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588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冷凝器,冷凝器安装于壳体内部空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安装于壳体外,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在壳体内部相交,且夹角在80度至135之间;冷凝器整体弯折呈L型,构成L型冷凝器的两折边分别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相临近,且冷凝器的两折边的表面分别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垂直相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双风扇排布方式,并结合冷凝器的形状改进及与风扇的位置关系,以及其他部件侧壁挂的方式,尽量收缩空间使用,同时保证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的性能;相较其他双风扇的液冷装置性能相当,体积却可缩减30%以上,减少了材料使用,节省了成本。

Liquid cooling device of high efficiency double fan heat management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领域,涉及应用在电动大巴、电动卡车、以及储能系统冷却机组等设备的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TMS)主要由电机电控冷却子系统、电池冷却子系统和空调子系统等组成,而电机电控冷却子系统主要采用液冷方式,液冷装置主要由风扇、冷凝器、压缩机、液泵、板式换热器等组成,主要依靠液泵带动冷却液在冷凝器中循环流动,通过在板式换热器的热交换等物理过程,冷却液带走电动机、控制器产生的热量。液冷装置就风扇配置划分,目前有两种模式,一种为单风扇配置,另一种为双风扇配置;单风扇配置的液冷装置,风扇尺寸较大,一般不小于10寸,冷凝器采用窄高型,装置整体高度偏高,通常大于300mm,制冷性能一般5kW左右;双风扇配置的液冷装置,风扇尺寸较小,一般不大于10寸,冷凝器通常采用狭长型,装置整体体积偏大,制冷性能通常为7~10kW之间。双风扇配置的液冷装置虽然制冷性能大于单风扇配置,但占用体积空间过大,需在不影响制冷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减其体积。<b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冷凝器,冷凝器安装于壳体内部空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安装于壳体外,其特征在于:/n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在壳体内部相交,且夹角在80度至135之间;/n冷凝器整体弯折呈L型,构成L型冷凝器的两折边分别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相临近,且冷凝器的两折边的表面分别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垂直相交。/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包括壳体、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冷凝器,冷凝器安装于壳体内部空间,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安装于壳体外,其特征在于:
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在壳体内部相交,且夹角在80度至135之间;
冷凝器整体弯折呈L型,构成L型冷凝器的两折边分别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相临近,且冷凝器的两折边的表面分别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垂直相交。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在壳体内部相交的夹角为90度,且相交点位于壳体内部正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风扇、第二风扇各自的通风风向与冷凝器的两折边的表面分别相交的相交点位于对应折边的表面中心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高效双扇热管理系统液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冷凝器两折边之间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恺李成丁磊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北信中诚制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