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以及电加热器,电加热器元件包括外壳、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密封件,外壳具有封口端以及开口端,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均安装于外壳内且间隔排布,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均伸出封口端,密封件与外壳连接,且密封开口端。电加热器元件结构简单合理,热传导效率高。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元件,具有电加热器元件的所有优点。
Electric heater element and electric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加热器元件以及电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加热器元件以及电加热器。
技术介绍
PTC发热体又叫PTC电加热器,采用PTC陶瓷发热元件与铝管组成。PTC发热体有热阻小、换热效率高的优点,是一种自动恒温、省电的电电加热器,突出特点在于安全性能上,任何应用情况下均不会产生如电热管类电加热器的表面“发红”现象,从而引起烫伤,火灾等安全隐患。现有冷却液电加热器PTC组件通过加热壳与待加热液体进行热交换。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ptc电加热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缺点:热阻大,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包括,例如,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其能够直接与流体接触,不会出现短路、漏电的情况,使用范围广,安全可靠,热能损失小,热传导效率高。本技术的目的还包括,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其具有电加热器元件的所有优点。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其包括:外壳、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密封件,所述外壳具有封口端以及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伸出所述封口端,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密封所述开口端。可选的,所述外壳具有连通所述封口端以及所述开口端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抵持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从所述开口端脱落。可选的,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所述电加热器包括:电加热器元件。可选的,所述电加热器具有水室,所述电加热器元件的部分置于所述水室内,且所述电加热器元件能够与位于所述水室内的流体直接接触。可选的,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相连的底壳以及封盖,所述底壳的内腔形成所述水室,所述封盖用于封堵所述水室的槽口,所述电加热器元件与所述封盖连接。可选的,所述底壳与所述封盖之间具有第一密封圈。可选的,所述封盖设置有定位孔,所述电加热器元件插接在所述定位孔内。可选的,所述外壳与所述定位孔之间具有第二密封圈。可选的,所述电加热器还包括绕流结构,所述电加热器具有与所述水室连通的进口以及出口,所述绕流结构设置于所述水室内,用于延长流体从所述进口向所述出口流动的流动路径。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加热器元件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电加热器元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外壳的一端为封闭端,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从封闭端伸出,分别用于与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连接。外壳的另一端为开口端,在开口端设置有密封件,将开口端密封,使得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与外部环境隔离,在使用过程中,液体不会从开端口进入到外壳中,也不会造成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导通而短路,进而不会损坏电加热器元件。由于电加热器元件不易被短路,在使用过程中,电加热器元件能够与具有导电性能的待加热介质直接接触,电加热器元件的热能能够直接传递至待加热介质上,热传导效率高。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包括上述的电加热器元件,具有电加热器元件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加热且元件的外壳的剖视结构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元件的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的剖视示意图;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外壳与绕流结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标:01-电加热器;001-电加热器元件;100-外壳;101-封口端;102-开口端;103-安装通道;104-第一壳段;105-第二壳段;106-限位凸起;110-第一电极片;120-第二电极片;130-密封件;140-陶瓷片;150-封头;160-绝缘套;002-底壳;200-水室;210-底壁;220-第一侧壁;230-第二侧壁;240-第三侧壁;250-第四侧壁;260-进口;270-出口;003-封盖;300-定位孔;004-第一密封圈;005-第二密封圈;006-绕流结构;600-竖板;610-第一横板;620-第二横板;630-第三横板;640-第一侧板;650-第二侧板;660-第三侧板;670-第四侧板;007-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请参考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001,用于加热气体、液体或者固体等,具有适应范围广,使用安全性高以及传热效率高等优点。本实施例中,电加热器元件001主要适用于加热冷却液。请参阅图1和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加热器元件001包括:外壳100、第一电极片110、第二电极片120以及密封件130,外壳100具有封口端101以及开口端102,第一电极片110以及第二电极片120均安装于外壳100内且间隔排布,第一电极片110和第二电极片120均伸出封口端101,密封件130与外壳100连接,且密封开口端102。综上,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加热器元件001,电加热器元件001包括外壳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加热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元件包括:/n外壳、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密封件,所述外壳具有封口端以及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伸出所述封口端,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密封所述开口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加热器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元件包括:
外壳、第一电极片、第二电极片以及密封件,所述外壳具有封口端以及开口端,所述第一电极片以及第二电极片均安装于所述外壳内且间隔排布,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均伸出所述封口端,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壳连接,且密封所述开口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器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具有连通所述封口端以及所述开口端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内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抵持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用于防止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所述第二电极片从所述开口端脱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加热器元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凸起设置为沿所述外壳的周向延伸的环形结构。
4.一种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器包括:
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加热器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加热器具有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炜,刘波,李映月,胡攀,张雨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