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齐山专利>正文

前悬耕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9 阅读:3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田间作业的前悬耕整机,前悬耕整机沿用传统的手扶耕整机,特点是所携带的耕作机具具有同时犁、耙和辊的结构,同时该耕作机具固定悬挂在行走轮前方机头下方的机架上。所述耕作机具包括齿轮变速箱和带有爪齿的悬辊轮,齿轮变速箱固连在机架上,齿轮变速箱在左右两边具有输出轴,左右悬辊轮与左右输出轴同轴固连;齿轮变速箱与手扶耕整机的动力传动系统为皮带轮系,从动皮带轮与齿轮变速箱的输入轴同轴固连,主动皮带轮则可与手扶耕整机的任何传动轴同轴固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悬耕整机集犁、耙和辊多功能为一身,使用效率高,耕作过程不留死角,作业时行走轻松省力,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小。(*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田间地头作业的耕田机器,具体说是一种前悬耕整机。(二)
技术介绍
:目前田间地头作业的耕田机器已采用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手扶耕整机,分别配带各种犁具、耙具、辊具对旱地进行松土,为种植水稻作前期工作。配备各种机具的手扶耕整机,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人工作业,在机耕效率、作业时间、耕作效果、节约人力等多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现用的配带机具的手扶耕整机的工作方法并非尽善尽美,从以下各个方面的情况可以看出,手扶耕整机配带耕作机具的方式还可以改进:1、在手扶耕整机上,传统耕作机具的携带方法分别为:犁具悬挂在手扶耕整机的行走轮轴与操作者之间的手扶耕整机的机架上;耙具或者辊具则由手扶耕整机拖拉在操作者的后方。由此产生的问题是要完成田地的犁、耙和辊的总工序,都必须先后更换犁具、耙具或者辊具,因此传统耕整机的耕作方式是分开进行的,没有办法将犁、耙和辊的各个工序合为一体,重复工序多,没有完全发挥耕整机的工作能力。2、犁具、耙具和辊具的结构及在手扶耕整机上的安装方式,决定了犁具、耙具和辊具在工作时对手扶耕整机产生行走阻力,造成手扶耕整机的行走吃力,极大地消耗了手扶耕整机的能量功率。3、犁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前悬耕整机,包括手扶耕整机和配置在手扶耕整机上的耕作机具,其特征在于:由动力驱动的具有犁、耙和辊功能的耕作机具固定悬挂在机头下方的机架(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前悬耕整机,包括手扶耕整机和配置在手扶耕整机上的耕作机具,其特征在于:由动力驱动的具有犁、耙和辊功能的耕作机具固定悬挂在机头下方的机架(2)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耕整机,其特征在于:耕作机具包括主动、从动传动轮(3、4)、齿轮变速箱(5)、带有爪齿(6)的悬辊轮(7),其中:①、齿轮变速箱(5)固连在机架(2)上,两根处于一条支线上的齿轮变速箱输出轴(8)分别呈水平状于机头的左右两侧;②、主动传动轮(3)与动力转轴同轴固连,从动传动轮(4)与齿轮变速箱输入轴(9)同轴固连;③、两个悬辊轮(7)分别同轴固定安装在左右齿轮变速箱输出轴(8)上,爪齿(6)固定在悬辊轮(7)轮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耕整机,其特征在于:主动、被动传动轮(3、4)为皮带轮。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齐山
申请(专利权)人:张齐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