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粪便联合发酵制甲烷的方法。
技术介绍
甲烷发酵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酸后,再产生甲烷的过程。人类将这一过程加以控制和工程化形成“甲烷发酵工程”,或称“沼气发酵工程”。甲烷发酵工程可以处理由于有机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的同时,可以获得清洁能源—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CO2、硫化氢。沼气经过去除CO2和硫化氢的提纯过程可以转化为甲烷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生物天然气”。甲烷发酵微生物主要利用的是较小分子的水溶性有机物。因此传统的甲烷发酵原料主要包括含有机物的各种废水、动物粪尿、有机物加工废渣等。随着“生物天然气”提纯技术的成熟,甲烷发酵工程的目的从以环境治理为主转移为以能源生产为主。随之,传统的甲烷发酵原料远远不能满足工程发展的需求。从而秸秆、牧草、甘蔗渣等含纤维素的原料引起人们关注,出现了多种利用秸秆的沼气发酵技术。但甲烷发酵微生物不能直接分解利用含纤维素原料,含纤维素原料的转化率和设备容积产甲烷效率极其不稳定。其主要问题在于:①秸秆养分单调,养分配比不合理。微生物分解利用作物秸秆,需要合理的养分配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甲烷发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菌剂发酵原料,实现甲烷发酵;所述原料由秸秆、动物粪便和水组成;所述原料的C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比为20‑35:1;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解纤维素木聚糖单胞菌(Xylanimonas cellulosilytic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6.25 CN 20151035800751.一种甲烷发酵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菌剂发酵原料,实现甲烷发酵;所述原料由秸秆、动物粪便和水组成;所述原料的C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比为20-35:1;所述菌剂的活性成分为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解纤维素木聚糖单胞菌(Xylanimonas cellulosilytica)、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的C元素和N元素的质量比为20:1、25:1或30: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所述动物粪便和所述水的质量比为1:0.5-1:8-8.5;和/或,所述秸秆、所述动物粪便和所述水的质量比具体为1:1:8或1:0.5:8.5。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所述动物粪便、所述水和所述菌剂的质量比为1:0.5-1:8-8.5:0.001;或,所述秸秆、所述动物粪便、所述水和所述菌剂的质量比为1:1:8:0.001或1:0.5:8.5:0.001;或,所述菌剂为将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培养液、解纤维素木聚糖单胞菌(Xylanimonas cellulosilytica)培养液、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培养液、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培养液混匀,得到混合菌液,再将所述混合菌液吸附到载体上,得到菌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中,所述解木聚糖梭菌(Clostridium xylanolyticum)、所述解纤维素木聚糖单胞菌(Xylanimonas cellulosilytica)、所述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所述枯草芽孢杆菌(Bac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宗均,袁旭峰,朱万斌,朱金波,师力民,姚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农绿能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