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052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6 23:08
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它涉及测温传感技术领域,它包括前弯折块、热收缩管、前胶带、测试引线、引线保护管、后胶带、后弯折块,前弯折块一侧连接引线保护管,引线保护管内设有测试引线,引线保护管外设有热收缩管与后胶带,热收缩管与前胶带相贴合,引线保护管一侧与后弯折块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为:设备能够在其出厂时进行安装至潜油电机上,在电机尾部出口和电机绕组之间用引线护管建立一个通道,为防止护管在电机尾部做型时压扁,使用测试引线做填充物,在现场可以将测试引线拔出,更换为热电偶,不仅能够减少对其表面漆的损坏,减少了在现场工作时间,提高了可靠。

A coupling device of J-type thermocouple at the end of submersible mo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
本技术涉及测温传感
,具体涉及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
技术介绍
潜油电机是指能浸在规定深度的油井中工作的电动机,它一般为立式三相笼型感应电动机,与多级离心泵组成潜油电泵,可潜入几百米至3000m深的油井中,连续可靠地抽取井下原油或井液,设备用于潜油电机尾部,另一端与传感器连接,它用于采集电机温度信号,设备在日常使用中能够给人们提供方便,但是,仍具有以下不足:现有技术中,设备是在现场将热电偶一端插入到电机绕组里,并用线绑住,另一端联结到传感器上,使其插入到绕组前,需要将电机尾部接头卸下,不仅容易对表面漆损坏,且较费工时,可靠性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设备是在现场将热电偶一端插入到电机绕组里,并用线绑住,另一端联结到传感器上,使其插入到绕组前,需要将电机尾部接头卸下,不仅容易对表面漆损坏,且较费工时,可靠性也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是: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它包括前弯折块1、热收缩管2、前胶带3、测试引线4、引线保护管5、后胶带6、后弯折块7,所述前弯折块1一侧连接引线保护管5,所述引线保护管5内设有测试引线4,所述引线保护管5外设有热收缩管2与后胶带6,所述热收缩管2与前胶带3相贴合,所述引线保护管5一侧与后弯折块7相连接,所述前胶带3与引线保护管5相贴合。进一步的,所述测试引线4间隙配合前弯折块1与后弯折块7,在弯折前弯折块1与后弯折块7是能够保护其测试引线4。进一步的,所述前弯折块1与后弯折块7与引线保护管5为一体化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前胶带3厚度与后胶带6厚度相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其测试引线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引线护管5上的前弯折块1处位置进行弯折,留下折痕,将热收缩管2套入到引线护管5上,用吹风机加热收缩,而后将测试引线4从右端插入到引线护管5中,一直到前弯折块1处,在后弯折块7处进行弯折,方式测试引线从引线护管中脱落,继而用前胶带3从前弯折块1处向右端缠绕,一直超出热收缩管2一段距离即可,随后将左端从前弯折块1处弯折,并用胶带缠绕3,且要求将管口密封严实,在右端处,从位置后弯折块7处向左端缠绕后胶带6一段距离,层数为1-2层,然后将右端弯折,并用前胶带3缠绕端口,要求密封严实,做好之后,将引线保护管5与电机星点引线绑到一起,电机星点联结工艺依照现有工艺即可,在电机星点尾部用白布带缠绕之后,将引线保护管5放到星点上个,左端放到星点联结头部位置,缠绕方向与电机测试引线放置方向一样即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设备能够在其出厂时进行安装至潜油电机上,在电机尾部出口和电机绕组之间用引线护管建立一个通道,为防止护管在电机尾部做型时压扁,使用测试引线做填充物,在现场可以将测试引线拔出,更换为热电偶,不仅能够减少对其表面漆的损坏,减少了在现场工作时间,提高了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前弯折块1、热收缩管2、前胶带3、测试引线4、引线保护管5、后胶带6、后弯折块7。具体实施方式参看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前弯折块、热收缩管、前胶带、测试引线、引线保护管、后胶带、后弯折块,所述前弯折块一侧连接引线保护管,所述引线保护管内设有测试引线,所述引线保护管外设有热收缩管与后胶带,所述热收缩管与前胶带相贴合,所述引线保护管一侧与后弯折块相连接,所述前胶带与引线保护管相贴合。更为具体的,所述测试引线间隙配合前弯折块与后弯折块,在弯折前弯折块与后弯折块是能够保护其测试引线。更为具体的,所述前弯折块与后弯折块与引线保护管为一体化结构。更为具体的,所述前胶带厚度与后胶带厚度相等,从而更好地保护其测试引线。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引线护管上的前弯折块处位置进行弯折,留下折痕,将热收缩管套入到引线护管上,用吹风机加热收缩,而后将测试引线从右端插入到引线护管中,一直到前弯折块处,在后弯折块处进行弯折,方式测试引线从引线护管中脱落,继而用前胶带从前弯折块处向右端缠绕,一直超出热收缩管一段距离即可,随后将左端从前弯折块处弯折,并用胶带缠绕,且要求将管口密封严实,在右端处,从位置后弯折块处向左端缠绕后胶带一段距离,层数为-层,然后将右端弯折,并用前胶带缠绕端口,要求密封严实,做好之后,将引线保护管与电机星点引线绑到一起,电机星点联结工艺依照现有工艺即可,在电机星点尾部用白布带缠绕之后,将引线保护管放到星点上个,左端放到星点联结头部位置,缠绕方向与电机测试引线放置方向一样即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成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示之的技术特征以及位置关系。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弯折块(1)、热收缩管(2)、前胶带(3)、测试引线(4)、引线保护管(5)、后胶带(6)、后弯折块(7),所述前弯折块(1)一侧连接引线保护管(5),所述引线保护管(5)内设有测试引线(4),所述引线保护管(5)外设有热收缩管(2)与后胶带(6),所述热收缩管(2)与前胶带(3)相贴合,所述引线保护管(5)一侧与后弯折块(7)相连接,所述前胶带(3)与引线保护管(5)相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J型热电偶在潜油电机尾部的联结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前弯折块(1)、热收缩管(2)、前胶带(3)、测试引线(4)、引线保护管(5)、后胶带(6)、后弯折块(7),所述前弯折块(1)一侧连接引线保护管(5),所述引线保护管(5)内设有测试引线(4),所述引线保护管(5)外设有热收缩管(2)与后胶带(6),所述热收缩管(2)与前胶带(3)相贴合,所述引线保护管(5)一侧与后弯折块(7)相连接,所述前胶带(3)与引线保护管(5)相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振海李爽徐东锋马骋滕达
申请(专利权)人:大庆油田力神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