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1112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3 2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和车辆,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共用齿轮、中间轴、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将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并通过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输入轴的动力由第一输入齿轮输入或共用齿轮输入,使得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带动中间轴转动,或共用齿轮与输入输出齿轮相互啮合带动中间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输出轴的动力由第一输出齿轮输出或共用齿轮输出,若通过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的输出,则输出轴由第一输出齿轮带动输出动力;反之,则由共用齿轮带动输出轴转动。实现零时间等待的挡位变换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变速器的实用性。

A compact transmission structur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和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和车辆。
技术介绍
变速器是一套用于来协调发动机和/或电机的转速和车轮的实际行驶速度的变速装置,用于发挥发动机和/或电机的最佳性能。变速器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在发动机和/或电机和车轮之间产生不同的变速比。然而,在现有的四挡车辆中,其四挡变速器中则需要通过大于等于四组的齿轮组进行啮合,导致现有的变速器的体积较大。且现有四挡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路径不唯一,换挡机构多为同步器或拔叉结构,在进行切换变挡时,切换时间间隙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解决现有变速器在变换挡位时切换时间间隙较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共用齿轮、中间轴、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所述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共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上;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输入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共用齿轮与输入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入,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上,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的输入端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包括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的输出端上,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出齿轮上。进一步地,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输入轴孔、输出轴孔和中间轴孔,所述输入轴孔位于壳体的一侧壁上,所述输出轴孔位于与输入轴孔相对的另一侧壁上,所述中间轴孔贯穿壳体设置在输入轴孔所在壳体的侧面与输出轴孔所在壳体的另一侧面上,所述输入轴孔的中心轴线与输出轴孔的中心轴线共线,所述中间轴孔的中心轴线与输入轴孔的中心轴线或输出轴孔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输入轴的动力输入端套设在输入轴孔内,所述输出轴的动力输出端套设在输出轴孔内,所述中间轴设置在中间轴孔内。进一步地,所述输入轴孔设置有第一防尘盖,所述输出轴孔设置有第二防尘盖。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孔设置有端盖。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的中间轴环绕输入轴和输出轴设置。专利技术人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变速器结构的车辆,包括变速器和车体,所述变速器为上述中的变速器结构;所述变速器与车体内的发动机和/或电机连接设置,且所述变速器用于切换车体的发动机和/或电机的转速和转矩。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将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并通过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输入轴的动力由第一输入齿轮输入或共用齿轮输入,使得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带动中间轴转动,或共用齿轮与输入输出齿轮相互啮合带动中间轴转动。同时通过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输出轴的动力由第一输出齿轮输出或共用齿轮输出,若通过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的动力输出,则输出轴由第一输出齿轮带动输出动力;反之,通过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控制输入输出齿轮和共用齿轮的动力输出,则输出轴由共用齿轮带动输出动力。达到通过三对齿轮的传动实现四个挡位的切换,且通过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的切换,实现动力传递路径唯一性,达到挡位变换时零时间等待的目的,极大提高了变速器的实用性及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例一方式所述的变速器结构的结构图;图2为具体实施例二方式所述的变速器结构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变速器;2、车体;10、输入轴;11第一输入齿轮;20、输出轴;21、第一输出齿轮;30、共用齿轮;40、中间轴;41、第二输入齿轮;42、第二输出齿轮;43、输入输出齿轮;50、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1、第一离合器;52、第二离合器;60、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1、第三离合器;62、第四离合器;70、壳体;71、输入轴孔;72、输出轴孔;73、中间轴孔;731、端盖;711、第一防尘盖;721、第二防尘盖;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包括输入轴10、输出轴20、共用齿轮30、中间轴40、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本实施例中具有三组齿轮组,其分别为: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的齿轮组,输入输出齿轮与共用齿轮的齿轮组,以及第一输出齿轮与第二输出齿轮的齿轮组,且该三组齿轮组相互之间的齿数的比值都不同,因此使得变速器输入与输出的动力实现变化的效果,达到挡位切换的目的。通过该变速器结构制作出对应的变速器,可以应用与矿山车中,当然也可以应用于小轿车、卡车、巴士或公交车等车内,具有占用较小车体体积的效果,提高了变速器结构的实用性,以及降低车辆生产的成本。本实施例中将动力由输入轴输入,因此可以带动第一输入齿轮11或共用齿轮30跟随输入轴转动。使用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对于第一输入齿轮11和共用齿轮30进行控制,即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可以控制第一输入齿轮11或共用齿轮30其中一个进行动力输入。同理,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则可以控制第一输出齿轮21或共用齿轮30其中一个进行动力输出。达到通过三对齿轮的传动实现四个挡位的切换,且通过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之间的切换,达到挡位变换时零时间等待的目的,极大的提高了变速器的实用性及可靠性。因此,第一挡位的路径为: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选择第一离合器51输入动力,使得输入轴10的动力通过第一输入齿轮11与第二输入齿轮41相互啮合传输至中间轴40,带动中间轴40转动;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选择第四离合器62输出动力,使得中间轴40的动力通过第一输出齿轮21和第二输出齿轮42的啮合传输至输出轴20,带动输出轴20转动。同理,第二挡位的路径为: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选择第二离合器52输入动力,输入轴10动力由共用齿轮30与输入输出齿轮43相互啮合传输至中间轴40;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选择第四离合器62输出动力,使得中间轴40的动力通过第一输出齿轮21和第二输出齿轮42的啮合传输至输出轴20,带动输出轴20转动。同理,第三挡位的路径为: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50选择第一离合器51输入动力,使得输入轴10的动力通过第一输入齿轮11与第二输入齿轮41相互啮合传输至中间轴40,带动中间轴40转动;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60选择第三离合器61输出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共用齿轮、中间轴、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n所述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共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上;/n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输入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n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共用齿轮与输入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n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n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入,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共用齿轮、中间轴、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和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
所述输入轴设置有第一输入齿轮,所述输出轴设置有第一输出齿轮,所述共用齿轮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输入轴和/或输出轴上;
所述中间轴上依次设置有第二输入齿轮、输入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
所述第一输入齿轮与第二输入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输出齿轮和第二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所述共用齿轮与输入输出齿轮相互啮合设置;
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
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第一输入齿轮与共用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入,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用于切换共用齿轮与第一输出齿轮之间的动力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切换式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入齿轮上,所述第二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的输入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紧凑型的变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切换式双离合器包括第三离合器和第四离合器,所述第三离合器设置在共用齿轮的输出端上,所述第四离合器设置在第一输出齿轮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南昌罗天生周荣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维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