序复杂繁琐,仅仅依靠人工很难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且人工相对于复杂的编织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以及大量的精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能够有效提高编织质量和效率的编织治具。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它包括安装底板、操作台、压带模组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设置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压带模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和后压线板,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所述前压线板和所述后压线板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及所述后压线板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进一步,所述产品限位结构包括中心块、绕线针、10mm针组、线尾针和耳朵线限位治具,所述中心块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中心,所述绕线针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前后两侧,所述10mm针组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前后两侧,所述线尾针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左侧,所述耳朵线限位治具的数量为2且以所述中心块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块的右侧。进一步,所述操作台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安装座和后安装座,所述前安装座上设置有前安装柱,所述前压线板的一端与所述前安装柱相铰接,所述后安装座上设置有后安装柱,所述后压线板的一端与所述后安装柱相铰接,所述操作台与所述安装底板之间还设置有前气缸和后气缸,所述前气缸和所述后气缸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上,所述前气缸与所述前压线板相配合,所述后气缸与所述后压线板相配合。进一步,压带模组包括第一驱动气缸、升降气缸和压带板,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侧,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带板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压带板与所述操作台相配合。进一步,所述前压线板的压线端和所述后压线板的压线端上均设置有凸出,所述凸出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相配合。进一步,所述安装底板上设置有若干条支撑柱,每条所述支撑柱的下端均与所述安装底板相连接,每条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均与所述操作台相连接。进一步,所述操作台的右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有气缸安装块,所述升降气缸设置在所述气缸安装块上,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压板安装座,所述压带板设置在所述压板安装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上采用了包括安装底板、操作台、压带模组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设置在安装底板上,所述压带模组设置在所述操作台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和后压线板,所述操作台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所述前压线板和所述后压线板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及所述后压线板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设计合理,整体结构简单、紧凑;通过压线模组、前压线板和后压线板与产品限位结构的配合实现工作效率的提高;减少人工干预,利用机械结构生产作业,产品质量稳定性较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A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是:本技术它包括安装底板1、操作台2、压带模组3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2设置在安装底板1上,所述压带模组3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2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4和后压线板5,所述操作台2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6,所述前压线板4和所述后压线板5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4及所述后压线板5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操作台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了用于限制产品位置的前压线板4和后压线板5,并且在操作台2的右侧设置了压带模组3,产品限位结构6主要限制产品在操作台2上的平面上的位置,然后再通过前压线板4、后压线板5及压带模组3将产品压紧,从而限制产品的空间位置,编织设备即可进行编织加工,减少了人工手段干预,使生产质量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包括中心块61、绕线针62、10mm针组63、线尾针64和耳朵线限位治具65,所述中心块61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中心,所述绕线针62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前后两侧,所述10mm针组63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前后两侧,所述线尾针64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左侧,所述耳朵线限位治具65的数量为2且以所述中心块6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右侧。绕线针62、10mm针组63、线尾针64和耳朵线限位治具65都是以中心块61为参考设置,在加工时,将产品放在操作台2上的产品限位结构6内,耳朵线管放置在耳朵线限位治具65内,压带模组将产品压紧,然后编织设备根据绕线针62、10mm针组63和线尾针64的位置进行编织作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台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安装座7和后安装座8,所述前安装座7上设置有前安装柱9,所述前压线板4的一端与所述前安装柱9相铰接,所述后安装座8上设置有后安装柱10,所述后压线板5的一端与所述后安装柱10相铰接,所述操作台2与所述安装底板1之间还设置有前气缸11和后气缸12,所述前气缸11和所述后气缸12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所述前气缸11与所述前压线板4相配合,所述后气缸12与所述后压线板5相配合。前压线板4的铰接端与前安装柱9铰接后还留有一小段与前气缸11相配合,后压线板5的铰接端与后安装柱10铰接后也留有一小段用于与后气缸12相配合,当前压线板4需要压紧或松开动作时,通过前气缸11动作即可实现,后压线板5动作同理;通过设置气缸这样的形式,提高了整个结构的自动化程度。在本实施例中,压带模组3包括第一驱动气缸31、升降气缸32和压带板33,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右侧,所述升降气缸32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气缸31的输出端,所述压带板33设置在所述升降气缸32的输出端,所述压带板33与所述操作台2相配合。第一驱动气缸31控制压带板33的前后移动,升降气缸32控制压带板33的上下移动,当产品放置到操作台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编织治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底板(1)、操作台(2)、压带模组(3)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2)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所述压带模组(3)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2)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4)和后压线板(5),所述操作台(2)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6),所述前压线板(4)和所述后压线板(5)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4)及所述后压线板(5)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编织治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安装底板(1)、操作台(2)、压带模组(3)和压线模组,所述操作台(2)设置在所述安装底板(1)上,所述压带模组(3)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右侧并与所述操作台(2)相配合,所述压线模组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前后两侧的前压线板(4)和后压线板(5),所述操作台(2)上还设置有产品限位结构(6),所述前压线板(4)和所述后压线板(5)均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相配合,使用时,将待加工产品放置在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上,所述压线模组、所述前压线板(4)及所述后压线板(5)均将所述待加工产品压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限位结构(6)包括中心块(61)、绕线针(62)、10mm针组(63)、线尾针(64)和耳朵线限位治具(65),所述中心块(61)设置在所述操作台(2)的中心,所述绕线针(62)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前后两侧,所述10mm针组(63)的数量为2且分别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前后两侧,所述线尾针(64)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左侧,所述耳朵线限位治具(65)的数量为2且以所述中心块(61)为中心对称设置在所述中心块(61)的右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编织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前安装座(7)和后安装座(8),所述前安装座(7)上设置有前安装柱(9),所述前压线板(4)的一端与所述前安装柱(9)相铰接,所述后安装座(8)上设置有后安装柱(10),所述后压线板(5)的一端与所述后安装柱(10)相铰接,所述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樟尧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