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048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涉及石灰生产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托板以及条形沉槽,条形沉槽内铰接有盖板;盖板与条形沉槽之间设置有驱动盖板转动的转动装置。转动装置包括开设于盖板远离滑块一侧的方形沉槽、与方形沉槽铰接的支撑件、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条形沉槽内的第一抵压件以及设置于第一抵压件和支撑件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一斜面;条形沉槽内设置有推动第一抵压件向靠近支撑件一侧移动的推动机构;第一抵压件与条形沉槽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一抵压件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堆积于托板上的石灰会随托板移动的问题,达到了便于倾倒堆积于盖板上的石灰的效果。

A supporting plate device for easy falling of lime in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
本技术涉及石灰生产
,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窑体的出灰装置主要包括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窑体底部的四个排灰桶、固定于熔炉内周面的底板以及固定于底板底部的料斗。底板顶面开设有与料斗连通的出料口。石灰经排灰桶落下后,石灰穿过出料口由料斗落下。现有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37002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活性石灰窑专用出灰装置,包括底座以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下灰口底部的四个排灰桶;底座顶部沿圆周方向均布有四个轨道,每个轨道上沿下灰口径向滑移设置有托板,托板用于对排灰桶进行封堵。托板一侧铰接有曲轴,曲轴远离托板一侧与电机铰接。但是,上述出灰装置中,石灰由排灰桶落下后会堆积于托板顶部,此时移开托板,堆积于托板上的石灰会随托板移动,导致一部分石灰无法落入料斗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通过在托板上铰接设置可以转动的盖板,达到了便于倾倒堆积于盖板上的石灰的效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包括固定于滑块顶部的托板以及开设于所述托板顶部的条形沉槽,所述托板顶部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条形沉槽之间设置有驱动盖板转动的转动装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向远离排灰桶一侧移动时,转动装置驱动盖板转动,盖板由水平状态转动至倾斜状态,石灰由排灰桶落入出料口内,降低石灰随托板移动的可能性,便于将堆积于盖板上的石灰倾倒入料斗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与盖板底部铰接的支撑件、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条形沉槽内的第一抵压件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件和支撑件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一斜面;所述条形沉槽内设置有推动第一抵压件向靠近支撑件一侧移动的推动机构;所述第一抵压件与条形沉槽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一抵压件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压件通过第一斜面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抵压支撑件,并推动支撑件向上移动,便于通过支撑件向上移动带动盖板转动,从而使堆积于盖板上的石灰倾倒进入料斗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于条形沉槽相对内侧的顶板、固定于所述顶板底面的燕尾块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抵压件顶部的燕尾槽,所述第一抵压件通过所述燕尾槽与所述燕尾块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滑移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燕尾槽为燕尾块提供导向作用,降低第一抵压件沿条形沉槽长度方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条形沉槽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抵压件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片,两个所述支撑片远离支撑件一侧分别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远离支撑片一端与所述安装槽远离支撑件一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压件向靠近支撑件一侧移动时,第一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向支撑片施加远离支撑件一侧的弹力,便于驱动第一抵压件复位,从而使第一抵压件与支撑件分离,进而有利于支撑件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条形沉槽内的第二抵压件以及分别开设于第一抵压件和第二抵压件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二斜面;排灰桶底部设置有驱动第二抵压件向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第二抵压件与条形沉槽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二抵压件沿竖向移动的限位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抵压件通过第二斜面向下抵压第一抵压件,便于第二抵压件推动第一抵压件向靠近支撑件一侧移动,从而通过支撑件驱动盖板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开设于条形沉槽底面的导向槽以及固定于第二抵压件底部的导向轴,所述导向轴沿竖向滑移设置于所述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向槽为导向轴提供导向作用,降低第二抵压件沿竖向移动过程中偏离轨道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抵压件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底端与条形沉槽底面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抵压件向下移动过程中,第二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并对第二抵压件施加向上的弹力,便于驱动第二抵压件复位。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排灰桶底部的按压件以及分别开设于按压件和第二抵压件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三斜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压件向靠近盖板一侧抵压第二抵压件,并推动第二抵压件向下移动,便于滑块在经过排灰桶侧壁时,通过与按压件接触,实现盖板的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在托板上铰接设置可以转动的盖板,降低石灰随托板移动的可能性,便于将堆积于盖板上的石灰倾倒入料斗内;2.通过设置转动装置,滑块在移动过程中与排灰桶底部的按压件即可实现盖板的转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凸显排灰桶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凸显转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凸显导向组件的剖视图。图中:1、窑体;2、底板;21、导轨;22、滑块;23、托板;3、连杆机构;31、支撑环;32、电机;33、第一连杆;34、第二连杆;35、安装通孔;36、连接轴;4、转动装置;41、支撑件;42、第一抵压件;421、第一斜面;422、支撑片;423、第一弹簧;43、推动机构;431、第二抵压件;432、第二斜面;44、驱动组件;441、按压件;442、第三斜面;45、限位组件;451、导向轴;453、第二弹簧;46、导向组件;461、顶板;462、燕尾槽;463、燕尾块;5、条形沉槽;51、盖板;511、铰接件;52、安装槽;6、排灰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沿窑体1圆周方向均布于底板2顶面的四个导轨21以及分别沿窑体1径向滑移设置于四个导轨21上的四个滑块22。每个滑块22顶部均固定有用于阻止石灰由排灰桶6下落的托板23,每个滑块22一侧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22移动的连杆机构3。结合图3,连杆机构3包括固定于窑体1外周面的支撑环31、安装于支撑环31顶面的电机32、垂直固定于电机32输出端的第一连杆33以及与滑块22一侧铰接的第二连杆34;第一连杆33外周面固定有连接轴36,第二连杆34外周面开设有连接通孔,连接轴36与连接通孔转动连接。窑体1侧壁开设有用于供第二连杆34穿过的安装通孔35。如图4所示,每个托板23顶部均开设有条形沉槽5,每个托板23顶部铰接有盖板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滑块(22)顶部的托板(23)以及开设于所述托板(23)顶部的条形沉槽(5),所述托板(23)顶部铰接有盖板(51);所述盖板(51)与条形沉槽(5)之间设置有驱动盖板(51)转动的转动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滑块(22)顶部的托板(23)以及开设于所述托板(23)顶部的条形沉槽(5),所述托板(23)顶部铰接有盖板(51);所述盖板(51)与条形沉槽(5)之间设置有驱动盖板(51)转动的转动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4)包括与盖板(51)底部铰接的支撑件(41)、沿条形沉槽(5)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条形沉槽(5)内的第一抵压件(42)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抵压件(42)和支撑件(41)相对内侧的两个第一斜面(421);所述条形沉槽(5)内设置有推动第一抵压件(42)向靠近支撑件(41)一侧移动的推动机构(43);所述第一抵压件(42)与条形沉槽(5)之间设置有驱动第一抵压件(42)沿条形沉槽(5)长度方向移动的导向组件(4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6)包括固定于条形沉槽(5)相对内侧的顶板(461)、固定于所述顶板(461)底面的燕尾块(463)以及开设于所述第一抵压件(42)顶部的燕尾槽(462),所述第一抵压件(42)通过所述燕尾槽(462)与所述燕尾块(463)沿条形沉槽(5)长度方向滑移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熔炉内石灰下落的托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沉槽(5)相对内侧分别开设有安装槽(52),所述第一抵压件(42)两侧分别固定有支撑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晨超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北山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