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智祥专利>正文

耕整机耕作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81197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耕整机耕作轮,包括内圈、外圈、轴套,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之”字型的行走片。行走片呈“之”字形设置,增加了每根行走片与泥田的接触面积,在行走轮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及深度时,两条行走片的承重角度形成人字形,这样便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机身不会快速下沉。在陆地行走时,由于行走片的“之”字形设计,每根行走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可保证耕整机平稳的行走,不会出现耕整机走不了直线的情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在泥底不深的水田耕作,也适合在烂泥田、深泥田里耕作和收割。(*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上的耕整机耕作轮,特别涉及一 种适合耕整南方深泥田的耕整机耕作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市场上出售的耕田机、收割机,只能在泥底不深的水 田中行走耕作,但在南方一些烂泥田、深泥田里就难以工作。从而在一定 程度上限制了耕田机、收割机在南方农村的推广应用。有一些耕田机方面 的技术专利申请,基本上是在减轻耕田机的整体重量上进行革新,对行 走轮的改进不多。但是,即使将整机重量如何降低,也有6 0公斤左右, 在一些烂泥田、深泥田里也不能自由地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耕田机、收割机不能在烂泥田、深泥 田里工作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耕整机耕作轮,使装上本技术 的耕田机、收割机等不仅能在一般的田地里耕作,而且能在烂泥田、深泥 田中耕作及收割。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耕整机耕作轮, 包括内圈、外圈、轴套,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之"字形 的行走片。工作时,行走片呈"之"字形设置,增加了每根行走片与泥田 的接触面积,同时,由于行走片设置成"之"字形,在行走轮转动到一定 的角度及深度时,相邻的两条行走片的承重角度形成人字形,这样便产生 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机身不会快速下沉。在陆地行走时,由于行走片的 "之"字形设计,每根行走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可保证耕整机平稳的 行走,不会出现耕整机走不了直线的情况。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在泥底不深的 水田耕作,也适合在烂泥田、深泥田里耕作和收割。附图说明图l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参见附图l、图2,本技术由内圈l、外圈2、轴套3组成,在 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4上设置有八条"之"字型的行走片5 。轴套3 通过四根加强筋6与内圈l连接或焊接在一起。由于耕整机行走轮是中空 的,采用钢板条制作行走片5,耕整机工作时,"之"字形的行走片5与地 面的接触面积大于直线形的行走片,能增加承载能力,即使在耕整泥底深 或烂泥的水田时也不会快速下沉。另外,耕整机在陆地行走时,采用"之" 字形的行走片能保证机体的行走平稳,不会出现走弯路或行走中间停顿现 象。权利要求1、一种耕整机耕作轮,包括内圈、外圈、轴套,其特征在于,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之”字型的行走片。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耕整机耕作轮,其特征在于,在内圈与外圈 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八条"之"字型的行走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耕整机耕作轮,包括内圈、外圈、轴套,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之”字型的行走片。行走片呈“之”字形设置,增加了每根行走片与泥田的接触面积,在行走轮转动到一定的角度及深度时,两条行走片的承重角度形成人字形,这样便产生一个向上的作用力,使机身不会快速下沉。在陆地行走时,由于行走片的“之”字形设计,每根行走片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可保证耕整机平稳的行走,不会出现耕整机走不了直线的情况。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用途广泛,既适用于在泥底不深的水田耕作,也适合在烂泥田、深泥田里耕作和收割。文档编号B60B15/00GK201009663SQ20072006268公开日2008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8日专利技术者熊智祥 申请人:熊智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耕整机耕作轮,包括内圈、外圈、轴套,其特征在于,在内圈与外圈之间的连接板上设置有“之”字型的行走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智祥
申请(专利权)人:熊智祥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