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灰焙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481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石灰生产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石灰焙烧炉,包括炉体、供风装置,供风装置包括助燃风机、风管、风帽套筒,风帽套筒包括内筒、外筒;外筒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裙边;位于相邻两个裙边之间的外筒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外部通风孔;内筒上开有若干个内部通风孔;外筒底部设有顶出装置;顶出装置包括密封管、滑动设于密封管内的第一活塞、设于第一活塞背离第二活塞端面的顶出块、设于密封管内的驱动机构;顶出块背离滑块的端面自下而上向靠近滑块的方向倾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其能够减少石灰通过通风孔进入到风帽套筒的内部,保证供风均匀,提高产品质量。

A kind of lime bak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石灰焙烧炉
本技术涉及石灰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石灰焙烧炉。
技术介绍
石灰焙烧炉在煅烧过程中,供风的大小和均匀程度直接影响到煅烧的生熟均匀度,是决定石灰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如供风不均匀就会出现偏烧,以至使过烧和夹生现象发生,大大影响了活性石灰的品质。现有的石灰焙烧炉通风系统都是风机通过供风管道直接通入炉体内,炉体内有一个简单的塔型风帽与供风管道连接,此风帽的主要作用是阻止石灰进入供风管道,风帽虽然能阻挡大部分石灰进入,但是不能将石灰完全隔绝,这样影响供风管道的供风效果,导致供风不均匀,影响石灰窑的产品品质和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石灰焙烧炉,其能够减少石灰通过通风孔进入到风帽套筒的内部,保证供风均匀,提高产品质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石灰焙烧炉,包括炉体、设于炉体上的供风装置,所述供风装置包括助燃风机、风管、风帽套筒,所述风帽套筒包括内筒、外筒;所述外筒的外壁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裙边;位于相邻两个裙边之间的所述外筒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部通风孔;所述内筒的筒壁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内部通风孔;所述外部通风孔与内部通风孔一一对应;所述外筒的底部设有顶出装置;所述顶出装置包括设于外筒一侧且位于外筒底部的密封管、滑动设于密封管内的第一活塞、滑动设于第一活塞背离第二活塞端面的顶出块、设于密封管内且用于驱动顶出块横移的驱动机构;所述密封管水平设置,密封管的一端与外筒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透于炉体向炉体外延伸;所述顶出块背离滑块的端面自下而上向靠近滑块的方向倾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顶出装置,在助燃风机工作的时候,通过启动驱动机构,使得驱动机构能够将顶出块沿着滑槽向靠近内筒的方向移动,内筒的底部与顶出块的上端面抵接,使得内部通风孔与外部通风孔连通,实现通风的效果;通过关闭驱动机构,使得顶出块向密封管内滑移,撤销对内筒底部的顶起,使得内筒下降,内部通风孔与外部通风孔错开设置,从而实现对内部通风孔和外部通风孔的封堵,使得炉体内的石灰不会通过外部通风孔进入到风帽套筒内部,不会造成内外筒的堵塞,从而实现不会影响供风管道的供风效果,保证供风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设于密封管内且与第一活塞间隔设置的第二活塞、设于密封管内的电动伸缩杆、设于密封管背离外筒的端部上的密封盖;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出端与第二活塞背离第一活塞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形成一段空腔;所述电动伸缩杆的长度方向沿密封管的长度方向设置且驱动第二活塞水平移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启动电动伸缩杆,驱动第二活塞沿着密封管的内部水平移动,由于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有一段空腔,第二活塞向第二活塞移动,两者之间的压强变大,从而使得第一活塞沿着密封管的内壁向背离第二活塞的方向平移,从而使得顶出块移出到密封管外,从而实现将内筒顶起,内部通风孔与外部通风孔对齐,内外部连通,保证供风效果。在风管不供风的情况下,使得电动伸缩杆缩回,驱动第二活塞向背离第一活塞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的压强变小,从而使得第一活塞向靠近第二活塞的方向滑移,顶出块移回至密封管内,除去对内筒底部的作用力,使得内筒恢复初始位置,内部通风孔和外部通风孔错开,从而将内筒与外筒隔绝。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筒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外筒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内筒的外壁上设有滑动设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外筒上开设限位槽,在内筒上开设限位块,使得内筒被顶出装置顶起时,内筒能够沿着限位槽上升,确保内部通风孔能够对齐外部通风孔,内外连通,使得通风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出装置关于外筒的轴线方向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两个顶出装置,方便对内筒进行顶起,提高对内筒提升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管背离外筒的端部攻有一端外螺纹;所述密封盖与密封管背离外筒的端部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外螺纹,方便电动伸缩杆的安装拆卸,安装后结构稳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部通风孔的孔径大于外部通风孔的孔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部通风孔的孔径设置成大于外部通风孔的孔径,使得内筒被顶起来的时候,内部通风孔能够与外部通风孔连通,确保通风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筒是铝合金材质;所述内筒的顶部为封闭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筒设置成铝合金材质,内筒的质量较轻,使得在内筒被顶出块顶起来的时候更加容易,更加节能。