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酵产乙醇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燃料
,具体涉及一种发酵产乙醇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生物燃料乙醇产能大约为296万吨/年,预计2020年生物燃料乙醇消费量约1200万吨/年;而阶段性适量安排利用东北地区现有酒精闲置产能150万吨/年,安排新增生物燃料乙醇产能885万吨/年,其中玉米原料630万吨/年、质量安全指标不合格稻谷灵活原料50万吨/年、木薯原料145万吨/年、秸秆等原料60万吨/年,则产能合计可实现约1330万吨/年。目前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主要是玉米、木薯等。随着我国粮食收储制度改革稳步推进,自然而然要加快玉米、稻谷等陈化粮的消化进度,尤其是库存较高的稻谷,然而现有技术对发酵条件的控制使得原料的淀粉出酒率较低,尤其是以陈化稻谷为原料制备乙醇,淀粉出酒率更低。因此,开发一种能够获得较高淀粉出酒率的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淀粉出酒率较低的问题(尤其是使用陈化稻谷为原料且不脱壳情况下),提供一种发酵产乙醇的方法,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糖化酶的存在下,在淀粉质原料的液化醪中接种发酵菌种进行发酵以获得含有乙醇的发酵醪,其中,在发酵过程中按照如下方式控制发酵温度:/n发酵开始后,第6-10h之前控制第一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0-32℃,之后第二阶段使发酵温度升高0.5-2℃继续发酵25-30h,再之后第三阶段控制发酵温度为32-34℃直至发酵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酵产乙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在糖化酶的存在下,在淀粉质原料的液化醪中接种发酵菌种进行发酵以获得含有乙醇的发酵醪,其中,在发酵过程中按照如下方式控制发酵温度:
发酵开始后,第6-10h之前控制第一阶段的发酵温度为30-32℃,之后第二阶段使发酵温度升高0.5-2℃继续发酵25-30h,再之后第三阶段控制发酵温度为32-34℃直至发酵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控制为32-34℃,第三阶段的发酵温度控制为32-34℃,第二阶段的发酵温度与第三阶段的发酵温度不同;
优选地,所述发酵的总时间为60-72h。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化醪中外观糖浓度为23-26°BX;
优选地,所述液化醪中DE值为16-21重量%;
优选地,所述液化醪的pH值为4.2-4.5,酸度为2.5-4.5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相对于1克的淀粉质原料,所述糖化酶的用量为100-180U。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发酵菌种为酵母菌;
优选地,所述发酵菌种的接种量使得1毫升所述液化醪中的活菌数为2×107-2.5×108cfu。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淀粉质原料的液化醪由含淀粉质原料的粉浆经液化制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液化的方式包括:首先在酶的存在下,将含淀粉质原料的粉浆进行一次升温和二次升温,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凡,李永恒,苏云,何太波,陶进,佟毅,罗虎,孙振江,李义,陈博,武丽达,黄允升,王小艳,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中粮生化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中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中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