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0175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5: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包括连接板I、连接板II、阻尼转轴及连接架,其中阻尼转轴设置于连接架上,连接板I通过连接板II与阻尼转轴连接,连接板I与连接架可相对转动,阻尼转轴可使连接板I停在任意角度。连接板I上设有前后机械限位装置,前后机械限位装置用于控制阻尼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阻尼转轴的机械机构,可以转动到需要的位置,使得能达到设计要求,并降低成本,节省空间,简化结构,能达到所需设计效果。

Rotating structure of shaft with damp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
技术介绍
机器人普遍的转动结构是电机传动。但在不需要电动控制经常转动的地方,如果都用电机,可能会大大的增加整体机器人的成本,和增大整个机器人的设计空间。在现今机器人市场上,低成本是个很大的卖点。因此,急需一种简化了机械设计,减少空间,还降低了设计成本的转动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能大大的降低设计成本及简化设计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包括连接板I、连接板II、阻尼转轴及连接架,其中阻尼转轴设置于连接架上,所述连接板I通过连接板II与所述阻尼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板I与所述连接架可相对转动,所述阻尼转轴可使所述连接板I停在任意角度。所述连接板I上设有前后机械限位装置,所述前后机械限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阻尼转轴的转动角度范围。所述前后机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连接板I下端的前限位板和后限位板,所述前限位板位于所述连接架的前侧,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I向前转动的角度;所述后限位板为U型结构,所述后限位板套设于所述连接架上、且端部与所述连接板I连接,所述所述后限位板用于限制所述连接板I向后转动的角度。所述阻尼转轴为合页式结构。所述阻尼转轴连接在所述连接架的顶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应用阻尼转轴的新式转动结构,整体结构紧凑,减小安装空间,适用于更加广泛的场合。2.本专利技术应用阻尼转轴的机械机构,转动到哪里就可以停在哪里,使得能达到设计要求,并降低成本,节省空间,简化结构,能达到所需设计效果。3.本专利技术带有转向限位设计,使得转动在设计范围之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阻尼转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动55°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转动85°的状态示意图。图中:1为连接板I,2为连接板II,3为阻尼转轴,4为连接架,5为前限位板,6为后限位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包括连接板I1、连接板II2、阻尼转轴3及连接架4,其中阻尼转轴3设置于连接架4上,连接板I1通过连接板II2与阻尼转轴3连接,连接板I1与连接架4可相对转动,阻尼转轴3可使连接板I1停在任意角度。连接板I1上设有前后机械限位装置,前后机械限位装置用于控制阻尼转轴3的转动角度范围。前后机械限位装置包括设置于连接板I1下端的前限位板5和后限位板6,前限位板5位于连接架4的前侧,用于限制连接板I1向前转动的角度;后限位板6为U型结构,后限位板6套设于连接架4上、且端部与连接板I1连接,后限位板6用于限制连接板I1向后转动的角度。阻尼转轴3为合页式结构,阻尼转轴3连接在连接架4的顶部。用手掰动连接板I1,就可以达到转动的功能,阻尼转轴3可以使连接板I1停在任何角度,因为阻尼转轴3的功能相比较与其他转轴就在于它存在的阻尼值,需要多大的扭力,就可以设计多大的阻尼转轴。其中对应的连接板I1、连接板II2和连接架4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改变形态,其中一方固定,另一方给外力,通过阻尼转轴3的阻尼作用来满足机械结构,俯仰角度可停留在可调范围的任何位置。另外,而通过前限位板5、后限位板6这两个前后机械限位装置,可以使阻尼转轴转动控制在一个角度范围之内,可以根据设计需求来设计这两个限位板的大小长度。如图4所示,这是本机械结构的应用,连接架4固定不动,首先此机械结构通过阻尼转轴3的阻力,连接板I1停留在55度的位置。用一个外力对连接板I1用力,可以将阻尼转轴3的角度增大到85度,如图5所示。连接板I1可以根据实际的设计要求调整任意角度,并停留在任何位置。由于机器人设计的需求,有些位置可以用电机达到转动作用,有些位置由于空间或者成本预算等方面不需要用到电机传动。本专利技术可简单轻松实现多角度任意旋转功能,并转动后可以停在需要的位置处,结构设计空间紧凑并简单,成本降低,使得机器人设计上既达到了设计要求,由可以在机器人设计市场上有足够的竞争力,应用范围更广泛。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空间狭小的机器人手指设计,和成本较小的教育机器人设计等方面。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I(1)、连接板II(2)、阻尼转轴(3)及连接架(4),其中阻尼转轴(3)设置于连接架(4)上,所述连接板I(1)通过连接板II(2)与所述阻尼转轴(3)连接,所述连接板I(1)与所述连接架(4)可相对转动,所述阻尼转轴(3)可使所述连接板I(1)停在任意角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I(1)、连接板II(2)、阻尼转轴(3)及连接架(4),其中阻尼转轴(3)设置于连接架(4)上,所述连接板I(1)通过连接板II(2)与所述阻尼转轴(3)连接,所述连接板I(1)与所述连接架(4)可相对转动,所述阻尼转轴(3)可使所述连接板I(1)停在任意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I(1)上设有前后机械限位装置,所述前后机械限位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阻尼转轴(3)的转动角度范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阻尼转轴的转动结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鑫董状王义峰周思蒙陈虹瑾谭波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