在风管的风引进风帽套筒内时,能够对内筒的顶部有个向上的作用力,使得内筒始终保持被顶起来的状态,进一步保证内部通风孔与外部通风孔连通,提高供风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设置顶出装置,在炉体不工作时,实现对内部通风孔和外部通风孔的封堵,使得炉体内的石灰不会通过外部通风孔进入到风帽套筒内部,不会造成内外筒的堵塞,从而实现不会影响供风管道的供风效果,保证供风均匀,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外筒上开设限位槽,在内筒上开设限位块,使得内筒被顶出装置顶起时,内筒能够沿着限位槽上升,确保内部通风孔能够对齐外部通风孔,内外连通,使得通风效果更好;将内部通风孔的孔径设置成大于外部通风孔的孔径,使得内筒被顶起来的时候,内部通风孔能够与外部通风孔连通,确保通风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风帽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附图标记:1、炉体;11、出料口;2、供风装置;21、助燃风机;22、风帽套筒;221、内筒;222、外筒;223、内部通风孔;224、外部通风孔;225、限位槽;226、限位块;23、风管;3、风帽顶;4、裙边;5、顶出装置;51、密封管;52、第一活塞;53、顶出块;54、驱动机构;541、第二活塞;542、电动伸缩杆;543、密封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石灰焙烧炉,包括炉体1、安装于炉体1上的供风装置2。供风装置2包括安装于炉体1外的助燃风机21、安装于炉体1内部且靠近炉体1出料口11的位置的风帽套筒22(如图2所示)、一端连接于助燃风机21另一端连接于出料斗的风管23。内筒221是铝合金材质,内筒221和外筒222的顶部均为封闭结构。如图2所示,风帽套筒22包括内筒221、套设于内筒221外部的外筒222。内筒221和外筒222底部均为敞开结构。外筒222的底部固定有锥形状的风帽顶3,外筒222的外壁间隔固定有若干个裙边4,裙边4由内向外向下倾斜设置。裙边4沿外筒222的高度方向间隔设置。位于相邻两个裙边4之间的外筒222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部通风孔224,内筒221的筒壁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且与外部通风孔224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石灰焙烧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上的供风装置(2),所述供风装置(2)包括助燃风机(21)、风管(23)、风帽套筒(22),其特征是:所述风帽套筒(22)包括内筒(221)、外筒(222);所述外筒(222)的外壁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裙边(4);位于相邻两个裙边(4)之间的所述外筒(222)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部通风孔(224);所述内筒(221)的筒壁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内部通风孔(223);所述外部通风孔(224)与内部通风孔(223)一一对应;所述外筒(222)的底部设有顶出装置(5);所述顶出装置(5)包括设于外筒(222)一侧且位于外筒(222)底部的密封管(51)、滑动设于密封管(51)内的第一活塞(52)、设于第一活塞(52)靠近内筒(221)的端面上的顶出块(53)、设于密封管(51)内且用于驱动顶出块(53)横移的驱动机构(54);所述密封管(51)水平设置,密封管(51)的一端与外筒(22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透于炉体(1)且向炉体(1)外延伸;所述顶出块(53)背离滑块的端面自下而上向靠近滑块的方向倾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石灰焙烧炉,包括炉体(1)、设于炉体(1)上的供风装置(2),所述供风装置(2)包括助燃风机(21)、风管(23)、风帽套筒(22),其特征是:所述风帽套筒(22)包括内筒(221)、外筒(222);所述外筒(222)的外壁沿高度方向上间隔设有若干个裙边(4);位于相邻两个裙边(4)之间的所述外筒(222)外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外部通风孔(224);所述内筒(221)的筒壁开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内部通风孔(223);所述外部通风孔(224)与内部通风孔(223)一一对应;所述外筒(222)的底部设有顶出装置(5);所述顶出装置(5)包括设于外筒(222)一侧且位于外筒(222)底部的密封管(51)、滑动设于密封管(51)内的第一活塞(52)、设于第一活塞(52)靠近内筒(221)的端面上的顶出块(53)、设于密封管(51)内且用于驱动顶出块(53)横移的驱动机构(54);所述密封管(51)水平设置,密封管(51)的一端与外筒(222)固定连接且另一端穿透于炉体(1)且向炉体(1)外延伸;所述顶出块(53)背离滑块的端面自下而上向靠近滑块的方向倾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灰焙烧炉,其特征是:所述驱动机构(54)包括滑动设于密封管(51)内且与第一活塞(52)间隔设置的第二活塞(541)、设于密封管(51)内的电动伸缩杆(5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凡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山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