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100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至少包括相互叠合的上板体、中间板体和下板体,中间板体一面刻蚀有若干进液通道和反应通道,反应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可控出液口,可控出液口包括刻蚀槽,刻蚀槽底部设置有通孔,刻蚀槽两侧连接有进液端和出液端,出液端深度小于刻蚀槽,进液端的深度等于刻蚀槽,刻蚀槽内设置有厚度大于出液端且小于刻蚀槽深度的活动块,活动块内设置有铁片,上板体与中间板体的刻蚀面贴合,下板体上刻蚀有若干出液通道,下板体与中间板体贴合使得若干出液通道分别与若干通孔连通,上板体和下板体外侧设置有用于吸引各个活动块运动的电磁铁。该种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

A microchannel reactor with adjustable reaction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
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具体是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
技术介绍
在生物工程和化学工程中为了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常用的生产设备一般是反应釜,然而在反应釜中进行反应的物料数量较大,仅适合较为平缓的反应时使用,而剧烈的放热反应在反应釜中反应则安全性较差,容易出现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保证安全性,微通道反应器是最好的选择,微通道反应器采用高传热效率的介质制成,能够快速的将反应产生的热量散失,适合一些剧烈放热的反应使用。而现有技术中微通道反应器中一般难以调节其出料口的位置,也就是说在进料之后一定要完整的流过整个微通道反应器全程之后才会流出,而一些反应又有时间的要求,使得微通道反应器难以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该种微通道反应器具有多个出料口,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各个出料口开启或关闭,从而根据微通道反应器内反应物所需要反应的时间开启所需开启的出料口,使得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至少包括相互叠合的上板体、中间板体和下板体,所述中间板体一面刻蚀有若干进液通道和反应通道,若干所述进液通道相连后连接所述反应通道,所述反应通道内设置有若干可控出液口,所述可控出液口包括刻蚀槽,所述刻蚀槽底部设置有通孔,所述刻蚀槽两侧连接有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出液端深度小于所述刻蚀槽,所述进液端的深度等于所述刻蚀槽,所述刻蚀槽内设置有厚度大于所述出液端且小于刻蚀槽深度的活动块,所述活动块内设置有铁片,所述上板体与所述中间板体的刻蚀面贴合,所述下板体上刻蚀有若干出液通道,所述下板体与所述中间板体贴合使得若干所述出液通道分别与若干所述通孔连通,所述上板体和下板体外侧设置有用于吸引各个活动块运动的电磁铁。该种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通过两侧的电磁铁来控制活动块的位置,从而控制进液端与刻蚀槽的通孔连通或者与出液端连通,根据反应时间的需求来控制某个进液端与刻蚀槽的通孔连通而出液,从而使得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若干所述进液通道和所述反应通道路径均为一个角相互连通的依次分布的菱形。采用该结构使得进入进液通道或反应通道内的液体能够沿着菱形轨迹不断的碰撞转弯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反应效果更好。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相邻两个菱形之间设置有扰流区,所述扰流区包括通道通径突增部分。采用该结构通过扰流达到混合更加均匀,反应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同时扰流能够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振动,防止通道内堵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种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通过两侧的电磁铁来控制活动块的位置,从而控制进液端与刻蚀槽的通孔连通或者与出液端连通,根据反应时间的需求来控制某个进液端与刻蚀槽的通孔连通而出液,从而使得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叠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液通道或反应通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可控出液口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至图5,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包括相互叠合的上板体1、中间板体2和下板体3,所述中间板体2一面刻蚀有四个进液通道21和反应通道22,四个所述进液通道21相连后连接所述反应通道22,所述反应通道22内设置有十个可控出液口4,所述可控出液口4包括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底部设置有通孔42,所述刻蚀槽41两侧连接有进液端43和出液端44,所述出液端44深度小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进液端43的深度等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内设置有厚度大于所述出液端44且小于刻蚀槽41深度的活动块45,所述活动块45内设置有铁片451,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中间板体2的刻蚀面贴合,所述下板体3上刻蚀有若干出液通道31,所述下板体3与所述中间板体2贴合使得若干所述出液通道31分别与若干所述通孔42连通,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3外侧设置有用于吸引各个活动块45运动的电磁铁5。在本实施例中上板体、中间板体和下板体均采用导热性能良好的碳化硅材料,刻蚀时采用温度500℃的熔融的碱,或者在1000℃高温下氯气或者含氯的气体中,或者在高于1800℃的升华温度下使用硅蒸汽对碳化硅进行抛光腐蚀以及在900-1000℃下在熔融的盐中进行湿法刻蚀。该种微通道反应器在使用时,可控出液口4若要保持关闭,则开启下板体3侧的电磁铁5,使得活动块45与刻蚀槽41底部贴合,使得通孔42被活动块45堵塞,从而使得反应液体直接从进液端43流向出液端44,若要开启某个可控出液口4,则将可控出液口4对应的下板体3上的电磁铁5关闭,上板体1上的电磁铁5开启,则活动块45向上移动将出液端44堵住,进液端43与通孔42连通出液。根据反应时间的需求来控制某个进液端与刻蚀槽的通孔连通而出液,从而使得微通道反应器能够适用于各种反应时间要求不同的反应。所述进液通道21和所述反应通道22路径均为一个角相互连通的依次分布的菱形。采用该结构使得进入进液通道或反应通道内的液体能够沿着菱形轨迹不断的碰撞转弯混合,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反应效果更好。相邻两个菱形之间设置有扰流区23,所述扰流区23包括通道通径突增部分231。采用该结构通过扰流达到混合更加均匀,反应效果更好的技术效果,同时扰流能够产生一定的冲击和振动,防止通道内堵塞。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相互叠合的上板体(1)、中间板体(2)和下板体(3),所述中间板体(2)一面刻蚀有若干进液通道(21)和反应通道(22),若干所述进液通道(21)相连后连接所述反应通道(22),所述反应通道(22)内设置有若干可控出液口(4),所述可控出液口(4)包括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底部设置有通孔(42),所述刻蚀槽(41)两侧连接有进液端(43)和出液端(44),所述出液端(44)深度小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进液端(43)的深度等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内设置有厚度大于所述出液端(44)且小于刻蚀槽(41)深度的活动块(45),所述活动块(45)内设置有铁片(451),所述上板体(1)与所述中间板体(2)的刻蚀面贴合,所述下板体(3)上刻蚀有若干出液通道(31),所述下板体(3)与所述中间板体(2)贴合使得若干所述出液通道(31)分别与若干所述通孔(42)连通,所述上板体(1)和下板体(3)外侧设置有用于吸引各个活动块(45)运动的电磁铁(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应时长可调的微通道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相互叠合的上板体(1)、中间板体(2)和下板体(3),所述中间板体(2)一面刻蚀有若干进液通道(21)和反应通道(22),若干所述进液通道(21)相连后连接所述反应通道(22),所述反应通道(22)内设置有若干可控出液口(4),所述可控出液口(4)包括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底部设置有通孔(42),所述刻蚀槽(41)两侧连接有进液端(43)和出液端(44),所述出液端(44)深度小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进液端(43)的深度等于所述刻蚀槽(41),所述刻蚀槽(41)内设置有厚度大于所述出液端(44)且小于刻蚀槽(41)深度的活动块(45),所述活动块(45)内设置有铁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青阮建伟吴明洋朱华良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德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