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768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动力设备的热管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包含电机箱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箱内部的风冷装置,所述电机箱包含箱壁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包含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风扇体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机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所述转动轴在调整装置的驱动下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在电机热能散发温度不同、局部分布不同的情况下,实行不同的散热策略,优化各电子部件工作状态。

An adjusting device for high efficiency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动力设备的热管理。
技术介绍
在自动化设备生产和使用中,电机是常见的动力部件,为自动化各个功能部件提供动力支持。随着自动化设备的规模化大型化,电机的数量与工作功率也在上升,工作时自身需要散发的总热量也随之增加。如公开号为CN110630371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兆瓦级智能风机控制内燃机发电机组散热器及工作方法,在这样的技术方案中,使用了常见的水冷散热和风冷散热的方式,具体的,使用风扇散热器对电机和其他电路部件进行针对性散热,使得各个部件能在合适的温控情况下持续工作。然而这样的方案有着一定的缺陷,一方面,由于电机输出功率、工作时间、工作环境的不同,其产生热量速度与自身的温度会不同,采用相同的散热策略会产生对不同热量情况不适用的问题。其次,部分场合具备多台电机,如物流系统中存在旋转电机、轨道运行电机、提升电机,不同运行状态中有的电机工作,有的电机停用,整个系统的发热量并不均匀,现有的散热管理系统无法对局部不同的散热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在电机热能散发温度不同、局部分布不同的情况下,实行不同的散热策略,优化各电子部件工作状态。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包含电机箱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箱内部的风冷装置,所述电机箱包含箱壁和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包含转动轴、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风扇体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机温度的温度感应器,所述转动轴在调整装置的驱动下旋转。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调整装置包含驱动轴、与所述驱动轴连接的旋转齿轮一和与所述旋转齿轮一啮合的旋转齿轮二,所述旋转齿轮二与所述转动轴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还包含用于对所述风扇体产生的气流做导流的导风装置,所述导风装置位于所述风扇体的下方。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导风装置包含设在所述箱壁上的搁置框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搁置框上的导风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导风片包含挡风外圈和开设在所述挡风外圈中部的出风中口,所述挡风外圈呈圈型,且按竖直向下方向逐渐在水平方向上靠近所述出风中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挡风外圈上设有多个用于减小风力对自身压力的微散区,每个所述微散区包含多个泄压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出风中口上活动连接有翻转片。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电机连接在冷却连接板上,所述冷却连接板包含主板和安装在所述主板上的水冷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主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中,所述安装槽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电机的固定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所述固定圈包含多个呈圆周阵列排列且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力棱柱。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系统根据电机箱中的温度感应器的温度来实时调整风冷装置的运行攻略和开启闭合,实现不同温度下的热管理。2、通过对转动轴的转动和滑套的滑动,来调整风力流动方向。3、用户可自行安装上调整装置,避免过大的风力对电力部件造成损害,且对风向的流动进一步提供导向。4、除尘装置能定时对电机箱中进行吸尘处理。5、收拢口和防回尘件的设置避免吸入的粉尘进行回逸。6、擦尘块能对电机箱中的部件进行擦拭清洁且不会损伤电路表面。