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6111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汽车用纱窗连接于车门以及车窗玻璃之间,包括收容器以及用于遮挡车窗的纱网,其中,收容器为中空的盒体,收容器上开设有开口,收容器上还设有与所述车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纱网收纳在所述收容器内,且纱网能够通过开口从收容器内抽出,纱网上设有与车窗玻璃的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通过收容器与车门的顶部固定连接,纱网收容在收容器内并能够从收容器的开口抽出,纱网抽出后与车窗玻璃的顶部连接,这样在车窗打开时,纱网随着车窗玻璃下移动并继续从收容器内抽出,将车窗遮挡住,在避免异物进入车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车内通风换气。

A screen window for automobile and a vehicle with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时代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人们对汽车的需求越来越多,人们享受着汽车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遭受着汽车所带来的一些困扰。例如,人们驾驶汽车出行以及在车内休息时,如果长时间关闭车窗,会导致车内空气不新鲜,对车内人员身体不利。因此,人们常常需要打开车窗进行通风换气。然而,在春夏秋季节,当人们打开车窗时,会有异物例如蚊虫、柳絮、杨絮以及空气中的其他漂浮等进入车内,不但不利于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还会使车内人员受到蚊虫叮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以在车窗打开时,能够遮挡车窗,在不影响车内通风换气的同时还能够避免异物进入车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汽车用纱窗,连接于车门以及车窗玻璃之间,包括收容器以及用于遮挡车窗的纱网,其中,所述收容器为中空的盒体,所述收容器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收容器上还设有与所述车门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纱网收纳在所述收容器内,且所述纱网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收容器内抽出,所述纱网上设有与所述车窗玻璃的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收容器的底面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吸盘。进一步地,所述纱网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述收容器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收容器内并与所述收容器固定连接,所述纱网的第二端能够从所述收容器的开口抽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置在所述纱网的第二端。进一步地,所述纱网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收容器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吸盘。进一步地,所述纱网的周围缝制有边布。进一步地,所述纱网为折叠纱网。根据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用纱窗。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通过收容器与车门的顶部固定连接,纱网收容在收容器内并能够从收容器的开口抽出,纱网抽出后与车窗玻璃的顶部连接,这样在车窗打开时,纱网随着车窗玻璃下移动并继续从收容器内抽出,将车窗遮挡住,在避免异物进入车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车内通风换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汽车用纱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汽车用纱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的汽车用纱窗安装在车辆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汽车用纱窗和具有其的车辆。请一并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的提供的汽车用纱窗,连接于车门100以及车窗玻璃200之间。该汽车用纱窗包括收容器1以及用于遮挡车窗的纱网2。其中,收容器1为中空的盒体,收容器1上开设有开口(图未示),收容器1上还设有与车门10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3。纱网2收纳在收容器1内,且纱网2能够通过开口从收容器1内抽出,纱网2上设有与车窗玻璃200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4。在具体使用本技术的汽车用纱窗时,收容器1通过第一连接结构3与车门的顶部固定,车门100的顶部指的是车门100的位于车窗上方的部分,纱网2部分从收容器1的开口抽出后通过第二连接结构4与车窗玻璃200的顶部且具体为车窗玻璃200的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车窗玻璃200的正面指的是车窗玻璃200的朝向车内的面。这样,在打开车窗时,纱网2随着车窗玻璃200下移并继续从收容器1内抽出,将车窗遮挡,纱网2将车窗遮挡后,可以阻挡异物避免异物进入车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车内通风换气。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开口开设在收容器1的底面上,以便于纱网2从开口抽出后与车窗玻璃200的顶部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为吸盘,吸盘能够将收容器1固定在车门100上,同时可以实现方便地拆装收容器1。为了保证收容器1与车门100之间固定的稳定性,吸盘的数量为多个,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吸盘数量为3个。当然,第一连接结构3的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例如可以为双面胶。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3设置在收容器1的背面,也就是收容器1的朝向车门的面上,可以保证收容器1安装在车门100的顶部后,收容器1的开口向下。在本实施例中,纱网2包括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纱网2的第一端收容在收容器1内并与收容器1固定连接,纱网2的第二端能够从收容器1的开口抽出,以带动纱网2从收容器1内抽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4安装在纱网2的第二端,使纱网2通过第二连接结构4与车窗玻璃200固定后,纱网2能够被最大程度利用。在本实施例中,纱网2的第二端位于收容器1的外部,以方便将纱网2与车窗玻璃200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4为吸盘且安装在纱网2的第二端的背面上,需要说明的是,纱网2的背面指的纱网2的朝向车窗玻璃200的面。这样纱网2通过吸盘可以于车窗玻璃200的顶部的正面吸附在一起,吸盘在保证纱网2与车窗玻璃200固定连接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方便地拆装纱网2。为了保证纱网2与车窗玻璃200之间的固定稳定性,吸盘的数量为多个。当然,第二连接结构4的结构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结构4例如可以为双面胶。在本实施例中,纱网2为折叠式纱网,折叠式纱网具体结构与现有的隐形纱窗中的折叠式纱网结构相同,这样可以保证车窗关闭时,纱网2能够再次收容在收容器1内,从而不影响车窗的关闭。在本实施例中,纱网2的周围缝制有边布,以避免纱网刮伤车内人员。另需要说明的是,收容器1的具体形状可以与车门的环绕车窗的顶部的部分的形状相似,纱网2的形状与车窗的形状基本相同,尺寸略大于车窗,以保证纱网2在随着车窗玻璃200下移时能够完全覆盖车窗。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车辆,其具有上述的汽车用纱窗。本技术的汽车用纱窗,通过收容器1与车门100的顶部固定连接,纱网2收容在收容器1内并能够从收容器1的开口抽出,纱网2抽出后与车窗玻璃200的顶部连接,在车窗打开时,纱网2随着车窗玻璃200下移动并继续从收容器1内抽出,将车窗遮挡住,在避免异物进入车内的同时还能够保证车内通风换气。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用纱窗,由于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汽车用纱窗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车窗打开时,纱网遮挡车窗,在避免异物进入车内的同时还不影响车内通风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纱窗,连接于车门(100)以及车窗玻璃(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器(1)以及用于遮挡车窗的纱网(2),其中,所述收容器(1)为中空的盒体,所述收容器(1)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收容器(1)上还设有与所述车门(10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3),所述纱网(2)收纳在所述收容器(1)内,且所述纱网(2)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收容器(1)内抽出,所述纱网(2)上设有与所述车窗玻璃(200)的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纱窗,连接于车门(100)以及车窗玻璃(200)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容器(1)以及用于遮挡车窗的纱网(2),其中,所述收容器(1)为中空的盒体,所述收容器(1)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收容器(1)上还设有与所述车门(100)固定连接的第一连接结构(3),所述纱网(2)收纳在所述收容器(1)内,且所述纱网(2)能够通过所述开口从所述收容器(1)内抽出,所述纱网(2)上设有与所述车窗玻璃(200)的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开设在所述收容器(1)的底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3)为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用纱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2)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汽车集团越野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