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防回尘件的示意图;图3是擦尘块的示意图;图4是图1中的A处的细节放大图;图5是冷却连接板的示意图;图6是导风装置的示意图。图中:1、电机箱,11、箱壁,12、电机,121、散热介质,13、冷却连接板,131、主板,132、水冷管,133、安装槽,134、固定圈,1341、弹力棱柱,2、风冷装置,21、风扇体,22、温度感应器,23、转动轴,3、除尘装置,31、储尘盒,32、卡壁框,33、收拢口,4、擦尘块,41、顶支撑层,42、缓冲层,421、变形体,4211、形变槽,43、连接层,44、清洁层,441、毛刷体,5、防回尘件,51、单片,511、吸附层,5111、吸附孔,52、软帘,521、黏粉层,6、调整装置,61、驱动轴,62、旋转齿轮一,63、旋转齿轮二,7、导风装置,71、搁置框,72、导风片,721、挡风外圈,722、出风中口,723、微散区,7231、泄压孔,724、翻转片。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包含电机箱1,电机箱1包含各个面的箱壁11,图中为了演示方便,把其余四面隐藏。在电机箱1中安装有电机12,电机12的具体数量根据需求可自行调整,图中为两个。电机12上表面设有散热介质121,进一步提升散热效果。两个电机12之间连接有冷却连接板13,一方面起到稳定电机的作用,另一方面冷却连接板13作为一个冷却介质,对电机12外表面有一定的冷却效果。在电机12的上方装有风冷装置2,其包含风扇体21。风扇体21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图1中绘制了两个。风扇体21在通电后通过微型电机旋转。在电机箱1内设有温度感应器22,根据温度感应器22检测到的实时温度,控制系统根据预设的程序自动调节风扇体21的旋转档位,从而调整风扇体21的扇风速度。即使在风扇体21的吹风下,在电机12和冷却连接板13和其他电子部件的表面依然会积累灰尘,这对电路系统的运作造成了负影响。在本案中,特设除尘装置3对电路上的灰尘进行清除。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箱壁11上连接有除尘装置3。除尘装置3整体相对箱壁11可拆卸。卡壁框32卡箱壁11上,完成连接。在除尘装置3中设有吸风件,吸风件的具体结构为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不再赘述。风力在吸风件的作用下从电机箱1的内部被吸入收拢口33,灰尘等杂质也被吸入并存在储尘盒31中。当使用一段时间后,用户只需将储尘盒31或整个除尘装置3拆出,将储尘盒31进行清洗即可。在本案中,为了灰尘杂质的顺利吸入且不易逸出,对于除尘装置3进行了全新的设计。如图1所示,收拢口33按靠近卡壁框32的方向逐渐收拢,即靠近电机12的方向开口较大,一方面增加开口面积,便于粉尘的吸入,另一方面收拢内部,使其进入储尘盒31中不易逸出。此外,在收拢口33内部设有防回尘件5,具体的,如图2所示。放回尘件5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片51。每个单片51均倾斜设置,多个单片51呈倒喇叭状。每个单片51按空气被吸入的方向,彼此的间距逐渐变小。空气和粉尘吸入后,在逃避过程中,解除到了单片51背面的吸附层511,其可以为活性炭吸附层,表面设有多个吸附孔5111。吸附层511可以吸附粉尘,避免粉尘吸入后的逃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包含电机箱(1)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箱(1)内部的风冷装置(2),所述电机箱(1)包含箱壁(11)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2)包含转动轴(23)、与所述转动轴(23)连接的风扇体(21)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机(12)温度的温度感应器(22),所述转动轴(23)在调整装置(6)的驱动下旋转。/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包含电机箱(1)和安装在所述电机箱(1)内部的风冷装置(2),所述电机箱(1)包含箱壁(11)和电机(12),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装置(2)包含转动轴(23)、与所述转动轴(23)连接的风扇体(21)和用于感应所述电机(12)温度的温度感应器(22),所述转动轴(23)在调整装置(6)的驱动下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装置(6)包含驱动轴(61)、与所述驱动轴(61)连接的旋转齿轮一(62)和与所述旋转齿轮一(62)啮合的旋转齿轮二(63),所述旋转齿轮二(63)与所述转动轴(2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23)外表面滑动设有滑套(24),所述风扇体(21)与所述滑套(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含用于对所述风扇体(21)产生的气流做导流的导风装置(7),所述导风装置(7)位于所述风扇体(21)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高效电机的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装置(7)包含设在所述箱壁(11)上的搁置框(71)和可拆卸安装在所述搁置框(71)上的导风片(7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郑炜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中研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